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2020-08-19徐天宇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徐天宇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仅符合新课改对教育发展的素质培养要求,还符合初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加强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势必会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进一步证实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起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因此,下文先简单概述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然后在该基础上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措施,希望对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简单概述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知各种历史知识理论,并在历史知识中获取情感寄托及正确的价值观。很多资料显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内容,具体如下:

1.唯物史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哲学性、规律性及社会性。

2.时空观念。是指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和理解的理论体系,而初中历史多数都在学习历史事件及人物,所以时空观念成为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历史事件及人物[1]。

3.史料实证。是指搜集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然后在该基础上归纳出可信度较高的史料,然后用于历史研究,以帮助相关历史研究者还原历史真相。

4.历史解释。实质上就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及人物解释的统称,同时也是人们用来解释和认知历史事件的渠道,所以不同价值取消对历史解释的影响不同。

5.家国情怀。实质上就是对爱国情怀,这意味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初中历史主要核心素养,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是非常必要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培养核心素养符合21世纪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及要求,更是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及应用型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及效率,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及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得到健康长远发展;第三,能够将历史学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结论和历史观念等,故加强其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及价值观;第四,能够促使老师不断完善和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以丰富化和趣味化初中历史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及效率;第五,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为核心素养培养下老师不仅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育,还对学生进行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培养[2]。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挖掘教材唯物史观

首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根据教学要求及目的挖掘教材中的唯物史观,例如在讲解“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失败原因”等历史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相关历史背景、导火线及主要人物等,以找到事件发生的必然原因;其次,要将马克思唯物论与唯物史观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唯物论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及人物身上存在的唯物史观,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都是历史唯物史观的范畴。

(二)加强绘制历史事件时间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首先,老师都可引导学生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整理清楚各个朝代的更替时间及演变顺序,以形成完整的时间链条,培养时空观念;其次,针对某历史时期知识盲区进行不断完善,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脉络,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时空观念。

(三)加强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首先,老师要深入了解历史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提炼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歷史知识,然后根据知识内容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以便于学生用来验证各种历史知识理论;其次,在讲解历史事件及人物时,需要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挖掘相关史料,以验证各种历史人物及事件,强化史料实证能力;最后,要教会学生区分真实史料和虚假史料,以便于学生证实和还原历史真相[3]。

(四)加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首先,要重视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并结合学生实际设置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并用历史资料去验证历史事件,以锻炼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到博物馆等具有历史考察意义的场所去观察历史物件,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物件及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五)借助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首先,要有目的性的选择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如“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故事性历史知识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其次,要有意识和有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家国情怀元素,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分析,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后,不管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老师要选择合适的历史人物故事来引导学生快速进行历史学习状态,同时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学生注重家国情怀培养[4]。

结语

加强学生唯物史观、空间观念、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上文先简单概述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然后在该基础上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以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3):61-62.

[2]黄宜琳.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76+80.

[3]毛俊哲.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56-57.

[4]李璟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1):107-108.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