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08-17欧丽萍赵丹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解决策略

欧丽萍 赵丹

【摘 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时间设定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从我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随机抽取100名进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分析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结果:100名参与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中对培训的总满意度为95.00%(95/100);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内容太多,授课速度太快,知识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与医院实际工作脱节,规培环节安排不合理及授课形式单一。结论: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较好,接受度高,针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能够充分提升全科医生的培养环境,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全科医生的需求逐渐增加。[1]为探究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分析了医院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详见文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时间设定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从我院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医生中随机抽取100名进入研究。

1.2 方法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理论学习、临床技能培训及一线实践培训,其中理论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医院卫生服务管理与预防保健、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科研设计与方法等;临床技能培训内容主要以提前适应全科医学临床实践的需要为重点,将全科医生在一线实践培训中涉及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主要科室轮转,学习医学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临床思维与基本素养;一线实践培训是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要求规范化培训医生完成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基本功能卫生服务技能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分析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2],本次研究中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以主观评价培训效果作为标准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维度,再让规培学员提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由研究人员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统计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在100名参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中,认为培训效果很好的有30人(30.00%),认为培训较好的有50人(50.00%),认为培训效果一般的有15人(15.00%),认为培训效果较差的有5人(5.00%),对培训的总满意度为95.00%(95/100)。

2.2 统计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100名參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中,有40名医生认为培训内容太多,授课速度太快,知识无法充分消化吸收(40.00%),有30名医生认为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与医院实际工作脱节(30.00%),有15名医生认为规培环节安排不合理,全科医学生工资待遇较低(15.00%),有10名医生认为授课形式单一(15.00%)。

3 讨论

全科医学是一项面对社会与家庭的综合学科,包含了临床医学、人文科学、社会学及预防康复医学等内容。全科医学生在接受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后,能够适应社区与农村基层的医疗工作环境,是当前医学界普遍推荐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而作为全科医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内容提高重视十分重要[3]。本次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分析医院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名参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中对培训的总满意度为95.00%(95/100),表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医生中接受度较好,但有8名医生认为培训内容太多,授课速度太快,知识无法充分消化吸收(40.00%),有6名医生认为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与医院实际工作脱节(30.00%),有3名医生认为规培环节安排不合理(15.00%),有2名医生认为授课形式单一(15.00%)。

针对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及上会讨论,认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①建立与完善全科教学保障体系。全科医学后背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临床能力,还需要综合医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教师需要极高的水平,因此培训组织方应当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利用假期进行临床教学实训,通过座谈会,上晨课的形式,带领全科医学生进行查房教学,进行病理讨论,同时带教老师还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适当进行教学奖惩制度,每个学年评选优秀学员与优秀教师,提高学生与带教教师的积极性[4];②发展全科医学科研工作。对于全科医学临床实际情况而言,其科研工作的深度与质量要同专科医学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医院应当不断深化对全科医学特色科研模式的挖掘,例如教学立项、论文发表等,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完成大数据的调研分析,以强化医院内全科医学教学的进步[5];③提高待遇。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全科医生往往会回到社区与农村基层工作,因此应当倡议适当提升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并给予其相应的工资津贴,同时在职称晋升方向给予实质性政策倾斜,以改善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④建设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信息反馈平台。目前对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主要以考核的形式,并且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反馈,通过建立医院、学校、规培对象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促进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一方面有助于规培医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优化规培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综上,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效果较好,接受度高,针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能够充分提升全科医生的培养环境,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王美荣,杜娟,刘英杰,等.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医学教育管理,2019,5(5):449-454.

张琢.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391-392.

麻俊艳.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185.

沙悦,曾学军.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门诊教学实践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92-93.

王圆圆,王荣英,张金佳,等.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培训的满意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3):1598-1602.

猜你喜欢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解决策略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郊区全科教学门诊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黑龙江省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