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类“非遗”项目静态保护实践

2020-08-17

音乐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静态展馆

当下,我国民族音乐在静态保护上虽然已经做得不错,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和民间组织已经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民族音乐曲谱、曲词、乐器等,对散落在民间的民族音乐资源进行了积极的抢救,从而实现了民族音乐在静态上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也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尤其是没有形成在全国有影响里的数字库建设和博物馆建设。甘肃有55个民族,世居甘肃的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是甘肃的独有民族。各民族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及方言土语的差异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腴的沃土。因此,在地方高校创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一、创建甘肃省高校首家音乐类“非遗”研展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上主要有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两种。静态保护是一种博物馆式的记录与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数字化建设和采取录音、摄影等传统的有形形式的抢救性挖掘、整理、收集。目前代表性的静态保护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数字化的研究。2002年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正式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其中第五点明确指出:西北地区的高校应迅速参与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事业中来,充分发挥高校在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依托高校,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音乐类“非遗”静态保护的实践和探索,并坚持对音乐静态保护的“博物馆”化,在实践中去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州城市学院为落实甘肃省确定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的推动,保护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良好发展,音乐教育家孔庆浩教授率先提出:在甘肃建立西北最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音乐类)”的构想,由此得到了西北地区音乐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力支持并创办了甘肃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并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馆内含有实物文献百余件,涉及四十余件敦煌壁画仿制乐器,二十余件丝绸之路少数民族乐器、数十件甘肃省民族民间乐器实物赠品、两百余幅珍贵的甘肃音乐类“非遗”项目的照片:纸质文献近万余册,主要包含甘肃省相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民族乐器图书、传统音乐图书、敦煌元素图书以及甘肃省其他艺术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图书:同时还有完善的甘肃民族民间音乐电子文献(数字媒体库)建设,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建设为甘肃省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静态保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甘肃省“非遗”工作做出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研展馆的设立在甘肃省尚属首家,对加强甘肃省乃至全国民族音乐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均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有利增强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创建甘肃省唯一一家音乐类省级人文社科基地

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下设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是甘肃省重要的“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基地”,主要致力于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搜集、整理、研究,目前在“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民族民间音乐人才培养、音乐文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均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了甘肃及西北音乐界的高度认可的关注,也收到的极高的社会赞誉。

“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基地”在兰州城市学院建有教学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开设有音乐类“非遗”课程、聘请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兰州十四中、两当县、岷县、武威市等地建有实践基地,实现了有教学场地、有传承人、有学生、有研究机构、有实践基地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基地”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2016年9月,经甘肃省教育厅研究批准,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基地被命名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甘肃省唯一一个音乐类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也是西北仅有的致力于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的人文社科基地。在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的支持下,“研展馆”获得了大量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6部,近期立项的《甘肃民族音乐志》已经启动,这部地方民族音乐巨著,含有14册,这部著作的完成将成为我国最为庞大的地方民族音乐专著。

“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基地”在推进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花儿音乐文化”、“敦煌音乐文化”、“丝路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特色。通过对甘肃省本土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持续建设,使很多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有效保护,在全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努力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氛围,基本实现民族民间音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意义重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建设实践

兰州城市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始建于2013年,展厅面积200平方米,分四个展区,序厅部分以数字媒体库为主,同时包含篆刻的敦煌飞天壁画和乐伎演奏图,篆体古琴文献《琴赋》,我国历史上代表性记谱法,如文字谱、减字谱、俗字谱、工尺谱、曲线谱等,篆刻古琴减字谱《列子御风》一部;第二展厅部分以纸质文献为主,涉及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资料、敦煌史料、传统音乐文献、音乐类历史文献等,还展示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近年未在“非遗”工作中的研究成果、田野考察图片等;第三展厅主要是敦煌元素,涉及48件敦煌壁画仿制乐器,敦煌飞天乐舞绘画和乐器绘画,48件乐器包括弹拨乐器:五弦直颈琵、直颈小五弦琵琶、棒状琵琶、方首反弹琵琶、凤首大阮、花边琴、莲花阮、曲颈阮、瓢形阮、凤首箜篌、小箜、瑟等;弓弦乐器:花瓣胡琴、曲卷胡琴和西夏雷琴:吹奏乐器:龙笛、凤笛、筚篥、排箫、直嘴笙竖笛(尺八)、横吹等;打击乐器:鼗鼓、腰鼓、毛员鼓、鸡篓鼓、答腊鼓、拍板等,所有乐器都明确标注具体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哪一窟,乐器的制作材料,形制结构、具体演奏情况以及中英文简介。

第三展厅是青铜乐器,主要是曾侯乙编钟、编磬、镈钟,另有田野考察收集的民间乐器10余件,其中编钟根据战国曾侯乙编钟仿制,青铜制,共24件,三层,上层钮钟6件,直悬,中层、下层甬钟18件,倾斜悬挂,音域达四个八度。编磬也是根据战国曾侯乙编磬仿制,石制,用小木槌敲奏旋律,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12枚,共24枚,音域跨三个八度。镈钟是单体打击乐器,形制如编钟,青铜制,环钮、平口、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常同编钟、编磬相配相和,以槌叩之而鸣。在10余件甘肃地方民族乐器中,有一把比较具有代表性,即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民间琵琶弹Ⅱ昌中使用的琵琶,有3根弦,外面一根称“子弦”,也称“外弦”,内面的2根弦称“母弦”,又称“内弦”,内外线为五度关系,两个内弦同音同高。长90厘米,音响宽9厘米,多用骨角做的拨子弹奏,也有用指甲弹奏的。20世纪50年代制作,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莫超博士赠送。第四展厅是丝绸之路上的少数民族乐器,主要以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乐器为代表,共计四十余件,分别是刀郎卡龙、萨塔尔、弹拨尔、热瓦普、刀朗热瓦普、牧羊热瓦普、艾捷克、冬不拉、达普、胡西塔尔、纳格拉(Naqara)鼓、库木资、萨帕依、都塔尔、新疆唢呐、帕萨依、帕萨依、低音热瓦普、塔吉克热瓦普、都塔尔、老鹰琴、满都林等。

目前,研展馆的建设已于2019年12月份正式开馆,本着立足甘肃、体系完整、文献独特、突出敦煌、体现丝路、多民族特色建设思路,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建设成极具甘肃特色的高校音乐类“非遗”項目静态保护的基地,实现内涵精深、文献独特、成体系,并具有极强的地域、民族特色的建设目标。

在高校创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首先是如何对音乐形态进行有效的采集、收集和归纳,并对此进行数字化建设,丰富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数字库建设:其二是对于大量实物文献如何有效、科学的收藏与保存,静态保护离不开大量的实物文献,如乐器、服装、场地、道具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建设有效的保护空间也是重中之重,最后就是音乐类非遗项目的静态保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需要当地政府、学校等部门以及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静态展馆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
新馆落成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猜猜他是谁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脉络
贵州5年内将打造1000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
我们的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