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在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16赵晓艳李培培秦楠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

赵晓艳 李培培 秦楠

【摘 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在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于本院行下肢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呼吸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训练器、吹气球或吹蜡烛,全身呼吸体操、有效咳嗽排痰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组建协同护理训练小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卧床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协调护理;呼吸功能训练;下肢骨折

协同护理作为近年来临床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概念最早出自Orem自理理论,有学者提出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患者缺乏与呼吸功能训练的相关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容易痰液淤积引发肺部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对象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于本院行下肢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90岁;(2)无心、肺功能异常;(3)认知功能正常,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其它方法进行固定的患者;(2)未按规定完成治疗或者不能完成随访期观察者;(3)患者因自身原因自行退出者。最终纳入患者80例,采用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吹气球或吹蜡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 组建协同护理训练小组 团队成员由医生、护士、家属、病友等组成,让团队成员参与其术后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医务人员的参与不仅可以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利于患者训练时的安全。病友参与可以以自身成功案例作为正向激励,以此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呼吸训练,家庭成员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引导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家属的参与让患者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感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爱,增强坚持训练的信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大家共同进行以下几种方式的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训练:身体放松,取立位(身体不适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少活动幅度,缓呼深吸,增进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以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2)缩唇呼吸训练:直立或者坐位,舌尖轻顶上鄂,用鼻子慢慢吸气,由1默数到3;舌尖自然放松,嘴唇撅起如吹口哨般,慢慢向前吹气,由1默数到6,维持吹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3)呼吸训练器: 保持正常呼吸, 含住咬嘴吸气, 以深长均匀的吸气使浮子逐渐升起, 并使浮子尽量长时间的保持升起状态;含住咬嘴吸气结束, 松开咬嘴呼气;不断重复第2步、第3步进行呼气训练10~15 min后, 以正常呼吸休息。(3)吹气球的方法:吹之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不在于吹得快,直到吹不动为止,每天坚持几次,可以达到锻炼呼吸功能的效果。(4)全身呼吸体操:第一节:全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并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双臂外展,缓慢向上,在头顶上方合掌,深吸气;缓慢回放置体侧,深呼气。第二节:单侧下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并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右侧上臂外展,缓慢向上,深吸气,身体向左侧侧弯30-60度角;深呼气,缓慢回到原位。左侧同理。第三节:上肺深呼吸 直立,两脚与肩并宽,双臂紧贴两侧大腿外侧,两手交叉置于颈后部,深吸气,向前用力,使头颈部向前弯曲,深呼气,两臂用力向后外展,两手始终处于交叉状。(5)有效咳嗽排痰:坐位或者臥位等舒适体位,先行4-5次深呼吸,开始深吸气后屏气,继而使用腹部的力量进行咳嗽,连续咳嗽数次使痰液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液排出体外。

2 结果

两组感染率以及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将协同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首先运用协同护理模式,将骨科医师与护士建立一个牢固的沟通合作渠道,共同承担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即刻调整治疗护理方案,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工作量,同时也能适应患者的病情进展节奏,对症处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配合心理干预的作用,使其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主动配合治疗,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下肢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卧床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夏春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围手术期协同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153+156.

田丽清.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D].中南大学,2014.

李继华,杨会,王婷,李淑华.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1-3.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
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下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