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图腾》成语三种蒙译比较研究

2020-08-16柴鑫鑫乌吉木吉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狼图腾翻译成语

柴鑫鑫 乌吉木吉

摘 要:汉语的成语具有固定格式且大多由四字构成。蒙古语的成语和汉 语的成语从表述形式、结构和来源等方面来看相同点少,而从表达意 思方面来讲,也有相对应的,但是并非完全对应。本论文以蒙古国达. 宝力德巴特尔译本,内蒙古王秀英等人的译本和内蒙古《朝洛蒙》精选作品翻译等成语三个蒙译对《狼图腾》汉版中成语的蒙译,简单做出了比较。

关键词:狼图腾;成语;翻译

一、原著及译著的介绍

(一)原著和作者 故事的背景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内蒙古最北部边界的原生态草原。

这里的牧民保持着游牧文化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生态特征也属于原生 态状态,牧民们经营着牛羊等草原的牲畜,同时这里的狼也是人们信 仰的草原的守护神。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草原的辽阔吸引了北京青年陈阵的极大兴趣,但是过了不久,陈阵就明白草原并不只有浪漫和自由,牧民们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与狼们进行搏斗。陈阵曾误 入过狼群之中,也曾看到过在领头狼的指挥下,狼们猎杀黄羊的场面。有一次,狼发现了储存的食物已被人抢夺,于是为了报复,便利用了寒冬的雪季和炎夏的蚊灾期作为对它们的保护,发动了两次狼群与马群勇猛而顽强的击战。这两场激战,激起草原人的愤怒。这时,农耕人不顾牧民们的反对,展开了围捕狼群的大规模行动。陈阵就是在这个时候,首次看到草原狼临死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尊严和牺牲精神,还有那狼群强大的阵容。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笔名),1946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自 愿下乡来到内蒙古的额伦草原,在生产队落户。1978 年回京,考入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正像小说中的主人公陈 阵一样,姜戎在草原上与狼一起生活了十年。他掏过狼窝,养过小狼, 看见过狼与人,狼与马群之间大大小小无数次的争战。狼性和草原人 将狼奉为图腾以及 13 世纪的蒙古铁骑的军事之谜,领陈阵困惑了 30 年。后来陈阵利用 6 年的时间创作出《狼图腾》。姜戎成长在干部家庭, 从小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深受俄国文学、电影、油画的影响。青 年时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姜戎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治运动和思想 潮流。他经历过很多的挫折。这些经历都赋予了他创作上的独到的风 格。

《狼图腾》1971-1996 年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草原到北 京做草稿。1997 年于北京完成首稿,2001 年在北京完成复稿,2002 年 3 月 20 日完成了第三次手稿,2003 年底在北京修改后,由辽宁民 族出版社出版发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印刷厂印刷。

(二)王秀英等人的译本

参与蒙译的有那日苏,白渠,布仁巴雅尔,红宝,格日乐图,色.巴特尔,扎木苏荣,吉日木图,王秀英等。

狼图腾的译本 2006 年 1 月首版,2006 年 1 月第一 次印刷。

(三)《朝洛蒙》精选作品

译者巴斯台哈斯比力格,锡林巴特尔等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他 们将《狼图腾》以续集的形式发表在自治区级这一期刊,并于 2015 年编辑成书,由内蒙古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四)蒙古国达. 宝力德巴特尔的译本

达 .宝利德巴特尔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狼图腾的译稿。2015 年在北京由民族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

二、三个蒙译版的成语译法

(一)使用转换译法 转换译法是指将词语的表面意思转换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再结合 蒙古语的特点准确而易懂地翻译出来。例如: 1.千钧一发之际,大青马突然异常镇静。

例   1.中的汉语成语“千钧一发”是描写情况出现危机使人感到万分紧 急的状态 。

2.这条狼从头到尾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的身长,而她居然想把狼从挤 得密不透风的羊群里拔出来。(姜戎 P8)

例   2.中,将汉语成语“密不透风”,用“无缝插针”来转译羊群紧紧挤 在一起丝毫没有空隙的状态。

3.遇到狼,它会审时度势.......(姜戎 P91)

例   3.中将汉语成语“审时度势”用会观察时机,能寻查情况来转译原 文中表达狗的机智这一深层意思。

(二)用意思相符的成语直译 由于汉语和蒙古语的成语结构不同,因而要抓住汉语成语所要表达的 意思,以求与原文意思相符。

1.一头向上猛蹿,张牙舞爪的大狼,被向下猛击的马棒迎头齐根打断四根狼牙,巴图的马棒给了狼剧烈钻心的疼痛和比天还大的损失。(姜戎 P48)P116)

例 1.中的汉语成语“张牙舞爪”描述的是野兽凶猛将要吃人的形象。 蒙古国的达.宝利德巴特尔的译本中,用“龇牙咧嘴”来描述,把狼的 高傲凶猛不惧人的情景做了直译,恰好与语境相吻合。

2.自从有过那次大青马与狼群的短兵相接,他早已明白草原上的人, 实际上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狼群近距离的包围之中。(姜戎 P7)

例  2.中的汉语成语“短兵相接”,在三个蒙译版本中翻译的相同。

(三)替代翻译 替代翻译是指将汉语的成语用蒙古语中相对应用语来代替。例如:1.原始游牧是西方民族的童年,咱们现在看原始游牧民族,就像看到了西方民族的“三岁”和“七岁”的童年,等于补上了这一课,就 能更深刻懂得西方民族为什么后来居上。

2.我们现在看原始游牧民族,就像在看西方民族的早期一样,就会更 加深刻地明白为什么后长出的犄角却比先生长的耳朵坚硬。 陈阵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姜戎P420)

3.真是近朱者赤,近狼者勇。(姜戎 P192)

(四)意译 选用意义相符的词用于翻译之中,能够将两种语言词语之间的细微差 别充分表达出来。

例如:1.懂知己知彼,懂战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 站,偷袭站,闪击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姜戎  P61)

例   1.中的意译是“了解自己和他人”,这在语境中将汉语成语“知己知 彼”的意思充分表达了出来。 2.陈阵和杨克的胸中突然涌生出蒙古人的豪放,他俩不约而同、情不 自禁地从正在痛饮猛吃狂歌的蒙古猎人手里抢过蒙古酒壶,仰头对天, 暴饮起来。姜戎 P34

(五)概括翻译 概括翻译是指,虽然融合到语句当中,但语义依然能够表达出来。

1.横飞的雪片,在斜射的阳光照耀下,犹如亿万饥蝗,扇着黄翅,争先恐后地向肥美富遮的牧场扑来。(姜戎  P41)

例 1.中将汉语的成语“争先恐后”已融进语境里,使原文的语义已体 现出来了。

三、成语三个蒙译本的特点

(一)王秀英等人的译本

1.王秀英等人的译本,与另两个译本相比而言,大多用的是概括翻译。

2.有使用常用语翻译的特点 例如:

1 钢镫击出钢锤敲砸钢轨的声响,清脆高频,震耳欲聋。(姜戎 6)

2 那只老鹰垂头丧气,像只斗败了的鸡,在草丛里歇了半天才飞走。(姜戎 P300)

例 1 中将汉语成语“震耳欲聋”没有融合到语境里,而是做了概括。 例 2 中将“垂头丧气”用翻译为泄了气的皮球。 这样翻译更加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朝洛蒙》精选作品

1.使用较多的是解释译法,相对另两个版本而言,这个版本中几乎没做概括翻译。 例如: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姜戎 P407)

狼图腾只所以没有翅膀,是因為原始的草原人相信神出鬼没,神通广大 大的狼会飞,不用翅膀也能飞。(姜戎 P405)

例 1 中的“至高无上”,翻译说明了“鼎”的最为神圣。例 2 中的“神 出鬼没”译为“来去无声”,表明狼的步伐的轻盈快捷。 (三)蒙古国达.宝利德巴特尔的翻译

1 这个版本使用了比喻译法

2    属于三个译本里最为具有蒙古特质的译本。 例如:1.缩在大雪封山的野地里忍饥挨饿,靠啃嚼动物的枯骨和晒干 风干的腐皮臭毛度日。(姜戎)

2.狼群恼羞成怒,重新掉头,急转直下,凭借居高临下的势头,像 坡下人群狗群发动孤注一郑的决战。(《朝洛蒙》精选作品P241)

注 释

1 通嘎拉嘎《狼图腾的不同版本的中表述译法的比较研究》2017 年 5 月 中国知网 .

2 格林其木格《汉译蒙释解》内蒙古阿希达教育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7 年 .

参考文献

[1] 王秀英等《狼图腾》,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达宝利德巴特尔《狼图腾》,民族出版社,2015 年 5 月.

[2] 《朝洛蒙》精选作品翻译《狼图腾》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5 年 1 月.

[3] 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年 12 月.

注明:本论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大学生创新规划。XBMU.BYL19013。

猜你喜欢

狼图腾翻译成语
拼成语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狼图腾》中“狼”符号的主体性探析
猜成语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