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探析

2020-08-19吴开天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开放性探析高中化学

吴开天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逐渐创新完善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实现开放性实验教学是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开放性的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化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对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做出分析和探究,望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探析

开放性教学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潜能的激发有着积极的影响。化学课堂上开放性实验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为学生解决各种化学疑难问题提供了基础。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一大主要内容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来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主体即进行教学活动的化学教师。为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内容的传授、化学教师动手操作为学生展示化学实验是课堂的主要内容。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选择被动地接受生硬的化学知识,没有参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快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而实施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第一步需要化学教师做出观念的转变,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化学教师的定位则是学生实验开展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当中,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融入化学课堂。例如,在学习《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学生利用不同浓度盐酸、高锰酸钾、草酸、双氧水等试剂进行化学实验,化学教师只需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实验。教师可提示:“尝试增加试剂浓度,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并且让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教师需注意:切勿全程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但也不能完全对学生实验放手。化学教师要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地维护化学实验课堂的秩序。若学生出现了实验失误,就需要化学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或者对学生进行的实验方向进行指导。作为学生实验的组织者,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化学实验当中对化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刻,也让化学实验得到有效的开展。

二、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还需要学生有更强的探究分析能力加持。化学教师在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时,需要事先了解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对化学实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解读,保证每位化学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化学实验。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独自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同时能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不过多干涉,让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当学生遇到操作难题时,应鼓励学生先通过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反思,若实在无法找到解决方法再向教师求解。例如,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实验的重难点是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充分了解。首先,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化学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如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等。学生在选择实验试剂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印象,巩固了化学知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当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塞没有完全塞紧,氢氧化钠溶液遇到空气会出现什么现象?瓶口出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吗?”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除此之外,化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实验操作材料和教具,在实验过程中独自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束过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独立分析,保证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和开放性讨论过程中得到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遵从化学实验可行性原则,在运动思维中进行实验

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以及其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对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需要重视安全意识以及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的有效提高。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设备仪器的种类限制以及实验材料的可取性,同时对学生实验的安全性也需要引起重视,进行风险较高的实验环节时需要教师给予警示。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开放性实验就是强化化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载体,化学学科需要利用实验结果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让学生在可行性原则下对实验方法和过程进行探索,做到认真学习安全常识,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规范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在提高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接触化学思维,进行推理和总结,从而得到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高的另一面对于开放性实验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在实验进程中需要注意学生是否私自改变了实验仪器设置或实验顺序,若违背了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将很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例如,防止液体爆沸,应该在烧杯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点燃可燃气体时应该验纯,以免与空气接触时发生爆炸;在往烧杯、漏斗等大口径的瓶里倒入液体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教师在进行开放性化学实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针对每个不同的实验都要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之间的关系,确保实验的可行性,以防发生事故。

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综合能力

保证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试题中做出快速且正确的解答,是对高中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开放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需要保证化学实验的生活性和综合性能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设计题较为综合,难度偏大,需要学生对气体制造、化学物品提纯、各仪器设备的连接、相应的化学计算都具有扎实的基础。而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会出现对实验操作报告的完成不认真、对出现的实验问题未加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中所遇到的此类问题,就需要教师重视实验的生活性,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增加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如对香烟烟雾中有害成分的探究、自来水中氯元素的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探究等实验。或者可以是家庭小实验,如测定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等实验。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再把化学实验试题上的知识放在学生基础知识上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完成化学实验后,认真完成化学实验报告,并且对化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指导,再在下节课中對学生所操作的实验进行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这样的话,学生对实验设计题就不会太陌生,做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动脑动手,对所学的化学知识灵活掌握,进而保证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质量。

五、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效地提高化学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开放性的原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还能够推动化学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保证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和进行。

参考文献:

[1]管雯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实践探析[J].化工管理,2016(17).

[2]杜露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软件:电子版,2014(01).

[3]周娜.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青春岁月,2019(05).

[4]丁亚南.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05).

[5]许彩霞.浅析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J].祖国:建设版,2014(02).

[6]吕旭东.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5(08).

猜你喜欢

开放性探析高中化学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