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感”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
2020-08-19傅华丽
傅华丽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探究学校德育活动的变革途径和发展趋势,不仅是践行德育理论和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师生互长、家校共赢的需要。开展学校德育活动,我们需要注重“三感”:参与感、期待感、仪式感。其中,参与要“深”,期待需“高”,仪式求“新”,感觉才“真”。
一、参与感
参与感是一种“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提供相应的资源(时间付出、情感融注、体力投入、智力支持等),才能更好地享受活动的乐趣”的感受。此概念的核心在于:参与感要求学生从活动的接受者变为活动的生产者。
学生的参与感之所以愈发重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参与感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控制,进而提升他们对德育活动的满意度;其二,参与式活动能促使教师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
提升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开放参与节点。
在电信网络中,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连接点,表示一个再分发点或一个通信端点;在德育活动中,也存在很多节点,不同的节点连接着不同的活动。开放参与节点,赋予学生选择与改变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拥有了归属感与使命感。
譬如说,“清明”兼具人文与自然两大内涵,既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是两个节点;与“清明”相关的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这又出现了数个节点。所以,面对“如何设计清明活动”这一问题时,鉴于之前已经举办过体现清明的节日性的活动,学生一致决定将“弘扬节气文化”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从所列出的春游、诗会、青团、拔河、蹴鞠等活动关键词中,大部分学生出于好奇而选择了青团:以食物为媒介,一窥清明节气的文化内涵。至此,学生完成了两个节点的选择工作,并确定了本次德育活动的名称:舌尖上的尘世烟火——以“青团”话“清明”。
其次,制定明确规则。
开展德育活动时,我们需要开放参与节点,尊重学生的选择,但这种“参与”与“选择”并非无序,还要有一只名为“规则”的大手进行宏观指导。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会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自由(自由组织、自由发挥等),但由于缺少明确的规则(如流程安排、任务分工等),容易造成意见不统一、目标不一致的局面,以致活动的品质不高,学生的活动体验感也较差。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整合资源来实现目标。接上文中的例子,当我们确定清明活动的主题后,就要开始安排以下的工作:买青团还是做青团?自由分组还是随机搭配?活动嘉宾如何邀请?活动反馈如何体现?……这些工作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则来进行指导与规范。所以说,规则是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当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入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意识,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活动参与感,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再次,提供独特体验。
“获得一份具有创造性的独特体验”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某项活动的重要动机。如果一项活动毫无新意,或是流于固定化、格式化,学生对它的心理需求、情感期待自然会大打折扣。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曾将一种“乐此不疲”式的心理状态称之为“心流”,他认为“心流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从概念可知,“心流”突出个体参与的环节,强调付出与收获的正相关。同理,当学生在某项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越多,参与的程度得越深,那么,他因活动而产生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就越强烈。
“以‘青团话‘清明”的活動从做青团、吃青团入手,让学生获得了一次新奇又有趣的体验;然后话青团、评青团,带领学生追溯清明节气的源流,最终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目的。正如学生所记:“小青团包裹着大文化,对中国人而言,万般言语都无法描述的复杂情感,总能被一道食物诠释的淋漓尽致。”
二、期待感
德育活动中的“期待感”,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经验的判断,在活动开始前,就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意义等产生了憧憬的感受。按此标准,一项成功的活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要素:不断地为学生制造期待、不断地满足学生的期待。
那么,学生的期待感从何处而来?
首先,找准学生的期待点。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内心需求。譬如一个以“榜样”为主题的活动,首要环节是锁定榜样。往圣先哲如恒河沙数,英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学生当然能以此为榜样并从中积累为人处世的经验,但对学生而言,这些榜样与自己存在着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学生很难与之产生共鸣,他们乐于接受的是自己身边“可视、可触,更真实也更亲切”的范例。所以,当我们缩小范围,把活动定名为“评选班级形象代言人”时,学生便有了期待:评选标准是什么?我能参选吗?我符合同学和老师的期待吗?
在评选方式上,我们也有所创新:从仪、孝、淑、智、器、卓、美、乐、信、勇十个方向共选取了十名班级形象代言人。发掘并放大学生的某一处优点,使之成为典范,然后形成强而有效的自我约束力与朋辈引领力,最终实现个体和群体的良性成长。在评选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投票的资格,亦都有当选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期待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此处的“合理”所指有二:一是老师应当给予学生符合他们能力或潜力的期待;二是学生自身需要保持积极、科学的目标期待心理。从实践来看,期待越是合理,学生因“实现期待”而获得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就越强烈。
其次,保持活动的新鲜感。
新鲜感的“新”是指新颖,不陈旧;“鲜”是指鲜美,有意思。对一项活动而言,保持活动的新鲜感,唤醒学生的热情和渴望,是让活动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我们在设计德育活动时,就必须考虑到时代特征、年龄特性、个体差别等要素,要让活动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激发出他们求真、向善、寻美、得趣的欲望。
新鲜感的获得源于强大的跨界能力:跨学科联合、跨班级联谊、跨区域联动、跨时间联系。举个例子,一次名为“镜头中的诗词文章”的摄影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摄影与语文的融合:用摄影中对构图、光线、色彩等的细致要求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又以诗文中对意境的严格要求来指导学生拍摄出更具美格的作品。“镜头中的诗词文章”由三个子活动组成:按图配文、依文配景、即景写文。各环节配合得当且层层深入,需要学生花时间去甄选、花功夫去寻找、花心思去创造。此活动虽然耗时、费神,但因其形式新颖、立意高远,学生对活动展示出极大的兴趣与诚意:他们会为了完美地体现出某张照片的意境而反复筛选诗句,也会为了获取最匹配某句诗词意境的画面而寻觅最佳的拍摄地点……
如果说跨界合作让活动有了“保鲜”的实力,那么,扩散口碑事件、打造品牌效应,则让活动有了更多被期待的理由。在新媒体时代,宣传的作用早已不容小觑,我们不仅要关心活动的设计与过程,还要重视活动的结果与反馈。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对活动进行主动、及时地跟进与展示,以此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从活动的整体性来看,这是容易被忽略的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三、仪式感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种“不同”源于个体情感的付出和投入,“正是你花在玫瑰花上的时间,让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由此可见,仪式感实质上是一种乐观、积极而自律的生活态度,它为我们的日常行为赋予了仪式的意义,它给我们的德育活动标定出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它让学生在普通平常的日子里,也能拥抱诗意和远方,让他们更热忱地面对生活,更真切地感知生命。
那么,怎样才能在德育活动中制造仪式感?
首先,端正生活的态度。
仪式感发自于个体内心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拥有仪式感的人,会有更多的途径远离低级和无趣,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收获惊喜与精彩。因此,想要在德育活动中制造仪式感,就必须让学生回归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例如一次“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切入点有很多,我们最终选择从与自身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入手,用美食讲故事,用故事叙精神。活动途中,师生一同走访大街小巷,并将搜集而来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核对、加工,然后集结成文,从传承、见证、相逢、归家四个层面来开启城市的味觉记忆。我在活动总结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锅碗瓢盘间碰撞的是岁月,茶米油盐内沉淀的是生活,酸甜苦辣中调和的是喜好。食物,正以一种平常可见又不可或缺的姿态,精准地记录着这座滨海小城不平凡的历史变迁。”这次活动颇为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身上有了烟火气,心中有了人情味,所以文字有了温度,活动有了余味。
附上学生的活动反思片段:
“这家烤肉摊的老板从西北来,带着处理羊肉的秘诀,现切现串、现烤现卖,生意火爆。‘来了就是深圳人,一句温暖的口号,让多少追梦之人欣然而至,也让多少‘南漂游子潸然淚下。深圳,打破门户的傲慢和偏见,以其博爱包容的胸怀,迎接所有拥有技能的人在此落脚、驻扎、建功、立业,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其次,重视仪式的价值。
仪式是“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沉浸在仪式氛围中的学生,容易建立起一种由“角色扮演”而生成的身份认同感。有一些群体仪式,如为庆祝“三八”妇女节而举办的“春光十里,岂能如你”活动,我们以茶话分享会的形式共叙对节日的理解,并呼吁学生正视女性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些个体仪式,如“白衣飘飘恰少年”系列活动,我们会为每一位年满十八周岁的学生举办成人礼,通过一系列庄重的仪式程序,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让他们更加认同新身份所赋予的年龄意义和社会责任。
不论是庄严的仪式还是简单的仪式,我们都应当看到仪式背后有师生的期望和需要。事实上,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学生的专注力、思辨力和反应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德育活动中的仪式必须要有目的、有意义,绝对不能只贪图一时的热闹。比如说上巳节活动:在三月三这天,师生一同穿着汉服,在水边修禊。“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是一种仪式,“流觞曲水、修禊之乐”是另一种仪式,学生在感叹服饰之华美、历史之璀璨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德育活动要好看、好玩,更要让学生对自身行为有所“觉解”,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那样,“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小结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摸索、研究、实践,才能找到适合所执教学生学情的德育模式。开展德育活动,需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期待感,增强活动的仪式感,重视德育的认同感,让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根深蒂固的效果,真正实现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代新人的德育目标。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