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研究

2020-08-16欧阳琳龙丽旭

兰台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胜任档案馆人力资源

欧阳琳 龙丽旭

摘 要  高校档案馆工作是高校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实现优质绩效管理,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是關键。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应从改进机构设置,提升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方面,打造馆员核心技能,因人因岗个性化制定与岗位匹配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培训方案,以求达到优化实现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的目的,更好地践行高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  胜任力视角 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71.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12-07

Abstract The work of university archives is important basic work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ystem in archives is the key to high-qualit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ystem of university arch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ency involves cultivating librarians core skills in terms of enhancing institutional settings,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programs in accordance with individual positions should be se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ystem, and better practice the school managemen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

Keyword competency perspective; human resources system of university archives

胜任力即专业素养、技能或资质等,是促进人才产生优质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的总和,是通过各种方式显现出的素质、技术、特性与内驱动。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和各类资源的最优组合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同时反映高校综合管理整体效益。胜任力作为职业、行业活动和弹性管理的有机组合,是独立个体为实现理想绩效而表现的个性化特征,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认知感知,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等都决定胜任力。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包含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规划、晋升机制等多方面;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应规避:服务意识淡薄、晋升机制障碍、职业发展困惑、计划管控困难、协同组织矛盾等许多难题。

一、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当。建立科学、健全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是高校管理实现整体绩效的关键。档案馆是高校服务、宣传、传播、交流、传承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和场所。因机构设置不当,导致档案馆管理渠道运行不畅,不能实现档案馆的“管理+服务”工作的高效。在高校作为教辅机构的档案馆人员编制上,学校都是从严控制,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定岗定人固定僵化,没有流动、交流、轮岗的人力资源机制。有些岗位几乎就是终身制,产生职业倦怠情绪是必然,影响服务效能是自然。又如,有些高校档案馆作为教辅单位,是隶属于党政办公室的二级机构,没有独立建制;因此档案馆的办公经费、人事管理等都无自主权,档案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2.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配备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档案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的基础。档案馆日常工作是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学校决策层一般都重视教学和科研单位,对教辅单位的档案馆人员配置,忽视专业技术的要求,普遍存在档案馆就是“万金油”“优养地”意识。如高校引进高尖端科研教学人才时,档案馆就是安置家属的集聚所。又如,学校一些教学科研人员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认为档案馆就是养老院,想尽办法进入。长期以来,档案馆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技能、专业职称和结构不合理成为普遍现象。

3.管理工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高校档案馆既是服务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管理工作既要遵循高校的办学理念,符合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根据自身的行业,职业标准和规范,践行岗位从业准则。在高校档案馆的管理工作中,对职业行为规范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岗位职责明确化、工作流程制度化的管理体系的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大都是得过且过,大家轻松度日就行。没有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绩效考核要求。档案馆的查阅室是到访人数、次数最多的地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降低档案资料的破损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又如档案资料的收集、移交、整理、归档的工作环节中;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规范工作流程,让档案资料应收尽收,尤其是珍贵的历史文献档案,一旦缺失,就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但都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管,奖优罚劣机制,导致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无区别的消极心理状态普遍存在。

4.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前程暗谈,晋升通道不畅。高校的教学科研单位是校内各种资源分配的聚焦点。档案馆专技人员面对职称晋升指标受限制,各项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的比例低,学历提升培训机会少,校内绩效工资分配额度不公平等许多困境;处于弱化、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如申报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都是重点保证高教系列,教辅系列无话语权。又如,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门槛的要求,档案馆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的研究层次上要求必须参照校内同级别的教师系列执行。再如,校内绩效工资同类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的分配档次,档案馆人员就被要求低于教学岗位的档次分配等等。各种不利发挥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个人成就感的现实问题,禁锢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取心和工作热情。

二、加强构建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的措施

1.合理设置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档案馆作为党政办的二级机构,没分管的校级领导,馆里情况要通过办公室才能上报校领导,信息传递多了一个中间环节,工作效率降低,加上党政办工作繁忙,办公室主任几乎无暇顾及档案馆的工作,有些工作便遥遥无期地拖下去了。档案馆负责人办事左右为难,工作情绪不免低落,其他成员则怨气自然更多。将档案馆作为单列的中层机构,由一名校领导分管,信息传递直接通畅,负责人则心情舒畅,其他成员亦会情绪稳定,只要学校领导重视,问题不难解决,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构建要求专业技能人才必须适应新时期岗位技能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档案馆的馆藏资源,由传统的纸质文件逐渐向数字化,电子文档转化。电子文件、电子书、数字阅览、电子档案及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已成为潮流和趋势。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9月16—2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生命线,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另外,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局长曾指出: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比档案信息载体、档案信息终端的安全更为重要,因此要加快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适应不断更新的服务需求,就对档案馆的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档案信息文献管理,“互联网+”档案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对具有档案管理实践工作经验和掌握电子应用信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对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是目前档案馆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迫切解决的问题。专技人才的配备和培养,是档案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点。加强专业化、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要像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样,千方百计抓好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档案馆不仅要加大引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力度,让档案馆专技人才年轻化、专业化,让有活力、有进取心的年轻人进入人才队伍,而且要注意匹配于职业技能的紧密联系的现有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提升职业素养。不断推进的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为高校整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形成合力。

3.制定积极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发挥专技人才优势。目前,从实现国家战略中教育兴国、科技强国的各类人才培养战略考虑,高校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尤显重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各阶层和各级政府的共识。随着高校数量、规模、成本、效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构建要在引进人、留住人的基础上成就人。制定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培养高素质专技人才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档案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质的服务水平、舒适的体验环境、辐射力强的服务影响力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已成为高校的办学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的构建应在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规范框架下建设具有现代管理应用技术的人才队伍,建立传承与创新、爱岗敬业、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基础之上的优秀群体。只有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性,让人与物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人尽其能”,才能让档案馆的馆藏资源“物尽其用”,发挥最大增值,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白纸黑字”。让职业荣誉与个人成就融合,造就工匠精神。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人,良好的工作氛围留住人,充满人文关怀的机制造就人。让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档案馆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让个人荣辱与团队荣誉彼此融合,互相促进,互为动力源,打造积极向上、协调发展、传播正能量、共享互利的团队精神。

4.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建立奖优罚劣的绩效机制。

(1)高校管理决策者应从主观上转变陈旧思想意识。在高校,教学育人重要,服务育人也重要,以德树人更重要。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传承是以卷帙浩繁的馆藏资源为载体,通过服务对象的自立学习、利用创造而发现。馆藏资源通过档案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汇集实现其收藏价值、利用价值和价值增值的。档案馆管理工作者不是简单的看門人、保管员。各类档案资料从收集、分类、整理、保管、利用、维护每一道工作流程,都是凝聚团队的集体智慧,每个人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应用,每个工作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就像制造工厂里的车间生产流水线,是由各种工序有机组合成整体,最后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高校领导者要认识到胜任力视角下档案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不再“重收藏、轻管理”。

(2)加强服务理念观,构建绩效考评制度。档案馆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第二课堂。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互动,更能推进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加强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教育,实施服务标准规章制度,落实服务质量绩效考评,建立奖优罚劣细则,是促进整体服务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胜任力视角下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管理者和档案馆工作者从思想形成共识,在规章制度上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践行胜任力,才能优化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体系上,使档案的工作绩效为高校的持续合理科学发展添薪增力,并更好地服务、贡献于高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琳.略论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S1):32-34.

[2]吴热.论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115-119.

[3]姜丽蓉,宁庆降.关于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79-81.

[4]萧丽景.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J]. 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0(12).

[5]任晓东.关于新时期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探析[J]. 才智,2014(7).

[6]刘萍,郭忠.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张学亮,吕星星.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

猜你喜欢

胜任档案馆人力资源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when与while档案馆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