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8-19潘成益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初中

潘成益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都有一股儿新鲜劲和好奇心,这是初中生首次接触到的工科内容,它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融合应用不同知识点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深刻剖析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应用的必要性以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初中;创新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才刚刚接触到物理知识,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较为薄弱。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变成了一味接受固定“正确答案”的机器。但由于物理是一门可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改革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学习一门新知识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开一个好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初中生在首次接觸物理时肯定会有一定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心理,这种心理是非常有利于他们学好物理的。而农村初中的教育特点和缺陷就是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在这个大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氛围将变得较为沉重,学生思维僵化。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一定要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抓住初中这个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如果学生能用创新思维去学习物理,那么他们不仅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意外地发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有趣的物理现象,农村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能很好地促进与城市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差距的缩小,因而农村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失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已经处在被社会淘汰的边缘,现在更为需要的是学生“讲”,当然,不是教师讲课意义上的“讲”,而是讲出自己想法的“讲”。教师不能通篇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要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寻找自己心中的正确答案。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技巧,不是简单地问学生“你们怎么想”“你们有其他的答案吗”,而要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真正意义上融入课堂中来,去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一举两得。

举个例子,在讲解影响物体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农村的实验设施可能不是十分齐全,但是教师可以用身边的事物举例,问学生:笔和水杯的摩擦力是一样的吗?你是通过什么现象推导出来的呢?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认为笔摩力大的学生可能是觉得笔的表面比较光滑,认为水杯摩擦力大的学生可能是觉得水杯的重量比较大,而认为两者摩擦力无法比较的学生可能是认为它们受到的压力不同。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某一固定学科的耐心和恒心还不够强,教师一定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物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较为生硬,现在,教师要积极借助可利用的事物进行实验演示。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于大自然,能更清晰地观察一些自然现象,从而更加容易透过事物表面看到本质。比如说,在教授《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这一章节时,可以分别在下雨天和晴天听课间铃声,来探究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物理问题,像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拉车比推车省力?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容易摔破?学生在课外探究这些有趣的问题时,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与应用,更能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农村教学的实验设施较为有限,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代替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来弥补缺失实验设备的问题,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视频可以让学生不再单单通过书本学知识,视频也让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这种创新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也可以激发学生研究电子设备的热情,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分析物理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多方面的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课程中的实验其实是非常多的,而其中有很多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实验来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增添色彩。不仅可以做实验,更可以比实验,比谁的实验做得更好、谁的实验做得更快、谁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更准确。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竞争中学习,在创新中取胜。

(五)推进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物理理论知识很多也是从实验中得来的。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验环境,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因而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推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与探究式提问相同,探究式实验模式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在上一章节的实验中设计与下一章节知识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关联性;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掌握教材中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行探究更深层次的相关物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用不同的仪器来解决相同的问题或者是相同的仪器解决不同的问题,这种创新式的实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理论很多都源自于现实生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后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在实验中教学,以此来加强物理这门学科的可接受性。教师一定要在合适的场景中借用教育改革新成果,灵活运用因材施教、分层式教学等模式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及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旬刊),2018(05).

[2]陶承彬.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8(08).

[3]尹海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

[4]邓晓雷.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看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2(04).

[5]韦林.浅谈优化农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方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7).

[6]张元兵.浅析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5).

[7]杨燕.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1(0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