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

2020-08-17胡琼方

时代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企事业人力资源理念

档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为企事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从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出发,罗列出了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现存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贡献绵薄之力。

一、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利于充分发挥员工潜能。人力资源档案记录了员工的成长经历,包括获奖经历、优缺点、培训经历、拥有的技能等,是一份完整的员工“简历”。通过查阅档案,事业单位可充分了解员工,并根据员工的特长来安排工作岗位,这样一来,可保证员工各展所长,实现自身价值。

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通过查阅员工档案,了解员工优势,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当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事业的正常运转便可实现。同时,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相关部门,人员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位工作压力,节约了人员开支,对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理念陈旧。人力资源档案记录了员工过去的工作经历,能全面反映其个性、特点和优势,但在现实生活中,员工档案千篇一律,各类评价语如出一辙,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和晋升。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采用老旧的纸质档案,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档案管理一般包括鉴定与分类登记、保管、信息更新与维护等几个步骤,在现实生活中,因很多企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档案整理混乱、员工档案丢失事件频发,给单位及员工个人造成很大损失。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当前,为满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失的现状,很多高校设置了档案管理专业,专门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反观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很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不是科班出身,甚至身兼多职,基本职业素质缺乏,更谈不上高效化、精细化管理。

档案管理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当前,信息化空前发展,人员流动性大大提高,为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带来极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很多单位屈于现状,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办法,还有些企业虽然使用了电子档案,但因为技术跟不上,仍旧无法正常使用[1]。

三、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上文中提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档案应运而生,但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采用老旧的纸质档案,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面对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理念陈旧、方式老套问题,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刻不容缓。

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传统的档案管理重结果輕过程,导致很多员工工作评价模块如出一辙,并无明显区别,这给后续的职位晋升、评优评模造成很大困难。另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本是闲职,很多员工因为有国家铁饭碗,又无人监督,导致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方式散漫。为此,加大查处力度,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刻不容缓。首先,加强监督,对工作态度消极的员工加大惩处力度;其次,组织相关人员随时抽调人力资源档案,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限期整改;最后,加大考核力度,及时帮助员工摒弃旧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档案管理理念。

建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理念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实践的发展。事实无数次向我们证明,因循守旧、默守陈规只能导致失败。几年前,《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意见针对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要求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全方位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的“更新档案工作思想理念,推动档案事业繁荣发展”的文章也引起大家注意。用创新理念推动治档事业发展,将法治理念当做治档事业的基石,把服务理念注入治档事业,成为其灵魂,为有方向、有目标、有准备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应该相信,有伟大祖国的引领,有强大的管理理念做支撑,建立并推行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指日可待。

(二)健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涉及人员配置、工龄工资、转正定级、交办保险等各个方面,具有动态性、机密性、流动性等特点,所以管理时必须精细化、科学化。另外,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有规定的流程,任何人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所以,健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档案收集时应小心谨慎,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二、收集档案时学会鉴别,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三、档案收集完成后及时归类整理,切勿遗漏;四、严格执行档案的提取调用制度,防止档案丢失;五、及时更新维护档案信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承担着档案管理、档案信息更新维护等责任,加强其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对事业单位发展大有益处。故事业单位可采取如下措施:一、不定期开展关于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二、邀请业内专家来本单位举办讲座,加强交流;三、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保证其工作态度认真、严谨,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科学性[2]。

加大档案管理人员考核力度。档案管理制度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是记载企事业单位员工工作轨迹的重要依据。当前,加大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除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也非常必要。首先,事业单位招聘时可严格执行招聘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的档案管理专业的相关人才;其次,事业单位须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结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划定奖惩标准;最后,执行严格的公示制度,对于在工作中玩忽职守,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进行公示,以警示其他员工。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业,加强考核不仅对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对提升其为民服务意识,也有很大帮助。

(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

近年来,信息化高速发展,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强,推行电子档案已成为一种趋势。所谓电子档案,指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大致框架,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电子档案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多方面技术支持。首先,事业单位可引进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建立规范的、符合标准的、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从而保证自身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能够快速传输、共享,提高其使用价值;其次,事业单位可加大资金投入,吸引国内先进的档案管理人才。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相比,这些人才应充分了解当下形势,有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懂得档案管理的技术化、标准化手段;最后,事业单位可自主研发,建设档案网站、数字档案馆等,通过这些先进的档案管理网站的建立,进一步提高自身档案管理水平[3]。

档案管理不仅对局部事业单位工作有利,对国家,甚至整个社会也有长远的、现实的意义。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健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定能解决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翔芸.探究如何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7):117-118.

[2]李春红.如何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9(08):118.

[3]毛加帅.如何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8(02):110.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延安路6号湖南省南岳电视调频发射台

收件人:胡琼方

电话:15574726900

猜你喜欢

企事业人力资源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用心处事
探究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公布新配置轿车禁超18万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