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0-08-19蒋禹阳芬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蒋禹 阳芬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也在不断完善,其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这种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上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课程改革,对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完善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简要探析,随后简要分析了新形勢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最后从三个方面对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以及途径做出建议。以此供有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开始渗透到各级教育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始在各科教育中得到体现。在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重要方式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同样需要进行改革,以确保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高效率。基于此,本文简略对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当前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探析

当前“健康第一”已经发展成为了各级院校教育的首要指导思想。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阻碍该指导思想实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生未实现由“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存在抗拒心理[1]。

第二方面,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繁重和复杂,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需要不断更换运动项目,不利于学生运动技术的形成,也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方面知识的不足,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不高,也缺乏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

第三方面,高职院校对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之间的重点不明确。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往往更加注重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测评结果,并以此作为评判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参考。这种过于注重教学手段问题的情况,使得体育课程教学目的的地位有所下降。由于院校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目的之间侧重点的偏差,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运动状态,其进行体育运动只是为了应付各种体测成绩。这实际上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其次,高职体育教学也并未实现与高职教育理念的有效结合,其教学模式与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偏差。

二、新形势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为摆脱以往的体育教育模式对学生造成的束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该向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方向转变,以“健康第一”为首要指导思想,促使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新形势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教与学进行认识,重视双方的积极因素[2]。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人权、个性以及价值要有充分的肯定,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发掘以及教师的积极指导,调动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被迫运动的困境,奠定学生自我学习、发展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观念为最终教学目标。同时,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校体育是终身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体育的完成并不是身体锻炼的结束。应该注重学生认识层面的提高,使学生有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转化。

(三)建立多层次、多维度教育观念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应该实现由生物学方面的功能向社会学方面功能地转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体质地增强,还应该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此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还应该注重体育知识与运动健康知识的有机结合,积极建立起生物学维度、心理学维度、社会学维度共同结合的多维度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完善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和途径

(一)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实现教学内容优化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注重与学生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进具有较高欢迎度和长期身体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将时代特征与高职体育课堂相结合。此外,体育课堂授课内容还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同时还应该注意在课型方面的突破,合理设置一些针对学生站姿、坐姿以及半坐姿方面的课程训练[3],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设置一些符合专业需要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以此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充分体现“职业性”的特征,在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其组织能力的加强,课程应设置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同时,教师应切实结合课程项目特点,设置具有趣味性的体育竞技项目,追求“教、学、练”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思维的创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革新原有考试模式,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

在以往的高职体育教育中,往往更加注重各项体测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锻炼过程的评价,使得大多数学生往往处于被动运动状态。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对原有对考试模式进行革新,优化学生体育课程的评价系统,将学生的学生努力程度以及平时表现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更加客观、合理地对学生地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同时,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努力程度进行充分的肯定,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将教育重点由教学手段转移到教学目的上。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场所,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加强。在当前通识教育成为教育主流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顺承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阳.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036(004):350-352.

[2]董永祥.新形势下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03):10-11.

[3]马文琪.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00(001):P.300-301.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