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效能的策略

2020-08-19邹继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对话教学

邹继光

【摘 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时,教师采取梳理文本主线、补白文本等教学策略,在真实的主题语境中建构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主线;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82-02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图文并茂的对话学习版块,该板块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建构与运用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停留在浅层的理解和分析上,具体表现为教学主线缺失,学生语言学习碎片化;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话教学与学生真实生活缺乏有效结合。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以一节市级教学展评课为例,探讨提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效能的策略。

一、凝练主题,理清逻辑关系

语言的学习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人教版对话教学一般由多个教学版块构成,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理清各个版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在一个整体的情境中感知语言、学习语言。情境的创设在一节课中应该保持完整,前后一致,使教学过程自然、顺畅[1]。如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Clothes” Lesson2(下同)中共有三个教学活动(见图1),Part A中,Ann向妈妈询问自己应该穿些什么;Part B中,John和Lily在谈论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Part C是核心句型的书写练习。如果不理清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个教学过程就是零散的。通过深入地解读文本,笔者以“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为整个情境的主线进行创设:首先,Ann向妈妈询问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妈妈启发Ann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其次,Ann请她的两个朋友John和Lily一起帮助她梳理应该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最后,Ann在到成都旅游,请学生以书信的方式告诉Ann到成都应该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如何根据天气搭配衣物”开展,学生始终在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大情景中理解和运用语言,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情境相统一。

二、挖掘留白,创设真实情境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对话部分大多只呈现核心语句(见图1),教材处处留白,和真实的交流对话相差甚远。如果仅照搬教材,则难以在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Part A没有交代对话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要素,而是直接开始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补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情景图,利用who、 where、 what等关键词回忆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结合图片细节,补充对话情境,如“Ann and Mom are at home in the morning. They are talking.”,同

时,对话文本中的人物之间缺乏打招呼的过程,母亲回答了Ann的问题后,对话就戛然而止了,不符合真实的对话情境,不能达到教会学生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抹去文字,并在对话的开头和结尾加上空白的对话框,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在对话开头加上相互问候的礼貌用语,并在对话结束时加上“Thank you.”等语句,表达对妈妈的感谢,以此创设真实有效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搭建语言支架,提升思维品质

对话文本是教材提供的话语范本,学生需根据教材提供的范本创造性表达。因此,教师应利用图片、上下文线索等素材合理搭建支架,激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在本课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挖空”部分句子,请学生在图片的提示下,填上符合逻辑的话语(见图2)。

教师先提醒学生观察问号——表示Ann提了一个问题,同时提供衣柜图片作为支架,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说出“What can I wear today? Can I wear…?”等符合語境的问句。然后再请学生听原文音频。接下来教师提供天气的信息,并询问学生:“Whats mums suggestion?” 随后呈现一些语言支架,如“Q:Its cold and snowy outside.______.”。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则继续呈现“You should _____.”等语句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此情此景下能说出大量符合逻辑的表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表达,为之后的输出活动作铺垫。

四、链接真实生活,感知文本内涵

语言源于生活。语言教学不只是教授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培养学生用英语说话,做事的能力。本课的主情境是Ann向妈妈寻求穿衣的建议,实际上折射了一个真实的问题——由于现代父母为孩子包办过多,很多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与健康生活的能力,仍不具备为自己或他人合理搭配穿衣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利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如在Part A完成后,教师可以妈妈的口吻说:“Ann, you always ask me about what you should wear today. Can you solve this problem by yourself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进行穿衣搭配。这样会有学生很快提到可以根据天气来搭配衣物,于是教师就顺势请学生完成Part B的口语练习。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讨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穿衣搭配呢?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还可以根据场合、身材等因素进行穿衣搭配,并举出一些真实的例子,如在学校要穿校服,上台表演节目要穿演出服等。在整个讨论中,学生始终积极地使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既链接了真实的生活,也达到了学科育人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析文本、分析学生,在整体的语境中有计划、有步骤、创造性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钱林艳.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创设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0(4).

[2]张淳.培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J].江苏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对话教学
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