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机制研究

2020-08-19郭高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

摘 要: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带来福祉与压力。认识网络空间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分析网络空间话语权的生成条件、生成要素、生成过程,对于全面理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议程设置与框架建构、信息接收与理性认识、获取认同与实践行动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成为网络空间话语权构建的重要之重。

关键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188-02

互联网发展、信息科学技术重新排列组合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界域。作为世界上互联网发展较快的国家,中国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被互联网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在政治建设方面,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也带来新气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为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条件

在网络空间中,网络参与者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现实中,流动率高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能否有效地执行、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官大的网民认同,为话语权的认可打好基础,切入点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所需要的生成条件。

(一)执政的权威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道:“其实全部问题只在于从现存的现实关系出发来说明这些理论词句……从人们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1]改变人们贫苦的生活,是得到政治認识和赞许的基础。现实状况的改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上述相关的领域里得到了丰富的经验,为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表达主动性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意识形态话语权角力的关键就是满足人民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具有满足感和获得感,这就需要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理论的真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就好像早晨喷薄而出的美丽日出,使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上光明相伴”[2]。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其意识形态论正确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必然性的真理性理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建构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受到理论本身科学性的直接影响。

(三)网络空间的形成发展

1.网络空间兴起的技术基础。信息通信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的高速化发展,其中信息技术中两项关键技术即数字化技术和芯片光纤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通讯信息技术领域,各种通信技术的开发利用,通信方式的变化发展,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链接,这极大地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开发利用,开创了人类信息利用的新时期。信息技术为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成为当代信息化的巨大推动力量,为网络社会(网络空间)奠定了技术基础。

2.网络空间兴起的社会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信息技术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全球各国将信息化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网络空间连接点日益增多,网民人数攀升,社会需求普遍提高,因特网的发展将各个国家连接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即已经且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人们利用网络空间从事以前在物理空间中进行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如贸易、经商、订货、购物、交谈、娱乐……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生活实践的改变必然带来生活理论的改变,生活理论变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意义深远。

二、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产要素

话语作为一种交流载体,话语交流就是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话语权的传递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3]。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本文融合话语要素和线性传播模型的思维,将话语权生产要素分为以下四个要素: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传播、话语效果。

(一)话语主体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决定着话语信息的发布,话语群的产生需要考虑话语主体是谁,即“谁在说”和话语客体是谁,即“对谁说”的问题。在网络空间中,“谁在说”和“对谁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话语主体是用网络信息媒介发布、转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用户,话语客体是接受信息的用户,每个网络参与者既可能是话语主体,也可能是话语客体。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部门工作者、专门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人民群众[4]。其中,中共党员在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这个大家庭中是“班长”,协调、指挥运作着班级各项事务;意识形态工作者是“团支书”,立场鲜明地协助班长运行着班级事务;知识分子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和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和创新;人民群众则是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中的基础力量,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意识形态话语客体(对象)是囊括了国家共同体中的广大人民群众。“谁在说”中的话语主体和“对谁说”中的话语客体相互交流互动,在建设和维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话语内容

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决定着话语客体对信息接收程度,是话语权产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探索“为什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话语内容是话语主体根据信息选择话语主题所决定的,话语主题与话语主体利益密切相关,话语主体利益与话语内容密切相关,故而说话内容与说话主体利益密切相关。话语主体自身权威决定了对说话对象的接受范围,话语客体的认同程度决定了话语内容被话语客体的接受程度。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具体来说,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物质生活,这种语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真实反映了话语客体的利益需求。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指话语主体“说什么”的问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因国家而异,不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不尽相同,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拥有自己认同的意识形态,其说出的话语往往反映了他内心的意识形态观;对于国家来说,每个政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其发布的见解、措施等往往是其对三观的反映,即表现了其思想观念。每个主权性群体都有不同内容的不同主流意识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话语传播

意识形态话语载体是话语生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话语承受物也就是话语的分享传递,主要是关于说话主体“采用哪种形式说”以及说话主体“借助哪种媒介说”的问题。展现的是说话的方式和说话的渠道。说话的方式是意识形态话语主动性内容承载,说话的方式和传播直接影响话语效果,直接影响了话语客体对于话语的理解和接受认同,即主流意识形态能否在信息传播快速、范围广泛、影响力大的网络空间中获得更多公众的接受和来自权威的巨大挑战。

话语主体“采用哪种形式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话语客体对话语的接受话语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以怎样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话语接受者,提升话语效果,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话语主体“借助哪种媒介说”,不同的媒介的话语传播途径不同,话语的受众也不同。传播媒介决定了话语接受者的组成、知识层次、年龄阶段等,当前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有微博、微信等,这些媒介的共同点是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用户活跃度高,对信息的反馈迅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发布,通过其庞大的用户数影响更多的人,这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建设。

(四)话语效果

意识形态说话表达方式的效果是指从话语发布开始、话语发布者表达的话语立场、表达的话语观点、传播话语的方法,以及话语过程完成之后获得的民众反馈和结果称作为话语效果。话语效果体现在话语发布之后话语是否受到关注,说话载体的反应如何,以及说话承载者的表达、反思和认同,最终得到用户的赞许,网络主要的意识形态话语主动性的产生。通过话语反馈,分析测评效果,根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过程中设置的预期目标和说话表达方式评价的结果,适当整合说话的内容和话语传播形式,最终形成说话的内容、表达与观众需要相默契的形式。

三、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话语表达,即议程设置与框架构建;二是接收信息和理性认知;三是获取认同与实践行动。

(一)议程设置与框架建构

设置议题是指说话的主体采用一种风格的主要意识形态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源于我们对于理论的践行,并渗透到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因此,社会中主要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主题相关,说话主体进行议程设置,选择发布方式。当涉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事件发生之时,话语主体通常会针对该事件来发表话语内容。

确定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题后,话语主体进行议程设置,根据话语主题设置内容,之后,进行框架建构,选择内容的表达形式与话语客体,进而确定话语的发布渠道。框架建构就是话语主体选择怎样表达话语主题、确定话语客体对象、明确话语传播渠道的形式。设置议程需要话语主体确定拟发布的话语内容。而说话主体根据所采用的风格明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现形式。话语表现形式在程度上很大影响着说话客体的接受程度,因此,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生动化。

(二)信息接收与理性认知

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完成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之后,也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发布之后,进入网民接收信息阶段。网民接收话语是后面能否获得信息影响和反馈的重要步骤。话语客体如何即时地看到话语主体发布的话语而不至于让话语信息消失在海量信息中,这就需要考量话语平台、话语发布时间、话语传播载体等多种因素。

话语客体的接收话语信息,并获取话语信息时面临认同的问题,部分话语客体在接收到信息后认同其传达的意识形态信息,并形成理性认识。部分话语客体在接收信息后并没有发展成为理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就难以生成。话语客体对话语的接受程度受自身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的影响,以及话语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的影响。

(三)获取认同与实践行动

话语客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看法与感受决定着话语客体在情感上认同或否,这种看法和感受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肯定、喜爱、满意就是一种情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如何表达选择和表达话语客体需要内容,这是获得话语客体情感认同的重要部分。情感认同是基础,在这个基础构建之后,才有了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归宿是行为认同,并且三者是相互影响,话语客体在满足前者的时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意向和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指话语客体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行动。行为认同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必然途径。话语客体通过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这一认同的促使下投入下一轮的实践行为,同时话语客体的情感认同需要话语客体实践活动的加深,从而形成话语客体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情感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04.

[3]  李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域审视与发展[J].学理论,2018,(2).

[4]  葉剑锋,杨磊.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路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11).

收稿日期:2020-05-08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SJKY19_0981)(负责人:郭高平)

作者简介:郭高平(1994-),女,甘肃会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
本期导读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美国网络空间军事战略演进脉络
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我国网络空间国家治理的难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