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诊断肺部单发结节临床分析

2020-08-16郭红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郭红伟

【摘 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肺部单发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6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并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特征、结节形态和内部特征。结果:146例患者中,癌性结节114例,良性结节32例。恶性结节的平均直径大于良性结节,方差分析出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棘突征和血管集束征在恶性结节中更为多见,毛玻璃样改变、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也很常见;结节的空气支气管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容易辨别,作为诊断价值特异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能观察结节形态、内部特征、边缘及周围征象,具有判断是否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单发结节;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

前言:

肺部结节实质上就是指位于肺实质内直径小于3cm的一种圆形或类圆形病灶,有单发或者多发,无胸膜渗出,不伴有肺不张或淋巴结肿大[1]。现在的肺部单发结节(singlepulmonary nod-ule,SPN),直径位于1.0-3.0cm称为典型SPN[2]。

多层螺旋 CT 作为一种影像学技术,不仅能够任意予以平面扫描,还具备多方位成像功能,其应用于诊断肺部单发结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2019年146例直径在1.0-3.0cm的肺部单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CT影像资料。其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盗汗无力。

1.2 方法

给146例肺部小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设置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 110mA,FOV350mm,螺距1.2,重建标准以PHILIPS-standard B模式重建和PHILIPS-Y-Detail(YB)模式高分辨率重建。重建层厚 1.5mm,重建层间距 1.5mm。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膈顶。发现结节后对该结节进行HRCT增强扫描: 使用造影剂碘海醇 100mL,浓度350mgI/mL,控制注射速率在 3.3mL/s-3.5mL/s,再次进行扫描。患者淋巴结的最短径大于10mm,则为肿大。

1.3 观察指标

将获取的 CT 图像传送到 PACS。测量平扫及增强扫描结节的CT值,测量时要注意避开空洞、钙化这类。观察结节形态及其内部特征(包括空气支气管征、毛玻璃样改变);边缘征象(棘突征、毛刺、分叶);周围征象(胸膜凹陷)。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测量统计的数据录入到 SPSS18.0 统计学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计量资料(CT值和测量的最大直径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 结果

如表1和表2所示,多层螺旋CT扫描完成后,与良性结节组比较,恶性结节组的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毛刺征以及钙化等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随SPN直径增大,相应的恶性率也增加[3],但是恶性也有较小直径的,所以单纯依据结节大小来判断结节是否为恶性或者良性时存在不足。经过研究发现,肺部恶性结节的平均直径大于良性结节,肺部单发结节的直径越大,其恶性可能也越大,但部分结节直径较小者术后证实为恶性结节。

由表2可看出在结节形态方面,恶性结节CT多表现为不规则形,这与癌细胞生长异性有关。而良性结节正好相反,多表現为类圆形,这与结节细胞生长较均匀一致有关。本组中空气支气管征出现率21.9%(32/146),其中114例中恶性结节中支气管征出现率为26.3%(30/114),远大于良性结节中出现的频率6.3%(P=0.002)。则空气支气管征可作为恶性结节的特异性诊断性状之一。结节内空气支气管征CT表现为气体密度的小管状影或连续2个及其以上层面含气密度的小点状影,有时可呈卵圆状或管状气影,主要是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因各种原因所致气体含量减少,使密度增高,而此时病变肺组织中的支气管内气体无明显减少,两者形成密度对比而成。本组中磨玻璃影(P=0.65>0.005)不做论述。血管集束征是由肺内单发球形病灶引起的肺血管改变,近肺门侧的血管集束多由血管或血管、支气管构成,血管多为扩张的小动脉,血管壁增厚,说明肺癌供血丰富;远肺门侧的血管集束则由扩张小静脉组成,可能和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往往恶性结节会出现血管集束征,是由于肺小球结节堵塞改变血管形状出现率为75.4%(86/114)远大于在良性结节中出现(P=0.000),所以血管集束征可作为肺部恶性结节的特异性诊断象征之一。胸膜凹陷征是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幕状阴影,也可为星状阴影,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本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327)故此征象也和分叶征一样,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综上结果分析,与良性结节组比较,恶性结节组的空气支气管征、棘突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更高。结节的空气支气管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容易辨别,作为诊断价值特异明显。若诊断肺部单发结节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恶性结节可能性较大,需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靳跃.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J]. 2014(21):255-255.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在肾脏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在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