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2020-08-16卢娟
卢娟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肺康复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抽取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脑卒中患者200例,依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200。随机数字法抽取100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余下100例患者则被划分为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开展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对比,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 肺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的肺部功能,促使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综合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康复护理;重症脑卒中;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073-03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会伴随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需长时间卧床休息,随着活动次数的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会大大提升[1]。肺部感染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均具有负面影响,因此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必须得到重视,加强各方面护理工作,全面提升治疗效果[2]。现对我院2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应用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抽取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脑卒中患者200例,依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200,随机数字法抽取100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组内男女比例为57:43,年龄分布在54~76岁之间,平均值为(62.3±3.4)岁。余下100例患者则被划分为观察组,组内男女比例为53:47,年龄分布在53~78岁之间,平均值为(61.5±3.2)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符合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③经X线检查并确诊的患者;④无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⑤年龄在50~78岁之间的患者;⑥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脑梗死发病期在14d以上的患者;②脑梗死前就已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③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④存在癫痫病史的患者;⑤伴有惡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⑥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所选取患者在入院后均在神经内科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落实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肺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肺康复训练。患者的病情不再发展即可进行肺康复训练。患者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将脑卒中病症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等健康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更加重视肺康复训练,主动参与进来。②正确的呼吸方法。肺康复训练中常用的呼吸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这两种呼吸方式搭配呼吸操,初次进行肺康复训练时,训练次数需要控制在2次/d以内,训练时间为15min/次,随着患者身体机能及耐受能力的提升,呼吸训练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都可以适当增加。③排痰护理。排痰是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痰液会阻塞呼吸道,给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最终造成坠积性肺炎。故而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正确排痰,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的给予帮助。④饮食护理。部分脑卒中患者会伴随吞咽功能障碍,这一症状的存在会引发吞咽食物往呼吸道内反流,最终造成呼吸道感染。在肺康复护理期间,一定要控制患者饮食,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在饮食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做好少食多餐,以避免出现腹胀、不消化等症状,影响到恢复。
1.4 观察指标
①借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明治疗效果越好。②依据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③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SPSS19.0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通过[n(%)]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指数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优势,数据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比
选取患者护理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内5例(5.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内15例(15.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数据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肺部感染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诱发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脑卒中会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直接引发神经元肺水肿,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使治疗难度增加[3-4]。②脑卒中会造成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统计数据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问题的概率在40%以上。吞咽功能障碍会造成患者摄入食物时容易出现食物返流进入呼吸道的情况,这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5]。③脑卒中患者大多伴随肢体功能障碍,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的体位休息,这样一来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将无法正常排出,给细菌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增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④脑卒中在康复训练期间没有合理的护理方案,患者家属及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盲目进行肢体锻炼,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进而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针对以上的各类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一定要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根除不良因素,避免肺部感染的出现,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实际护理期间,首先要做的就是与患者建立起信任感,让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肺康复训练中,学习呼吸训练方法,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肺部功能。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所致的肺部感染患者来说,可以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外部护理人员帮助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体位,将这些肺部感染的不良诱发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最后就是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而引发肢体损伤等问题。
本次研究调取了2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肺康复护理下患者的NHISS评分及BI指数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表明肺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使其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两组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肺康复护理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表明肺康复护理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也预防了不良反应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综合本次研究可知,在对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及时将肺康复护理进行运用,以此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恢复,降低病症对患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參考文献
[1]何英姿,王岚.康复护理在防治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17(5):38-39.
[2]李欢欢.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8,9(26):312-313.
[3]曾亚华,孙光华,封蔚彬.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6):2811-2814.
[4]王春燕,付利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14-16.
[5]陈玉兰,程洪英,张红芳.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7(2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