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痛30例*
2020-08-17郑利群何宇峰孙春梅张志强
郑利群,齐 劲,何宇峰,孙春梅,张志强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中风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临床表现为偏瘫侧持续性的肩部疼痛,是中风后最常见的一种疼痛,可以出现于中风后的任何时期。中风后肩痛因其疼痛难以缓解,患肢的功能恢复进展缓慢,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难以回归家庭和工作,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间,笔者采用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治疗,按入院先后依次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数字进行排序,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1∶1),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MRI或CT确诊为脑卒中者。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2]。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者;②中风后出现偏瘫侧肩部疼痛、肩关节肿胀、拒按、活动受限等症状;③年龄在18岁~80岁、无性别限制;④病程不限,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正确评估疼痛状况、情感辨认、功能状况及配合治疗;⑤无毫火针禁忌证;⑥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以上入选标准者;②急性脑血管病导致昏迷、认知功能不全等,不能正确评估疼痛状况、情感辨认、功能状况及不能配合治疗者。③合并有严重脏器疾病,或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外伤、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影响上肢功能活动或引起疼痛的疾病;⑤合并上肢血管性、神经性病变或伴有局部感染者;⑥妊娠或准备妊娠、哺乳期妇女;⑦曾接受过肩关节手术者;⑧存在毫火针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参照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及2006年《脑出血治疗指南》[4]的治疗方案给予规范化治疗执行),包含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改善脑血循环、血压调控、降颅内压、抗脑水肿,并配合脑卒中后偏瘫的常规康复锻炼。
2.2 治疗组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取穴:寻找经筋结点方法:医者一手握其患肢远端,使患肢做被动动作,如外展、外旋、上举、内旋等,在患者被动活动过程中医者另一手用拇指指腹进行推、循、点、按以寻找痛点或条索状结节,并沿经筋走行方向寻找其他病灶点,寻找3个~6个病灶点做好标识进行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适当体位并显露标记好的病灶点部位,常规消毒医者双手及患者标记部位后,医者一手握燃烧的酒精灯,另一手握0.35 mm×30 mm(1寸)刘氏毫火针针柄,将针身在灯焰上烧至发红,迅速点刺标记部位,点刺进针深度约0.2寸~0.5寸,进针约30 s后出针,用消毒棉签按压点刺部位以止血。
2.3 疗 程
两组患者每日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每2 d接受1次毫火针针刺治疗,3次为1疗程,休息1 d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变化情况[5];简化Fugl-Meyer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状况(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用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疗效标准
根据VAS评分采用尼莫地平疗效分级方法。
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疗效指数≥80 %;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50 %≤疗效指数<80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20 %≤疗效指数<50 %;未愈:疗效指数<20 %,或肩部疼痛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4.2 治疗前后FMA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FMA评分比较
3.4.3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3.4.4 两组治疗前后OH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OHS评分比较
3.4.5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陈××,男,54岁,2018年4月1日就诊。主述:左侧肢体乏力4个月,左肩部疼痛1周。患者4个月前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当时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脑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出院,遗留下左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1周前,患者开始出现左肩部疼痛,在当地诊所行按摩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由门诊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查体:舌淡暗,苔薄白,舌下络脉迂曲,脉细缓。神清,构音障碍,左侧中枢性舌面瘫,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侧病理征阳性。左肩关节无法行主动运动,行被动外展、内收、外旋、内旋、上举等运动时均不同程度受限。入院时各项评分如下:VAS评分:7分,FMA评分:15分,MBI评分:32分,OHS评分:4分。辅助检查:MR检查示:①“右侧丘脑出血”术后改变,右侧丘脑及大脑角小片变性。②左肩关节冈上肌肌腱炎;关节囊(喙突下滑囊、肩胛下滑囊、肩胛冈下滑囊及肱二头肌肌腱周围)积液;冈下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局部水肿。诊断:中风病恢复期合并中风后肩痛(证型:气虚血瘀)。治疗:给予中风病二级预防(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等),配合毫火针针刺左肩关节周围经筋结点,毫火针针刺方法:患者取右侧卧位,暴露左肩关节及左上肢,医生被动活动患者左肩,寻找肩关节周围的痛点或条索状结节,同时沿手三阳经筋走行方向寻找其他相关病灶点并标记,常规消毒后,将刘氏毫火针针身烧至发红,快速点刺标记部位,留针约30 s出针,消毒棉签按压止血。隔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患者左肩疼痛明显减轻,左肩关节可行主动运动,复测各项评分如下:VAS评分2分,FMA评分32分,MBI评分55分,OHS评分3分。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5 讨 论
中风后肩痛属中医学“中风”“痹证”范畴,明代王纶曾在其著作的《明医杂著·风症》中,对中风后肩痛之病因病机做过详细阐述,认为气血不足、瘀血痰饮内阻乃根本原因,中风后体虚,外邪入侵,致气滞血瘀,凝滞不通,而发为本病。《灵枢·官针》提出治疗痹证可用“焠刺”。焠刺是指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的一种方法,即现今的火针疗法,而作为火针的继承与发展,毫火针其功效与作用与火针相同,均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效果,且较火针具有可长时间留针的优势,长于治疗寒湿留滞、痰饮瘀阻之类病症。
在选穴方面,笔者根据薛立功教授[6]的经筋理论,在肩周寻找痛点或条索状结节,并沿经筋走行方向寻找其他病灶点作为筋结点治疗本病。经筋结点处在日常活动中所受应力较大的筋膜、肌肉的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处,长期摩擦易受劳损,损伤之后会出现肌纤维的断裂、软组织的粘连甚至纤维化。机体为了保护损伤处,则代偿包裹损伤部位形成“筋结”,即筋结病灶点。杨上善于《黄帝内经太素·五邪刺篇》中指出治疗经筋疾病,以解结为关键。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选用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为期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对缓解中风后肩痛均有效。治疗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和OH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于中风后肩痛具有减轻疼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等优势,此外,毫火针亦具有副作用小,经济负担小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