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分析

2020-08-16张文萍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张文萍

【摘 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思路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49名患者。其中,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而实验组内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中医辨证治疗法,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具体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内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1.6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今后需对此摆正认识,并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工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思路;治疗效果

简单来说,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而造成的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更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虽说传统西医治疗措施已经在相关病症的治疗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但治疗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因此需要辅之以中医辨证治疗法来提高治疗效果,进而强化患者的机体功能、稳定其身体状态,这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让其尽快恢复健康。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患者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内的49例患者中共有33例男性、16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2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3.2)岁。该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而实验组内的49例患者中则有35例男性、14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9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2.31)岁。该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中医辨证治疗法。总体来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所创设的条件具有可比性。另,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及内容,且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首先是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即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针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症状使用他汀类药物或降压药进行降压、调脂以及保护心血管的治疗。[2]

其次是实验组内患者新增加的中医辨证治疗法,具体使用的药方是根据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玉泉散”和自拟的“益气活血汤”,再根据患者病症进行调整后得出的,主要由以下药物构成:

①黄芪、粉葛各30g;②太子参、当归、生地、丹参、天花粉、麦冬各15g;③川芎、桃仁各12g;④五味子10g;⑤红花、甘草各6g。

如果患者存在肝肾阴虚的症状,则应当在其中加入20g山萸肉、15g枸杞子。如果患者存在肾阳虚症状,则需要在其中加入10g肉桂、15g泽兰和15g仙灵脾。如果患者的症状属于“心肾两虚”,那就需要在其中加入6g桂枝、15g酸枣仁、15g鹿角霜、10g葶苈子。如果患者的心悸症状在发病后明显加重,就必须要在原有的药方中加入30g龙骨、10g磁石。如果患者存在口渴多饮、嘈杂易饥的症状,则需要在原有的药方中加入30g黄连、15g石斛。如果患者存在胸闷憋气、气滞明显的症状,则应当在药方中加入30g瓜蒌壳、15g木香和5g绿萼梅。如果患者存在“痰浊内盛”的症状,则需要在原有的药方中加入10g法半夏、10g菖蒲。以上药方每日一剂,用清水浸泡后煎服,需分早中晚三次进行服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后的15和30d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具体分为以下层次:①显效,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水平均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明显改善。②有效,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逐步趋于稳定,心血管及糖尿病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的血压、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症状均无改善。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计算处理均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具体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内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1.6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3 讨论

汇总相关临床数据可知,近些年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相关并发症也在频繁发生。当患者出现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传统西医治疗方案往往很难对病症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治疗难度也会越大,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多会出现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症状,加之这类并发症与单独患病时表现出的症状非常接近,所以诊断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一旦患者延误治疗时机,那么治疗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借助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从中医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一般与患者的肝脏虚损、气血不足等症状有关。而糖尿病则与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肾劳过度都有联系。当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时,单靠传统西医治疗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因此要推进其治疗方案的优化改革。而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则能够根据患者的肝腑亏虚、气血不足等症状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研究证实,实验组内患者在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为,实验组有效率95.92%,对照组有效率81.63%。[4]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后期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石云鹤.关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7):31-32.

翁小琴,刘智勇,林锦妹,郑芳.中药及饮食调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2):52-54.

王林,王晓斌,何斌,靳球杰,强荣.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和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3):154.

王洪云.中西医结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法探究[C].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五:医药与健康.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8:57-61.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