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往幸福与成功的教育

2020-08-17周海宏

音乐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琴感性素质

周海宏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学琴以及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其中包括:孩子到底为什么要学琴,学琴对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如何为孩子学琴的基本目标定位,该学什么乐器,选什么样的教师,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的策略,学琴前该做哪些准备,谈到了学琴活动的特点、音乐家成才的条件,还特别谈到了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问题,然后我们用很重的篇幅,分析了学琴的动机问题,回答了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如何激发与保持孩子持久的学琴动力问题,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奖惩中应该注意的策略,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与抗挫折能力的问题,期间涉及了自信与怯场,谈了自我形象、健康人格等等与学琴密切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大家可能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重大教育问题。通过这些,大家应该看到,在学琴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有深层的原因而且在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所表现。所以要想解决学琴中出现的问题,单从学琴的角度着手是根本不行的。

我们需要从原理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而这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在教育中出现问题,往往都有错综复杂的综合原因。很多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甚至都是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形成的,再加上孩子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所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往往都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家长朋友们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就已经向解决问题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认识到问题在哪里,就已经找到了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社会环境,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去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展开教育自救!我的教育理念有两个最基本的支柱:一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孩子走向幸福与成功。二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根本目的,教育必须要尊重人性的法则,顺应心理学的规律。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成功与幸福本来并不矛盾,如果教育能够尊重人性的法则,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话,受教育的过程就会成为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成功与幸福之间应该是互相强化的,而不是以牺牲幸福来换取成功。我把中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目标盲目”与“手段野蛮”两个方面。下面我想分别谈谈这两个问题。

“目标盲目”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分为“结构失衡”与“程序失当”两个方面。先说“结构失衡”,幸福的人生,需要完善的素质。拥有幸福的人生,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获得人生幸福条件的能力,二是要有体验人生幸福感受的能力。前者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投入,但后者是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失。我们都听说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说法。德、智、体,三个字是对教育内容结构的顶层设计的概括性描述。我们发现这个结构中没有“美”!传统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中缺少美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主流的思想体系中,佛家与道家都是否定人的感性欲望的,强调清心寡欲。儒家的教育体系中虽然包含了美,但是那是为“礼”服务的,美是没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的。所以单单“尽美”是不行的,还是“尽善”。“尽善尽美”的理想,在思想上就取缔了美的独立价值。而没有了美的独立价值,有些教育专家认为,“德”包含了“美”,其实“德”与“美”是两个并列的概念范畴!审美素质高的人不一定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也未必审美素质高。概念之争,表面是很虚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排除了美的独立地位,所产生的后果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才的素质结构观影响了人才选择观,决定了人才的选择办法与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就最终影响了教育投入的侧重点。落实到基础教育中,就表现为艺术课开课不足、师资缺乏,艺术教育不足问题的根源是素质结构观的问题。以这样的素质结构观为导向的国民基础教育,最终导致国民感性素质低,感性智慧不足,进而产生整个国家的感性文明水平低,感性文明发展迟缓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成功需要完善的素质。大家也经常会发现:那些最终取得社会生活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学校中的尖子生、第一名,而是那些感性素质好、感性智慧高、有自觉性、自立能力强、有激情、有毅力、有好的习惯、有正确的世界观、理想观、善于自我反省、有多元思维习惯、懂得权衡、知道退忍,心理健康与抗挫折能力强的那些人。我认为这些素质都是需要纳入到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开始培养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最缺乏的。

很多家长都信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但是很多人赢在了幼儿园起的跑线,赢在了学校学习的前半场,却彻底输在了社会竞争的终点站。教育内容体系中的结构失衡问题,是不是造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了学校的作业上。很多人仅仅把孩子作业过多看成是造成孩子疲劳、休息不足的问题,其实作业过多,不仅仅是使孩子疲惫、得不到休息的问题,而且还是妨碍孩子素质全面发展的大问题。我一直想向教育管理部门提一个建议,应该把作业内容的管理,纳入到像检查教案一样严格的管理范畴之中,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提升教学效果。我也向家长建议: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家长应该用那些真正影响孩子未来幸福的东西,用那些有助于孩子迎对未来社会竞争的东西,去补充到课外学习之中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从国家角度来讲,我也要呼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国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工作,纳入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计划之中去。从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需要角度出发,以现代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对国民基础教育的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与改革,从而彻底解决目前教育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教育存在的问题二:程序失当。教育必须要建立在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造成孩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必然妨碍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早期教育很重要,好奇心、探究欲,是一个人成功最需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养成的关键期恰恰在童年!感性偏好、感性能力、感性需要的培养关键期也在童年,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意识遵守規则、顾及他人的感受、体查他人的需要的培养关键期也在童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天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孩子自由玩耍不仅仅带来快乐,还带来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孩子在自由的游戏中,把自己的想象力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份自由的天性正是后天创造力、想象力的基础,而这种自由,过了童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而培养以上所说的这一切的时间与精力,都被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的学习给占据了。最终形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乖乖的好学生,答题能力很强,考试分数很高,但是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没有社交能力,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没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育不遵循人类心智成长的科学规律,导致教育内容安排的程序失当。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使得教育投入大量的浪费,教育的效能很低,造成程序失当现象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学原因。既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正确教育指导的责任,也有社会上弥漫着急功近利,攀比竞争氛围的原因,再加上幼儿园、学校招生选拔制度的合力,最后夹在中间的孩子、家长也只能就范。比如,别人家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而你们家孩子不参加,那么孩子考试成绩很可能就排名靠后了,而在中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考试成绩排名靠后,就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了,还会带来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甚至使孩子失去被关怀、被尊重与被爱的权力。而这又是哪个家长承受得起的?关于程序失当的问题,必须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系统化的政策才能够解决。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一流的专家,吸收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人的各种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确定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素质培养的关键点,制定各阶段的课程标准研发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家长们了解这些教育原理,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组织,并利用升学考试的这个杠杆和指挥棒,来贯彻科学的教育程序。

猜你喜欢

学琴感性素质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孔子学琴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感性理性不拔河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