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武术训练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考

2020-08-19石宏英王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思政教育青少年

石宏英?王琳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现代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在确保高质量完成好学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意在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当前学校的思政教育正在逐步落实到具体教学科目当中,而武术课程作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独特技艺的专业课程,更是成为了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多的思政元素被融入到武术训练里面来,武术课程的综合价值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本文将就青少年武术训练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青少年;武术训练;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武术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代表性文化,其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们通过科学专业的思政教育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计划,深入挖掘武术教学中存在的思源和信息,将武术中的德育教育部分和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和调动起学生们参与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接受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接受思政教育的渗透和洗礼。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武术训练是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的解读

武术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武术在上千年發展历史中所积累和沉淀下的武术精神与当代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有着非常多的相通之处。青少年在学习和接受武术训练的过程中,他们提升的不仅仅是武术技艺水平,随之培养起来的应该还有学习武术的人应该具备的武术精神,当这些无形的武术精神反应到现实生活中时,就体现在青少年日常言行举止当中,比如他们的个性、他们的价值理念以及评判标准等等。

当前青少年所接受的思政教育所涵盖的范围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和政治三个主要领域,其中,武术训练与思政教育最相通的地方便是武德,而武德应该归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当中。这也是武术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成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关于青少年武术训练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1、武术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

无论是武术训练还是思政教育,其中最核心的一个人物便是武术教师。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武术与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武术训练中思政教育的开展效果。因此,武术教师必须要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魅力去感染自己的学生。笔者建议,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武术教师要时刻以高标准和严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学习武术的青少年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在教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要多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在长时间的教学中保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真正信服和尊重自己的武术教师。

第二,武术教师要深入探究武术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共同点和关联点,要结合武术教学的实际内容去发现和挖掘更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资源,将思政教育的内容积极引入和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来,随时随地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中的思政渗透与洗礼。

第三,武术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仪态仪表提出高标准,要求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都必须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周围的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2、积极开展课外武术实践活动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武术课堂上面,武术教师也是在课堂上来按部就班的展开教学,虽然这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空间的局限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政教育开展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武术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们争取参与课外武术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们走出武术课堂,走进课外实践的大环境当中,让学生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广阔的视野来接受思政教育。比如,当前社会上有很多武术协会举办的活动,也有一些专业的武术俱乐部等等,这对于学习武术的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课外实践阵地,学生们多参与一些这些的课外武术实践活动,与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者一起交流和联系,相信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武术精神和武德内容自然会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他们也会通过自己更多的经历去收获更多的感受和感悟,这是武术课堂不能够带给他们的。

3、加强对武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很多学校里面,武术课程都被列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其也是很多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极高兴趣的一门课程。笔者了解到,很多学校的武术课程都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了武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上面,并没有对武德的教育和渗透表示出该有的重视。基于此情况,要想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训练教学当中,学校就必须要重新调整武术教学内容的比重,进一步加强对武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传授给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做好武德教育的渗透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武术训练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伴随着新思政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和拓展,思政教育与武术教学的融合程度将会变得越来越高,武术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其后续快速融合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崔永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J].《体育风尚》.2018年

[2]薛欣,高永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回归与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

[3]马林,刘锦仙.全球文化发展背景下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思考[J].智富时代.2019年

[4]崔钰琪.“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方向、策略与路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

[5]孟涛,李绍成,梁蕾.“一带一路”视阈下武术文化不同地域传播的比较研究[J].《武术研究》.2019年

作者简介:石宏英(1978.11-)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本科,讲师,从事高校体育教育、训练研究。

王琳(197.02-)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本科,中学二级,从事教育教学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思政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