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0-08-19刘艳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刘艳艳

摘要: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设计、分析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高考選拔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部分也成了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强化实验教学意识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精神,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认识生物;在落实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通过实验来学习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们的进取精神。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先进行实验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验证实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给的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更是照搬书本上的实验操作步骤。这样的实验教学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身份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地位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设计成新的探究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们的思路。

二、完善教学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高中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实验室的器材和专业人员配备都不完善,因此生物实验课的开展并不顺利。面对这样的困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将实验操作流程展示出来,学生们可以更直观的学习实验操作流程,通过多媒体的展现,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三、实验教学策略

1.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试剂和材料都是由书本指定并由老师提前准备,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机械性的操作,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与想法,实验课的效率很低,教学模式改变后,提倡让学生课前主动去准备实验,例如主动理清实验原理,查找资料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细胞,那用其他的植物细胞能否观察到实验现象呢?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多种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现象,找到最理想的实验材料应该满足的条件有哪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死机硬背的苦恼,也使他们获得实验成功的成就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学实验,教会学生们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为什么枝条上要留有部分叶芽?为什么要进行预实验?引导学生们积极的思考这些“为什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动机,提高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问题的本质的科学素养。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物实验常常不会一次成功,经常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实验结果。此时,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通过思维的碰撞,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提高的过程。敢于面对问题、正视失败,是学生们以后生活、学习都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而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才会得到预期正确的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重视生物实验研究过程

如果只是重复课本的实验步骤,那是没有任何效果和意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步骤的含义。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为什么要对细胞进行解离呢?为什么解离完成后还要进行漂洗呢?为什么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呢?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将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而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着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实验现象。学生明白了每个实验步骤的意义,才能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解决实际的问题。

5.营造创新教育课堂环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们通常很喜欢实验课,如果实验课准备的不充分,就会出现学生们盲目、无序的状态,此时如果老师缺乏耐心,就会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提倡多开展实验课,学生们参与的次数多了,盲目无序的状态就会改善很多。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们提出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时,老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因势利导的设计新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实验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其对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创设利于学生发扬个性的场所,充分展现创新意识,充分展现生命活力。

四、总结

通过实验,学生的认识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新高考对生物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生物实验课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J].吴继平.新课程研究.2019(21)

[2]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有效整合的设计[J].白华举,张杰.中学生物教学.2019(18)

[3]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王翠美.黑河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