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皮移植术在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2020-08-17李勇辉吴剑飞刘瑛昌
李勇辉,吴剑飞,金 刚,杨 振,孟 云,刘瑛昌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 南平,353000)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愈后整形是一项难题,患者自体供皮区已经出现了皮源匮乏的情况,在早期治疗中被诊断为深度烧伤,仅剩小部分正常皮肤被反复取皮,供皮区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为后期治疗工作带来了困难[1]。基于此,本展开复合皮移植手术方法在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大面积烧伤癍痕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中男性人数为18例,女性人数为30例,年龄在18岁至58岁之间,平均(34.02±0.99)岁。患者身体烧伤面积在52%-66%之间,平均(59.21±0.12)%。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研究性。
纳入标准:(1)患者进过检查符合最新的瘢痕防治指南与诊断标准,鉴定为深II度或者III度烧伤;(2)患者年龄均满18周岁,且临床治疗完成,能够进行跟踪随访;(3)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在自愿前提下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2)排除紧急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患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1)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当麻醉起效之后,对照最患者体位进行适当调整,将关节挛缩位置的瘢痕切除,松解患处瘢痕。冲洗创面之后,立即使用电凝止血[2]。切取患者自体刃厚头皮制作成为邮票皮,根据瘢痕松解之后创面的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瘢痕皮,将邮票皮与瘢痕皮回植[3]。
(2)在手术中贯彻无菌操作理念,对修复区的包扎与加压固定。手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药物治疗,定期更换敷料。手术后两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
1.2.1 观察组(1)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根据患者烧伤部位与瘢痕使用合理体位。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和形状,选择选择适合的皮肤扩张器,檐板和边缘位置设计切口,并按照不同部位的实际情况,将扩张器植入到患者皮肤深层,使用超薄刃厚自体皮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患处瘢痕松解之后,实施电凝止血,充分止血之后缝合伤口。(2)扩张器放置1 周之后,要定期向埋置扩张器内注射生理盐水,注射量为扩张容积10%至15%,持续2 至三个月[4]。之后,抽取生理盐水,取出扩张器并切除拌和,利用患者扩张皮瓣,通过缺损区旋转和推进方式修复缺损部位,并分层缝合伤口。(3)使用生理盐水对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反复冲洗,将真皮乳头层移植到创面会后,平铺自体皮片,无菌操作下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和固定。手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每隔2 天更换1 次敷料,术后两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度功能控制[5]。
1.3 观察指标
(1)使用OS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瘢痕颜色、平整度与弹性程度,得分与患者瘢痕恢复性成反比,得分越高表示恢复状态越差。(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指标,即术后创面愈合的时间与创面皮肤血运恢复的时间。(3)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①显效:患者皮肤颜色、血流状态基本恢复等同于正常皮肤,并无并发症出现;②有效:伤口恢复、皮肤血液流通基本正常,但是与正常皮肤仍有一些差异;③无效:皮肤血流、颜色不正常或者出现并发症问题。(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问题,主要包括皮肤感染、皮片感染坏死、刃厚皮片移位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OSAS 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瘢痕颜色评分(0.31±0.02)分、瘢痕平整度(0.41±0.12)分、瘢痕弹性程度的OSAS评分(0.49±0.14)分,对照组评分均高于观察组,说明观察组手术效果更好,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时间指标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3.41±0.25)d、创面皮肤恢复血运(5.62±0.17)d,两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更短,表明观察组患者恢复更快,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有效性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21 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14例,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共出现1例皮肤感染、1例皮片感染坏死、1例刃厚皮片移位,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出现了3例皮肤感染、4例皮片感染坏死、3例刃厚皮片移,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7%。
皮肤感染和皮片感染坏死问题,要使用1%双氧水、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使细菌数量降低,彻底止血,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起到消炎灭菌效果。针对刃厚皮片移问题,要定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必要条件下可以使用石膏托固定。
并发症问题提示利用取皮鼓取皮时,厚度不能超过设定值,必要时可以使用刃厚皮进行修复。在患者大腿位置取中厚皮,选择前侧代替后侧。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在取中厚皮时,要适当降低厚度。对供皮区愈合延迟、感染等问题,可以采用局部表皮生长因子处理方法,加以预防控制,及时更换敷料,提高愈合性。
表1 两组患者OS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OS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指标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指标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患者有效性比较[n(%)]
3 讨论
烧伤后的大面积瘢痕与人体正常皮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影响形象美观,而且还会为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阻碍患者的社会交往。烧伤后大面积瘢痕的整形修补治疗手术十分复杂,主要问题在于患者自体的皮源供应不足,供应区出现增生性瘢痕,延长了创面修复的事件。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微粒皮、网状植皮方法,这些术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体皮源匮乏问题加以解决,但是由于患者真皮成分缺失,容易导致皮肤功能性障碍,术后恢复效果较差。并且,大面积瘢痕整形修复手术患者伤口反复切取后,恢复会出现局限性。部分患者没有大面积的健康皮肤可供使用,皮肤回植之后容易产生感染和坏死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病情。
本研究可以看出,使用复合皮移植方法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术后患者的皮肤表面随时间推移,会逐渐恢复到与正常皮肤无异的外观、柔软度和弹性程度。研究期间,患者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效果与中厚自体皮片移植效果相媲美,取皮部位未能留下明显的瘢痕,能够改善瘢痕部位皮肤的外观与功能,减轻供皮区瘢痕增生,对克服大面积烧伤后患者供皮区匮乏的难题。同时,研究还显示出,观察组患者使用复合皮移植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创面的恢复时间缩短至(3.41±0.25)d、患者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5.62±0.17)d,两项时间指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操作要点分析:(1)对手术区进行充分准备,如果创面出现瘢痕溃疡等感染情况,要先进行局部浸泡或者浸浴等方式加以控制[6]。(2)手术治疗期间要彻底止血,要彻底清除瘢痕组织。松解患者挛缩的筋膜与肌膜,保留有活力的致密脂肪垫区。脂肪组织损伤之后,如不能及时控制,会导致植皮失败。特别是复合皮建立血运较比常规植皮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脂肪组织不适合采用复合皮修复术[7-9]。(3)手术中保留基底膜真皮基质,并应用到表皮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为自体表皮成活和真皮层紧密相连奠定基础,促进瘢痕修复。(4)术后要充分加压固定,尽可能避免复合皮移位。(5)在建立血运后,一般要在8~12d更换敷料。如果在此期间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换药处理,但是医护人员要注意操作手法,确保动作轻柔,不会对患者局部皮肤组织造成损伤[9]。(6)医护人员要在手术前掌握患者手术适应症,确保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症,比如,低蛋白血症、贫血和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对出现溃疡、瘢痕等位置进行局部浸泡,控制局部感染。使对瘢痕后切除创面,要求彻底切除患者瘢痕组织,松解痉挛筋膜肌膜,保留活力致密脂肪垫区。脂肪组织在创伤后的抗感染能力较差,易产生坏死、感染和液化等现象,在复合皮建立血运时间比常规植皮更长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植皮失败,所以,要避免在脂肪组织位置进行复合皮移植操作。
综上所述,复合皮移植治疗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同时提高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