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思考

2020-08-16李薇徐婷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大学生

李薇 徐婷婷

[摘 要]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能为社区治理、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到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发展现状,以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为例分析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思考,希望为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68-03

一 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

1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通过组织高校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认识国家发展现状,学习到专业以外的通识知识,补足课堂不及,使其发展为具有较高素养的全面型人才;也通过在基层社区的志愿服务,补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技能的欠缺,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使大学生成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智库。另一方面,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以2020年影响较大的新型冠状病毒抗疫战为例,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的不少大学生自发加入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岗位上,这些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有着丰富的志愿经历。这正体现了高校通过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志愿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基本国情,促进了大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精神和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2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有利于改变社区居民生活模式

中国发展到新时代,更加注重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急需从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短时间来说,参与到服务、管理、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新的思路,焕发新的活力,改变基层社区在居民中的固有形象,促进基层社区建设能力的提高和在不同层次居民中的认可度的改善,形成榜样效应;长时间来说,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推进,可以弘扬和谐互助的社区邻里关系,尤其当有志愿精神的一代大学生进入社会成长起来,他们具有对社区的认同,互助奉献的意识,希望参与建设社区,那么社区居民生活模式也随之改变。

3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说,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就是继医护人员、军队公务人员、社区基层人员之后的又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响应速度快,能缓解政府购买服务的时间和财政压力,无偿提供社会急需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在共青团的号召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应对社会突发状况,更加能够提供长时间专业化的服务,改善社会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老年人是为社会奉献了一生的英雄,慢慢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通过大学生为家居养老提供志愿服务,用朝阳去温暖夕阳,才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轻人才能减轻养老的负担;留守儿童也是社会需要极力关注的一部分,大学生的社区支教,为孩童学业的衔接,心理的成长带来不可或缺的帮助,同时大学生也是孩童的希望和成长榜样。因此,高校社区志愿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替代的一块。

二 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从1999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到十九大,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再到2020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可以看出,我国一直在大力支持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

应运时代发展的要求,书院制的南京审计大学充分发挥书院制延展教学时空,增强师生互动,交叉融合拓宽学生视野等优势,以全素质育人为目的,强化通识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更强化了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的培养。南审沁园书院成立5年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3000余次,招募志愿者超500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0000小时以上。目前,书院约学生2000余名,志愿服务活动基本覆盖全书院学生。南审沁园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儿童帮扶、尊老敬老、公益服务等多个方面,共有11个特色系列活动,72个特色活动,其中基于社区展开的活动约占55.5%。这说明社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新时代高校学生注重自身实践发展与社会基层服务结合,志愿服务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另一方面,社会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基层社区开始实行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将组织、综治、民政等与民生紧密关联的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到街道社區。而原来意义上的社区社工又兼具社区网格员的角色,将要承担信息采报、便民服务、城市管理和政策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新时代下社区服务具有更高的要求,而仅仅依靠社区专职网格员和政府其他购买服务难以满足社会治理的要求。从人员上来看,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参与其中,保证服务管理工作充分顺利展开,同时更需要动员群众潜移默化发挥自身的力量,促使社会向共建共享共治模式转变;就专业上来看,需要学习能力更强、更加专业的人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职网格员专业能力上的短期不足,提高治理水平,而大学生志愿者就是具有专业能力,希望奉献个人力量,不计报酬的可靠队伍。因此,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依旧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1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社区志愿者通常在学校网站、QQ、微信和PU等相关平台发起招募,起初学生出于学分要求、提升个人能力、从众消磨时间等多方面动机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因此,不可避免出现由于对社区志愿活动内容、方式、意义等的模糊不清,发现与自身预期产生一定差别,出现心理落差后,从而动力不足,转变为任务式的敷衍了事。高校志愿者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常常工作内容长时间单调重复,能力得不到提升,加之由于学生由低年级转入高年级,专业课投入时间成本的加大,学生一方面开始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技术含量较低、形式单一的社区志愿服务中,另一方面,不断地想尝试不同种类、不同岗位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此丰富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因此,加剧了高校社区志愿者数量的流失和流动,加剧了志愿服务工作衔接的困难,影响了服务活动的延续性,也影响了社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看法,信任度、好感度大大降低。最后,社区志愿服务的完成,通常单一的以志愿时长进行衡量,不以完成质量作为衡量标准,结束后常常得不到同学、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认同,自身价值没有实现,更有甚者随着时间的推进,参与人数的减少,活动项目无疾而终,这样虎头蛇尾式的志愿活动大大影响了高校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对接联系存在壁垒

毋庸置疑,社区是高校学生志愿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但是很少有社区完全地敞开臂膀拥抱高校社区志愿者。多数高校目前都具备从事志愿活动相关领域负责指导的老师,但是不少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较多,需要帮扶的社区,并没有固定的对接人员,社区书记、社区主任、社区负责共青团和关工委的社工等等,或多或少都有成为和高校志愿服务对接的人员,然而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重心不是社区志愿服务或有繁杂的日常事务,此外,基层社区考核体系中也未包含高校志愿服务,所以对衔接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意愿并不强烈,影响了后期的合作。其次,社区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定位有一定的偏差。不少基层社区,尤其是需要帮扶的落后社区,常常将大学生志愿者看作为免费劳动力,仅仅将打扫楼道街边卫生、马路边站岗执勤类的服务交给大学生志愿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不把大学生志愿者看作为社区管理建设、文化发展的一分子,不少大学生志愿者起初抱着建设社会基层的初衷,但是接触不到社区的制度管理和文化内核,不断边缘化,失望后只得离开志愿岗位,结果恶性循环,又被社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值得信任。加之,高校与社区联系双方存在壁垒,所以逐渐衍生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层次低、涉及领域少,受众集中在老人、孩子上,不能满足社区实际需要,不能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等一系列问题。

3 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缺乏有力的外在支持

不少高校青年志愿者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升个人能力,接触服务社会,促进基层公共事业发展,从双因素理论来看,这只是其中一方面,考虑到志愿者本身的非物质回报的特点,志愿服务长期发展的必要动机必然是精神上的鼓励、周围人的认可、社会氛围的支持。我们通常说,志愿服务是不计报酬的,但是志愿服务活动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缺乏经费支持,更别说是专项经费,而高校却是高校志愿服务绝大部分的资金支持的来源,社会组织和政府在资金支持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失。在这种非自利性物质缺失的情况下,高校志愿者常常在自贴腰包的情况下,志愿服务仅仅体现在学分、评奖评优、入党考核层面,得不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大众的认可,社会、政府激励形式不丰富,政策制度平台保障不够完善,这样精神层面上支持的缺失,无疑是雪上加霜,打击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实效,从而延缓了社会创新治理的推进。此外,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常常由各自学校发起,少有多数学校联合组织,社会上也没有统筹联合社区志愿服务的平台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高校社区服务的力量,没有拧成一股绳,管理规范、评价体制参差不齐。

三 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思考

1 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应注重组织机制

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前学校应开设相应通识课程,讲解志愿服务的内涵意义,普及志愿服务中用到的基本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为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打下基础。其次,需要建立可量化的考核体系,包括志愿服务的质量、完整度、志愿组织和社区的多方评价。并且,对考核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使志愿者自身价值得到体现;通过优秀志愿者事迹分享的方式,让更多同学了解学习,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此外,有的基层社区的志愿服务内容,看似容易,但是高质量完成却困难;社区服务技术含量从低到高所需要的人数却成反比。因此,分级培训准入制度就十分重要。南审沁园书院就对所需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岗位进行了培训,比如对医疗执勤志愿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筛选,使所有参加的志愿者进行急救培训,确保了每位志愿者都能持证上岗,从而确保了服务的质量。这里的分级培训准入制度,就是根据对以往志愿服务的考核,为志愿者提供专业性递增的培训,技术含量递增的志愿服务岗位,以此一方面能提高志愿者在特定志愿服务领域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2 新时代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应结合需求设计研究

为了破除志愿服务与社区的壁垒,首先就要与不同基层社区的需求相结合,比如说小微商户企业较多的社区,经济普查时商户税额等申报问题,需要结合无纸化在线系统,社区网格员开展工作困难,高校志愿者就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能力提供帮助;比如社区网格化进程中,单个网格员服务的居民人数大多超过200人,高校志愿者就可以通过兼职网格员的方式,协助社区开展工作;比如社区在党建政策宣传方面存在薄弱,高校志愿者就可以運用高校主题教育所讲授的大量知识去帮助社区宣传教育。此外,社区志愿服务应在服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设计研究,为基层社区发展贡献策略。南审沁园书院的志愿者工作由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统筹,除此之外还有公益服务类社团,借助了社团定位明确和延续性更好的特点,书院专业融合的特点,将更多志愿活动项目化、特色化,社区志愿活动的领域也更大程度上得到拓宽。通过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对社区需求和现状的前期观察思考,社区志愿服务延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及研究深度,2019年,南审沁园书院43支社会实践分队,有多个分队基于社区展开调研,涉及留守儿童及特殊人群,传统文化,经济热点,特色养老模式等多个方面问题,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及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只有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参与管理献策,才能提高服务的深度,发挥主人公意识,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祖国最可靠的建设者、继承者。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区大学生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