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报道+广播剧:典型宣传的新样式

2020-08-17谢明辉马茵

中国广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广播剧传播效果

谢明辉 马茵

【摘要】典型人物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报道题材。宁夏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于2018年创作并推出系列广播剧《最美宁夏人》,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新闻人物,以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来讲述宁夏故事、展现人物形象,借助多媒体平台传播,可听、可视、可感。

【关键词】典型报道 广播剧 最美宁夏人 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典型报道(或称典型宣传)是新闻媒体对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等进行报道的一种宣传方式,其中典型人物报道在党的新闻宣传报道中有着光荣的传统。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用了1,2篇幅报道了劳动模范吴满有,并配发了题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的社论。新中国成立后,典型报道在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样式与传播渠道日益多元,主流媒体如何创新典型人物报道的方式方法,贴近受众,增强受众的接受程度,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是值得思考和突破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广播媒体将新闻报道和广播剧相结合,对新闻故事进行重构,通过情景再现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这种“人物报道+广播剧”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画面感,给受众带来与以往不同的听觉体验。2018年9月,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了20集系列广播剧《最美宁夏人》,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欢迎,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报道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典型报道中的典型并非文艺理论中的概念,而是指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或事件),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在某一方面能集中而鲜明地体现整体事物的本质或发展趋势的个别事物。

从2017年8月起,宁夏广播电视台从历年评选出来的“感动宁夏”人物和道德模范中选出20位典型人物,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进行新闻纪实广播剧创作和录制。这其中有舍小家顾大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书记”张少云,有年逾古稀却立志向“大地还债”的治沙模范王恒兴,有一诺千金9年替父还债近20万元的诚信青年杨林,有用退休金自费开办“爱心饭馆”、关爱空巢老人的善心教师刘在环,有带着爷爷奶奶出嫁的孝老爱亲楷模白琴,有用爱心照亮自闭症儿童的当地康复训练中心创办人“月亮妈妈”陆菊梅……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却用积极向上的力量做着不平凡的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践行者,其人格品质、思想风貌和精神境界往往被一般人所钦佩和景仰,从而发挥着示范楷模的作用。

二、报道主题与内容具有可信性

典型报道之所以能够产生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首先在于所报道的典型人物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通过报道形式上的创新使典型人物的精神产生人脑人心的宣传效果。

从一开始,主创团队就致力于将系列广播剧《最美宁夏人》打造为艺术精品,为此,主创人员行程3000余公里,深入宁夏各地对每一位“最美人物”进行面对面采访,挖掘人物的故事细节和闪光点。为了找到扎根山区30年、坚守教育一线的最美教师田彦礼,编剧和同事们驱车多次往返;走访退休教师刘在环的爱心饭馆和陆菊梅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时,节目组工作人员被人物的事迹所感动。

在剧本创作手法上,《最美宁夏人》主创人员根据人物事迹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以倒叙闪回、第一人称、时空嫁接、虚实结合等方式,巧妙架构故事、展现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同时,节目组十分注重细节刻画,通过颇具镜头感的情景描写,再现与典型人物相关的现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使受众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

在人物声音形象的塑造上,不拘泥于语言形式,以自然真实的生活化语言、充满地方浓郁生活气息的风格,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最美宁夏人》深入挖掘的事实之“真”与创作的艺术之“美”,实现了新闻宣传、社会教育和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达到了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三、丰富的人物报道表现方式

广播剧作为听觉的戏剧形式,可利用人声、物声、自然声和音乐声等各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多维度地构建场景,推动情节、揭示主题,并借助受众的想象,达到听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最美宁夏人》以广播剧的艺术形式讲述新闻人物故事,还原新闻第一现场,带给受众丰富的听觉感受和独特的广播体验。

听觉信息是广播剧唯一的信息符号,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的话语信息。人物话语除了传递语义信息之外,其音调、音质、语速也能引发受众丰富、细腻的听觉联想。《最美宁夏人》播出后,引起了听众的情感共鸣。《最美宁夏人》中直抵人心的现场音效和亲切感人的人物对话,唤起受众认知感受中的“听觉信息储存”,从而引发听众更丰富的想象,形成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激发受众的认同感和共鸣。这种传真、传神、传情的听觉冲击力,使受众深刻而又全面地体悟到创作的主题。

四、通达共享的传播效果

《最美宁夏人》系列共20集,每集时长12分钟左右,人物故事题材多元、内涵丰富,在多个平台不断播出,用“组合报道+多平台分发”实现通达共享的传播效果,也有助于打造节目品牌。《最美宁夏人》除了沿用在传统广播平台播出外,还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实现了可听、可视的全方位呈现,大大增加了受众数量和传播范围。

在剧集创作阶段,宁夏交通广播先期在电视和广播节目中进行预热宣传,同时从网络宣传人手,记录并分享点滴创作过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期待。剧集上线播出的同时,利用宁夏交通广播微博同步开启“最美宁夏人”“最美语录”等话题讨论。还以“声动宁夏与美同行”为主题开展了‘《最美宁夏人》进高校”活动。编剧、导演以及主演走进宁夏大学,与高校师生分享《最美宁夏人》的创作历程和感悟。期间,穿插人物原型现场见面、大学生客串表演等环节,并就融媒体时代广播剧创作和传播等话题与师生展开交流与互动。宁夏广播电视台“红枸杞”平台全程网络直播。

典型宣传是通过典型人物(事件)的榜样力量,对受众进行感召和激励,进而产生示范效應。《最美宁夏人》选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运用“人物报道+广播剧”的表现手段,丰富了广播典型人物报道的样式,是广播新闻报道形式和叙事方式的创新。同时,也体现广播剧在策划、选题与演播上的现实主义创作趋势,即用多元的声音元素呈现先进人物事迹,以优质精美的音频产品满足受众的需求,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丰满立体,彰显和传播时代精神,推动典型人物报道节目的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广播剧传播效果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
——以“猫耳FM”为例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发展之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