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2020-08-16李翠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腔镜手术腹部

李翠清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部;腹腔镜手术;综合性预防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并发症,术后需要对下肢进行制动或需要长时间卧床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接受腹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也有出现该症状的可能,下肢肿胀、持续性疼痛、下蹲出现疼痛程度加剧、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等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1]。本文观察分析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微创手术护理,包括:①统一被动模式健康宣教;②统一模式心理护理;③常规一惯性饮食配备;④常规病房巡视单纯执行医嘱。干预组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肢体锻炼。从手术结束之后的4 h开始,由专人负责协助患者在床上对下肢进行适当的伸屈运动,按照内收外展、足背屈、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顺序进行,此后应该每隔2 h帮助患者翻身,并进行适当的下肢伸屈运动,对腓肠肌进行按摩处理,术后6 h内应该协助产妇每1 h进行1次抬臀练习。在手术结束后24 h后仍然不能够正常活动的患者,应该鼓励其深呼吸,用循环减压弹力袜等进行锻炼。②卧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6 h内,每2 h将床头适当升高5°左右,逐步达到45°的程度,提高舒适度及治疗效果。术后短时间内不宜过多活动,对活动的频率及幅度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半坐卧位后,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③关注病情: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前,应该充分重视主诉,对双下肢色泽改变情况、水肿程度、浅静脉怒张表现、肌肉压痛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应该对下肢周径进行两次测量,若两侧下肢周径的差距超过0.5 cm,应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处理。每30分钟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相关指标水平进行一次监测并做详细的记录。平稳后可以每隔1 h测定1次。当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之后,应当密切关注皮肤温度、皮肤苍白、厥冷等情况,当皮肤出现发绀、花斑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暖,使室温水平保持在20℃以上,必要时可以对肢体进行适当的湿热敷,使血管痉挛状态得到有效缓解。④饮食。排气阶段进流食,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该帮助其戒烟。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尽可能多的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⑤心理。对患者讲解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和后果,提前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对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并获得最佳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統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据有关数据显示,下肢静脉血栓近几年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使相关器官的生理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 病情程度严重者,可由于栓子发生脱落,而导致并发出现肺栓塞,从而

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术后需要对下肢进行制动或需要长时间卧床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为有效防止该类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必须对其实施综合性的预见性护理, 通过有计划的帮助患者进行主被动肢体功能锻炼,合理调整饮食方案,保证营养供应充足,加强病房的巡视,不断对患者进行观察,可以使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水平明显降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林惠灵,陈春燕.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9):134-135.

陶欢欢,张宪芬,孟海英.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4):.

喻丹,罗萍,张霖.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6):184-186.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腔镜手术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