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
2020-08-18陈曦
陈曦
摘要:陶瓷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展示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在中国文化传播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以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现实为基础,分析中国陶瓷文化传播行为的特殊性质,以此为线索探寻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策略。
关键词:陶瓷文化;对外传播性质;传播策略
一、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概述
(一)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陶瓷的传播方式有宗教活动、使节往来、海外贸易、商业旅游。陶瓷制品作为商品参与到世界贸易交流之中后,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兴盛起来。早在唐代,我国便开始了大量的陶瓷制品出口。此后至宋元明清,中国陶瓷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地运销到亚欧非洲甚至美洲。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传播成就了国内陶瓷业的兴盛,促进了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陶瓷為世界各国提供了陶瓷艺术工艺的参考,同时促进了世界文化艺术的进步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盛行。如在亚洲地区,中国陶瓷文化促进了朝鲜丧葬文化的变革及日本等国家的茶文化的盛行;在欧洲地区中国陶瓷文化元素促进了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于此同时中国陶瓷文化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在材质、工艺、造型和颜色上出现了新元素。如唐朝时期中国陶瓷装饰中出现了许多胡人面孔;明朝时期结合西亚青料创造出青花瓷;清朝时期中国陶瓷在法国珐琅工艺品影响下出现了的珐琅彩。
(二)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行为的特殊性质
纵观整个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域外传播一样,都依赖于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情况,但是同时陶瓷文化的传播有其着特殊的性质。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陶瓷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共生作用。这一性质是由陶瓷本身是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结合体的这一性质决定的。陶瓷作为方便人们生活的直接器物使用,是与人类生活活动紧密联系的器物。其制造成本低廉并且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这为其替代金属制品提供了可能。正是有了这种可能,陶瓷才能迅速地在世界各地普及,并在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占领制高点。陶瓷制品功能的分化逐渐扩充了陶瓷文化的内涵,例如饮水器皿在饮茶活动中为茶具,在饮酒活动中为酒器。不管造型如何都可作为液体载体,这是实用价值;参与不同的文化活动便有了不同的文化角色,这是文化价值。在陶瓷与中国文化结合的这一过程中,陶瓷的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在以陶瓷的物质属性为前提对外传播活动中,陶瓷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实现同时文化价值也能得到了实现。正是这两种价值的紧密结合,才使得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多元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新时代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国家政策支持是坚实保障
很多国家为了提升本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大多都采取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的方式扶植相关文化和文化传播产业。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些优秀经验,从财政、人力和政策方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给予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的方式进行引导。既要引导陶瓷的对外传播,也要引导支持国内陶瓷文化产业的振兴。陶瓷文化传播的关键是陶瓷文化的价值,通过强调产业文化价值,重建中国陶瓷器皿的文化精神,才能凸显陶瓷制品的文化特征,实现陶瓷文化传播价值。
(二)对外文化教育是中坚力量
教育是文化直接传播的手段,中国的对外文化教育主要方式是设立海外孔子学院以及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来华留学的留学生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在相关中文课堂中设立与中国陶瓷文化相关的环节。这样将陶瓷文化元素与汉语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
(三)新媒介的运用是重要环节
新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方便了文化的交流,我们除了通过贸易交流等方式进行陶瓷文化传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活动。新媒介和新渠道的产生能够为中国陶瓷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记录陶瓷文化生产的全过程,通过互联网进行保存或者传播。这样的数据化处理可以讲文化特征形象记录下来,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陶瓷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文化元素的本土特点。
(四)资源互通是必要途径
交通的便捷缩短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为人们直接接触异文化提供了可能。人类文化对文化的需求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差生,交通给旅游事业的兴盛提供了条件。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可以搭乘“跨境游”这趟列车,开发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遗址作为旅游景点,同时结合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文化资源进行源地文化传播。例如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既是陶瓷生产地,也是“青花”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现在还是热门的中国文化体验景点。中国陶瓷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就需要地区间的旅游和文化等资源进行配置,通过文创等手段凸显中国陶瓷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冯先铭.中国陶瓷(修订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9).
[3]洛问亮.中国陶瓷文化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4).
[4]戴强.中国古陶瓷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
[5]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J].消费经济.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