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发展之路探索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广播剧广播形式

谢 君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 贵阳 550002)

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发展之路探索

谢 君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 贵阳 550002)

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出现在受众面前。在泛娱乐背景下,广播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剧改变原有的形式以满足受众的需要是其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本文基于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媒体时代给广播剧带来的机遇,探索广播剧的发展战略,以期为传统文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广播剧;受众;管理创新

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改变了人们原有观看娱乐节目的方式。广播剧也已经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广播剧。然而,文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不断冲击着制作成本较高的广播剧,使广播剧的发展遭遇瓶颈。如何进一步地发展广播剧成为传媒学者不断探究的课题。

一、广播剧发展概述

1919年苏联建立实验广播台,形成了广播剧的雏形。经过广播台的不断探索和发展,1924年广播剧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信息领域的繁荣,广播剧的数量以及形式开始逐渐丰富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播剧成为与影视剧并驾齐驱的艺术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媒介。然而,在改革开放后,新兴媒体的不断涌入使广播剧的发展停滞不前。国家为了推动广播剧的发展,在1996年将广播剧作品纳入“五个一工程奖”的奖项范围中。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播剧遇到的问题。广播剧曾经在广播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却无法摆脱现有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是节目形式的单一与守旧造成的。

二、新媒体对广播剧的影响

新媒体为广播剧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广播剧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的可能。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其他的现代化处理技术丰富了广播剧原有的艺术形态和表达方式,促进了其创作手段以及产品形式的发展,使艺术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数字化的传播环境扩大了广播剧的受众范围,使更多的受众能够获得广播剧资讯。网络技术的应用,衍生出了更多的广播形式,如网络广播、播客等。现代化处理技术使广播剧的音质、内容更具吸引力。新媒体技术使广播剧与其他的媒介形态相融合,不仅使用户能随时搜索并收听广播剧,还能够让广播剧出现在不同的产品中,如车载电台、手机、电脑等。广播剧创作手段以及产品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受众领域,促进了广播剧的发展。

三、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发展之路思考

(一)与受众互动

地域文化、年龄、群体的差异导致广播剧受众各不相同。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历史较为悠久的城市较为注重人文气息,年龄较大的群体更喜欢传统节目。这种差异性使广播剧在选材以及表达方式上很困难。除此之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收听广播的习惯,人们不再囿于固定时间或时段收听广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索想观看的内容,这些都造成了广播剧受众群体的分散化。因此,广播剧可以放于黄金时段播放,并对本地区的受众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他们所喜爱的广播剧形式以及内容,从而制作听众喜欢的节目类型,编听众喜欢听的内容,创造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广播剧剧作。

(二)与网络充分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更加便捷,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很多广播电台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媒体网站,广播剧可以利用此优势,及时发布广播剧的市场信息、产品推介、质量监督、运销服务、售后服务,并与受众进行互动。通过网络平台,能够为全国各地的受众群体推送广播剧的内容,并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获知产品效果;广播剧工作人员还可以从网站征集优秀的创作作品,从而丰富广播剧素材。各地区的广播剧还能够通过网站进行作品评选,进而提高作品的创作质量,鼓励更多优秀作品的产生。网站与广播剧的结合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优秀的文艺形态,有利于让广播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自我推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领域的繁荣,广播剧的受众群体规模不断缩小,其在群众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现今,很多人都没有收听过广播剧,还有人连广播剧这一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究其原因,广播剧自身内容保守以及宣传力度不够是其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而广播剧模仿影视剧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影视作品凭借主演的各地宣传使作品得以被人们知晓,广播剧可以借用这一方法,借助影视平台将制作的宣传片推广到群众中去,使受众在获知了影视资讯的同时,认识和了解广播剧。在广播节目中,也可以在黄金时段宣传广播剧,使作品在呈现于公众之前就能够为大众所知。不仅如此,广播节目还可以适时对广播剧的主创进行采访,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推送,从而提高广播剧的曝光度。

(四)创新运营模式

微广播剧是当前广播剧节约成本、扩大受众群体的重要战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已经联合多家媒体举办了几届微广播剧大赛,反馈效果较佳。因此,广播电台可以多举办这种比赛,鼓励优秀的广播剧作品参赛,将比赛的过程呈现在公众面前,并鼓励受众群体积极参与评选,从而吸引年轻人的注意。网民们还可以通过微博进行节目反馈,从而扩展广播剧的知名度。通过点对点的大范围传播,能够为广播剧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拓宽其发展空间与市场。微广播剧对于中国广播剧的创新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吸引更多的广播剧爱好者,从而扩大广播剧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结语

在商业化、娱乐化泛滥的时代,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艺形式,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落后的形式,呈现出全新的节目形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广播剧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能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1]刘国君,徐伟东.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剧振兴路径的思考[J].中国广播,2011(07):33-36.

[2]张慧娟.现阶段国内广播剧的发展瓶颈及创新措施研究[J].中国广播,2012(11):67-69.

[3]王建辉.当前广播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剧困境与创新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151-152.

[4]刘家思,周桂华.广播传播与戏剧新路——论中国现代广播剧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03):73-81.

G222

A

1674-8883(2016)16-0151-01

猜你喜欢

广播剧广播形式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