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8-16王娜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预防效果阴道分娩

王娜

摘  要:目的  预见性护理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心理状况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减轻阴道分娩产妇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促进其满意度提升,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见性护理;宫缩乏力;阴道分娩;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135-03

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后极为常见,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若不能及时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治疗,很容易造成产妇死亡。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以及胎盘因素都可引发产后出血,若能够在产妇分娩前后各环节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妇出血风险[1]。预见性护理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模式,为了解该模式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本文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例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武城县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1例。研究组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7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2±3.1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85±0.72)周。对照组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8例;年龄22~39岁,平均(29.55±3.1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87±0.69)周。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②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

排除标准:①有剖宫产指征产妇;②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妇。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恶露排出、并发症预防等产科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①产前预见性护理。叮嘱产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于生育或流产2次以上、合并妊高征等情况的产妇应做好登记,并加强对该类产妇的孕期管理。对于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对其引起重视,适当进行开导,使其能够及时调整好自身状态。加强分娩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其对妊娠及分娩有正确认知,减轻其顾虑。鼓励家属多关心和陪伴产妇,使产妇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其分娩信心。给予产妇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作息等多方面指导,叮嘱其规律饮食和作息,避免挑食,适当开展运动锻炼,以增强子宫弹性,促进分娩。在预产期的前1周,对产妇身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产妇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以改善产妇分娩结局。②产时预见性护理。在进入到产房后,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尿液,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会阴部保护,以免对产妇产道造成损伤。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并给予适当协助,以促进其胎盘娩出。检查患者有无软产道损伤,对于存在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缝合处理,以降低其产后出血风险。③产后预见性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分娩后2h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峰期,所以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在产妇回到病房后的6h内,实施全程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产妇异常。加强产妇产后巡视,对于难产或产时较长的产妇,应重点关注,一旦其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可遵医嘱适当使用宫缩剂,并加强子宫按摩,以降低产妇的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风险。

1.4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况。采用SAS与SDS量表评定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越严重。②统计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并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③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以得分>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介于这两者之间为基本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评分均改善,但研究组患者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产后出血情况

研究组产后不同时间点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且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4%,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统计可知,研究组满意24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滿意2例,总满意度达到了95.12%(39/41)。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其满意度为75.61%(31/41),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明显(χ2=6.248,P<0.05)。

3  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妊娠和分娩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也不可避免会给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随着近年来高龄产妇和瘢痕妊娠产妇增加,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也明显增加,给母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产妇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如何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极为关键[2]。缩宫药物是以往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由于该药物在具有使用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用药标准,且总体效果欠佳,所以还需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

常规干预系统性和针对性均存在较大不足,无法满足产妇的个体化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且患者满意度欠佳。预见性护理能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地做好护理干预,从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3]。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等环节,可对产妇产后出血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产前及时消除产妇负性情绪,能够有效增强产妇配合度。产时、产后针对产后出血诱因,及时做好预防,从而降低其产后出血风险[4]。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产妇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研究组只有1例出现产后出血,而对照组中有8例,研究组发生率明显较低,表明研究组护理模式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其产后出血风险,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更高满意度,与白欢欢[5]等研究报道一致。

总之,预见性护理的开展,可改善产妇心理状况,减少产后出血,具有较为理想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家燕.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J].糖尿病天地,2020,17(4):199-200.

[2]张素敏.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3):170-171.

[3]林姿妤.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62-363.

[4]丁建美.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176-177.

[5]白欢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8):165-167.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预防效果阴道分娩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