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8-19卢文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0期
关键词:红色政治思想

卢文忠

[摘           要]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建设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练而成的革命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大本营。继承革命文化,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操三个方面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最后从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开展线上红色文化教育和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浓厚氛围四个方面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188-0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时代呼唤青年,青年责任在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促使他们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指南针,是干事创业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如果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会误入歧途,就不能发挥其人才优势,就无法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红色文化中彰显着革命先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守初心、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默默耕耘、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也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愿景。共产主义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之英勇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李大钊慷慨就义,夏明翰在刑场上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壮丽诗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先后涌现出了雷锋、王进喜、钱学森、杨善洲、焦裕禄等先进模范人物,怀着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学习红色文化,可以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动性、自觉性,自觉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地做好投身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的思想准备。

(三)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炎黄子孙热爱和平,但也从不畏惧反抗外来侵略所做出的牺牲,特别是近现代中华儿女为驱逐帝国主义的入侵,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培养大学生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推动者。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多种思潮涌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较大冲击。要善于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人、引導人、激励人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

(一)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渠道和主战场。红色文化只有进课堂,才算是进入教育的深水区。首先,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深度融合。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这个物质载体。政府和高校相关部门要注重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投入人力、物力,精心发掘和筛选收集红色文化资源,将其巧妙地融入教材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提供更加丰富、特色、高效的素材。现实中,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取得了成效,比如延安大学依托革命圣地延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写了《红色经典十五讲》《延安时期红色经典导读》,井冈山大学编写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这些优秀的教材很好地将红色元素植入,发挥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引导功能。其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加大红色文化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支以思政教师为核心,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干事为骨干的高素质、高水平红色文化教师队伍,担负起红色文化宣传员的神圣职责,传播红色声音,讲好红色故事,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沐浴在红色文化雨露中成长为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高校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要采取大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形式,以体验教育为主,积极开展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融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利用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节日以及周末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战争遗址、瞻仰革命纪念馆、祭扫革命陵园、观看红色影片,把学生“带回”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亲身经历、现场感受。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武器装备、生活器具,参观珍贵的历史图片、文件书信,聆听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组织大学生中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下宣誓,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组织大学生开展红歌大合唱、红色经典朗诵、红色摄影展等活动,唤起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激发青年学子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高校还可以与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利用业余时间担任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在加深对红色文化学习的同时,传播和推广红色文化。

(三)开展线上红色文化教育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学习成为新常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常态,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红色文化教育。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媒平台,寓教于“网”,尤其是寓教于“微”,打造红色网络课堂,以声音、图片、视频、文字为载体,把红色文化充分展示出来,利用校园网络、公共微信平台、校园视频等广为传播,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开辟学校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阵地,把精彩的红色故事和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微故事”“微视频”“微电影”,通过网络平台向师生推送,让红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充分发挥线上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浓厚氛围

要营造校园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红色基因悄无声息地进入大学生的血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觉悟得到提高。首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这样不仅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时尚和探索创新的审美追求,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比如可以通过抖音、微视、快手和大合唱等途径,举行红歌比赛,将红色歌曲的文化内涵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将红色文化资源转换为一串串具有现代气息的音符,增添大学生的红色情怀;可以组织大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如《铁道游击队》《风云儿女》《开国大典》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红色教育内容,激发大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可以组织开展红色征文活动,让大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其次要注意将红色文化“引进来”。邀请老红军战士、先进模范人物、学术代表进校园宣讲,与大学生分享他们的革命经历、英雄事迹、奉献精神或者举办红色学术报告会,这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一种亲历者口述的形式将红色文化呈现在眼前,加深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发挥了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

总之,红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运花,彭军.试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19(5).

[2]陈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 文教资料,2019(5).

[3]龚婷,鲁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3).

[4]郑岚.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9(10).

[5]冯东亮.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4).

編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红色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红色在哪里?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追忆红色浪漫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