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2020-08-19方金燕
方金燕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企业进入学校进行招生,如果要想保证合作中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做好协调处理工作。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教学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企业实践方面却有着严重的不足,所以并不能和社会联系起来,这些都会给校企合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经过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校企合作在融合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必要的应对措施,寻找到新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为当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052-02
党的十九大提出,现代社会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深化开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开展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通过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办学平台,从而促进深度合作,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情况分析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已经出现了多年,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探索分析,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比较推崇这种模式,并且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比较重视应用企业资源,落实各项实践教学的项目,比如项目实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希望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还有些学校采取的是“订单式”的模式,“校中厂”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能比较熟练地适应各种工作岗位,所以总体的工作效率是比较高的。校企双方能够综合利用自己的资源,建设完善的服务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设置,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更新,能够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高素质的教师管理团队,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招生和就业的顺利进行,也能够促进社会总体素质的提升。
(一)学生基本情况
2017级管理学院毕业生男女比例较均衡,为47.24%:52.76%,专业分布也较为均衡,如下图所示。
(二)学生在校企业经验情况
从本次调研结果发现,全部的学生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有兼任经历的人员达到85%。
二、校企合作办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意愿存在差异
结合本次调研结论分析能够发现,学校合作意愿明显地超过了企业。企业希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且受到社会利益的驱使,想要招收更多的高水平人才以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企业会通过人才市场来招收所需要的劳动力,并不愿和高校直接合作,而高校也不能准确地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两者并不能有效地沟通,相互了解也是比较少的,所以导致了人才培养缺乏实效性,极大地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并没有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学校更愿意和企业进行合作,但是企业的合作意愿比较低,这也是集团化办学的不足之处,这就使得校企合作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合作仅仅存在于表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应用之下没有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标准,这个标准也应该是校企联合确定的,应该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导致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本不能达到企业岗位的需求,总体的培训效果比较差。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真正双师
理想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通过经验丰富的师傅和学校教师同时进行技能的传授,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师通常都不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一般都是毕业后进入学校工作岗位,所以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开展工作。还有就是企业内的师傅虽然实际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理论知识水平比较差,且没有富余的时间进行学生的教授,而师傅也不是教师,对教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掌握,所以导致了总体效果比较差。因此,要想创建出符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素质团队有着很高的难度,一时之间难以解决和处理。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并未完全建立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因此,为了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总结出具体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但是因目前的企业发展所限、人才的需求方面并不是稳定的,所以目前学校和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中应该达成某种协议,如果没有协议的约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融合,导致资源共享效果比较差,也难以真正地实现产教融合的方式。
(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并未真正地实现融合
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开展产教融合的方式,但是操作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只是在学校或者企业中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或者在教材中规定了某种实际教学的内容,但是并未真正进入工厂内进行实习,所以导致具体的实践教学效果比较差。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策略
(一)政府主导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政府一直以来都是起到了主导作用的,应该形成必要的促进制度,能够充分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从而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形成稳定的联系。如果政府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学校和企业就不能从根本上融合,导致企业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后,也会出现断开的情况。
(二)行业指导委员会要发挥足够的指导作用
学校教学的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为了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指导委员会应该起到指导和桥梁的作用,考虑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等,能够保持两者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将人才培养落实到实践中,真正实现发展与融合。
(三)建立企业和学校信息沟通平台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企业应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能够和职业院校联系起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教师、学生、企业进行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和应用,相互促进与发展,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四)管理体制的完善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以共赢作为基础开展的,但是因为体制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产教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进行,导致其运行机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只有利益分配与平衡关系上达到合理的要求,才能保证产教融合深度进行。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之下,还能够保持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以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学校的理念融合,达到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从而促进企业的积极性提升,也能够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通过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学校的产业链上游的人才合理供给,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从知识、技术、素质等角度出发,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的教育,确定最为合理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体方案。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企业需求技能的培养,组织相关的实习活动,要给予每个学生必要的学习机会,使其充分了解企业的特点。此外,还需要搭建师资、实训基地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从而深入地开展产教融合。
(六)社会培训方案的制定
社会培训主要指的是学校教师培训、企业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能够把学校和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结构,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能够真正落实培训的相关措施,保证内容更加丰富,效果也更好。从模式选择中,要开展小班多期的培训方式,能够结合具体的培训方式确定合适的分期培训方法,要结合产教融合模式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班培训方案,有效地规划培训时间,能够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地利用业余时间。同时,教学方式也要更加灵活与方便,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制,能够满足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习,使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七)产教研融合方案的制定
企业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而教师也要進入企业内参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教师要参与到企业课题的设定和制作中,能够给企业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利用建设产教园、创业园等方法,能够形成完善的社会服务通道,能够发布相应的优惠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入校园开展经营活动,能够形成对口教学,可以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给高职院校提供充足的实训设备及耗材等,促进实训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高职教育应该将就业作为主要目的,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要积极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够保证教师素质符合工作需要,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癸亮,郭忠,廖禹东.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产教融合途径研究[J].职业,2018(32):90-91.
[2]杨林,陈飚,庄凯,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12):35-40.
[3]赵晏鹤.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8):21-25.
[4]王福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安全类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研究:以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卷宗,2019(26):253.
[5]张可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0,235(15):91-9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