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促成长,书香飘校园
2020-08-16杨海军
杨海军
[摘 要]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心灵的滋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并成为终身的悦读者,中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笔者从“抓住时机、选对书籍、创设条件、丰富活动、榜样示范”五个方面入手,激发阅读兴趣,引领阅读行为,让书香浸润心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阅读;活动;引领;书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实际上,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笔者所在地的学生,由于家长重视不够,读书时间不多,阅读欲望不强,阅读数量和质量是不达标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彼岸。”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书、亲近书,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变阅读为“悦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呢?
一、抓住时机,诱发阅读兴趣
阅读开始得越早,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越有利。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正是兴趣和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抢先在白纸上画上阅读的蓝图,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报到当天就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和儿歌读本,让等待报名登记的学生随意阅读,感受浓浓的书香味。有的教师怕学生识字量不够,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刚入学的学生非常爱听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听故事,看绘本开始,还可以利用发达的电教媒体,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和图文并茂的绘本把学生引向阅读的通道。拼音的教学更会促进学生的阅读,诱发阅读的兴趣,阅读反过来又能帮助学生学会拼音,可谓一举多得,一箭双雕。
二、精选书籍,提高阅读兴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阅读必须有合适的书籍。一般来说,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并非来自书香之家,很多家长没有买书的习惯和如何选书的能力,学校图书馆和班上的图书角就成为学生阅读书籍的主要来源。因此,学校和班级首先需想办法备有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学生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
选书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范围可以尽量大些,但质量一定要好,需兼顾“量”和“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在书海中发现自己的天赋与兴奋点。许多学生之所以不爱阅读,其实只是还没遇上自己喜欢的书,崔利斯称之为“全垒打书”。一次打动人心的阅读,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悦读者。每个学生对书的类型喜好不同,然而大多数都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关。丰富的藏书,让学生更有机会遇上自己钟情的书,从此踏上阅读之路。有选择才有兴趣,就如蜜蜂采蜜一样,百花园里采百花,采起来才会有兴致,否则就枯燥无味了。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可在班级设立装饰漂亮的图书角,主要以图文并茂的神话、童话、故事、儿歌、绘本为主,并适当添加注音版的学生爱看的畅销书。到了中高年级,就可以让藏书更丰富了,可以增加一些逻辑性和说理性的书籍,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买书,同学之间再互相交换,资源共享,那么,假如一个班60名学生,每人交换一本书,一名学生花一本书的钱就可以读到60本不同的书,再鼓励去年级组其他班级换,读书的量大了,类型就更多了。当然,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进书吧,逛书社,以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在“质”方面,教师要做好“迎合”和“引导”。学校和班级的藏书首先得吸引学生,贴近学生,让学生乐读、爱读。再好的书学生不爱读也是白搭。一般来说,迎合学生兴趣的图书大多较为通俗,故事性较强,文学性相对较低,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不高。但是这类图书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却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教育学者史蒂芬·克拉生教授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许多学生的“全垒打书”都出自这类通俗作品。当然,一味“迎合”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工作。即除了这类学生爱不释手的通俗性图书,学校和班级还需备有更多的经典、优秀的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这些书籍进军。只有这类好书,才能真正使学生持续地热爱书本,让他们的阅读品位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三、创设条件,保持阅读兴趣
王蒙曾语重心长地说:“最忙的时候也要挤时间读书。”教师在教导学生要善于挤时间读书的同时,也要帮学生挤出时间来读书,因为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把学生培养成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一定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否则书再多再好也形同虚设。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来自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对书籍冷淡,这些学生常会因为电视电脑电游而牺牲阅读的时间,教师就必须想办法保证最基本的阅读时间。教师要解放思想,不能只寄希望于纯粹的课外时间而舍不得耽误课内的宝贵时间。在我的班级,每天中午都有30分钟的午读时间,雷打不动,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书在教室读,教师不做讲解,没有提问,也不做好词句的摘抄,班级的图书每天都能选一本带回家读。周末的家庭作业也不多,其中的一项就是看课外书。每天早上的早读,也尽量带学生朗读课外读物,如《日有所诵》《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结合学校的活动,坚持推行“每周一诗”,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诗歌,引领学生一起朗读背诵。另外,经常召开家长会,对家长提出要求和指导,要求家长在家里尽量创设“静心”读书的环境,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鼓励亲子阅读,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书香气息。这样,有了好书,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浓厚的阅读氛围,阅读自然就能生根发芽了。
四、丰富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中小学生活泼好动,那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创设与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如定期在班上举办各种关于阅读的活动:朗诵比赛,新书推介会,“聊书日”聊书,读书卡制作比赛,评选“阅读之星”和“故事大王”,课本剧比赛等,争取人人参与,个个有展示和获奖的机会。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举行颁奖典礼,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励他们一些图书、笔记本、读书卡等物品,鼓励学生,讓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去。
五、榜样示范,引领阅读行为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教师自己得爱上阅读,因为教师爱读书,阅读有情趣、有品位、有深度,最容易熏陶感染学生,润物无声地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从心底真正喜欢上阅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阅读为“悦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确实,在携手书海、沐浴书香的这条驰骋古今、经天纬地的漫长之旅的起始阶段,师生共读,教师的推动、摇动和唤醒,其实就是心灵间的感应,传递着心灵的能量,能让学生喜欢书,亲近书,萌发阅读的欲望,然后付之于读书的行动自主去读书。
总之,早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感觉到读书好,学生才会好读书,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并成为一个终身喜爱阅读的“悦”读者。
(责任编辑: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