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体育德育教学方法探究

2020-08-19吴绍辉

考试周刊 2020年70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开展策略立德树人

摘 要:伴随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与工具性诉求人才培养相比,它更加注重对人才德行培养的重视度,基于“立德树人”开展课堂实践教育现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主要剖析了“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系统化处理对策,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开展策略

一、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立德树人”简单来讲,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立德”和“树人”,前者是指在进行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始终秉承着“德育教育”,以期通过正面教育来感化和激励学生,而后者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合适教育来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就目前来看,确保学生“德性”培养工作的有效落实,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承的教学理念和践行的教学手段。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普遍认为自身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规划践行了“立德树人”理念,可通过调查可知在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肤浅或空洞说教现象也十分普遍,为此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将德育教育与小学体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展开的重要途径。

“树人”是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主要目的,其教育对象是“人”而非“人才(人的上位或下位概念)”。从内涵上来看,借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话——“才德全尽”之圣人、“才德兼亡”之愚人、“德胜才”之君子、“才胜德”之小人,证明了人与人才的区别;从功能上而言,人才的关键在“才”的工具性。德性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使命,《孝经》首章中,关于“德”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可知德行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孝,《中庸》中又有一句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明确了德行之教是本于人的天命。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中,“德”是人本身内在的一种本质性特征,除了具备“才”的工具性外,如何加以测定和培养其他特性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对于现阶段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为了明确“德”的本质性内涵,首先要明确“人”的评判标准,德行与人互为前提,总体而言“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立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立德树人”引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是当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二、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从某方面而言,对于“德性”是无法以明确的标准进行测定的,这种无法测定性从两个方面呈现出来,一方面呈现为客观行为时难以度量化测定,另一方面呈现为客观行为外的精神与心理层面也是难以测定的。就目前来看,在通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化发展是当下教育机构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德育”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虽然较之以往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主题提高了对学生德行培养的重视,但教育重心始终集中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度和理解度,再加之知识的广泛性,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具性导向”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教育方向。虽然工具性导向的人才培养无可厚非,但关于“德性”的思考与修习却未能得到预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功利欲望膨胀,使其在未来成长过程中成为主导人全部行为的动力,人的培养发生了巨大的偏颇。

“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指教师通过强化自身的意志品质与内涵,发挥自身的标杆作用,从而以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目标虽然从某方面而言,学生课程教育仍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专业知识对接受者也都有特定品质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其实从某方面而言,对学生进行“德性”培养时,教育工作者需超越具体的专业知识,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保持另一个贯通的维度,可伴随现代知识逐渐细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在课堂教学工程中进行专业知识和“德性”的共同培养,由于专业知识本身存在严谨的内在逻辑,对于專业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 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思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为确保“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工作者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在进行课程教学训练过程中,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制订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以此在规避小学生对体育课程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产生的同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因地制宜”,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运动具有极强的多样性,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往往需要一个可长期使用的场地作为活动场所,因此在将其融入小学体育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即在全面了解本校场地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化规划,以期在为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众多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运动场所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坚持“全面发展”,整合学校体育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体育思政课程的教育质量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从某方面而言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拓展。因此要想从根源上彻底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小学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将“素质拓展训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秉承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运用身体力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各个动作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

“阳光体育运动”是基层教育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号召,展开的系列运动项目,其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释放小学生学习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为良好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阳光体育”是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中“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小学生运动技巧,将体育活动内容由竞技体育转向竞技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向,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如在进行田径体育运动过程中,通常而言由于小学生对跑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课程教育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让小学生享受体育课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教育工作者可仿照《奔跑吧,兄弟》,开设撕名牌的游戏,即通过将同学说进行小组划分,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在降低他们对田径类项目抵触情绪的同时,为“阳光运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立足课外丰富德育形式

在教育体系中,体育是较为特殊的部分,其课外活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很大部分,许多学习内容都需要从室外活动中进行。因为如何在室外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是教学需要充分考虑的重点。要努力开展好小学生“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为主题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将增强学生的体魄和坚定理想信念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体育锻炼活动同拓展学生素质统一起来,把推进“三走”活动与发扬健康生活方式贯穿起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

(六)将艺术文化与体育课堂相结合,缓解学生的消极感

体育课堂的主阵地是操场,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由于部分体育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单一化教学模式,难以确保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在體育思政教学过程中,将艺术文化与体育课堂相结合,缓解学生的消极感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战略性手段,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可在体育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舞蹈等有与体育相关联的艺术,将体育和美育、智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七)弘扬传统体育运动,为体育课堂注入新活力

常见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不仅运动形式简单化,同时它还减少了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约束和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活动空间,因此基于“立德树人”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弘扬传统体育运动是当前体育运动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体育运动项目应运而生,如街舞、跆拳道、轮滑等都极大地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因此在体育运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时代的潮流,将现代化的新型的体育活动加入到校园当中也是落实“阳光体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四、 结语

总而言之,自十八大报告首次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后,将其引入小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中也逐渐成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课程教育教学效益,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将其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如上作业模式,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宗悦,徐涛涛,张瑞东.小学体育教学在智能化社会下提升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J].体育师友,2019,12(8):144-146.

[2]万鹏,徐海洋,李志辉.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3(7):166-169.

[3]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12(3):123-125.

[4]马卫宾,徐海华,李雯雯.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吴绍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开展策略立德树人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