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效果分析

2020-08-16付明华王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护理

付明华 王君

【摘 要】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药物(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中本院接收并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共284例,需排除39例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喘憋严重患儿,将245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观察组患儿提供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儿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前后细胞因子与IgG指标值变化;观察患儿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对出院患儿进行随访,检测其肺部功能。结果:经治疗护理后,两组患儿较治疗前细胞炎性因子均有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患儿IL-6、IgG以及NF-kB等指标好转程度较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呼吸恢复正常、喘憋缓解时间与肺部湿啰音消失、胸片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另外在短期疗效中,观察组患儿入睡时间、吸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組的85.26%(P<0.05);观察组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出现2例注射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现象,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患儿提供为期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中肺功能恢复正常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疗效确切,同时需配合人性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增进药物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该病治愈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人免疫球蛋白;婴幼儿;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IVIG)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and to sum up the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Statistics 284 cases of infants with bronchiolitis diagnosed and received by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39 cases were excluded for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with incomplete,asthmatic children with serious,245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given IVIG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 different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rovided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routine clinical care,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cytokines and IgG value changes observed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recovery time;observed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and followed up and detected the lung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charg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improvement of IL-6,IgG and NF-k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hypothermia,breath,dyspnea remission time and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ed,chest X-ray absorp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short term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with sleep time, oxyge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also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5.1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5.26%)(P<0.05);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1 c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nly appeared in the injection of local skin redness and pain of the phenomenon,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olitis in infants using Human Immunoglobulin exactly,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humanity,and drug action,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infants,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Bronchiolitis; Human Immunoglobulin; Infant; Nursing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项由多种病原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感染后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常见于1岁左右嬰幼儿,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喘伴喘憋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呼吸、心力衰竭等,对患儿生命健康及成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迄今为止临床针对此病尚无统一根治方法,多以抗炎、镇静、平喘等对症治疗措施为主,但其疗效仍备受争议[2]。有研究发现称人免疫球蛋白此种药物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中疗效可靠,其通过提高血清IgG水平,来清除呼吸道合胞病毒,从而降低呼吸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被大量研究证实其效果,但由于本品价格昂贵,且为血液制剂,会给患儿家属带来心理与经济上的负担,因此与患儿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做好患儿在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本院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探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开展研究,旨在提高患儿治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患儿临床症状均符合国家《实用儿科学》制定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年龄<2岁,且均为首次发病;3)有专人陪护,符合出院随访要求[4]。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先天性疾病(包括心脏病、喉喘鸣或支气管发育不良)、严重贫血患儿;2)支气管异物、百日咳、佝偻病等;3)中重度昏迷,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儿或有选择性IgA缺乏者[5]。

整理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并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毛细支气管患儿病案资料共245例,均出现咳嗽、喘憋等现象,体格检查显示肺部闻及中小湿啰音伴哮鸣音,胸片检查显示不同程度肺气肿、双肺纹理增粗及肺浸润等表现,年龄均在3个月~1.5岁,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所选患儿划分为观察组(n=123)与对照组(n=122),研究分组已征求研究对象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均衡可比。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选患儿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清理呼吸道、雾化吸入,遵医嘱给予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等药物治疗,并在基础治疗上另外给予IVIG(生产厂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0% 3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70081),剂量400mg·kg-1·d-1,连用3d,因病情进展迅速,在给予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也需要精心、合理的护理措施。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输液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由于IVIG一般需要冷藏储存,取出60min待恢复常温后使用,仔细检查药物名称、质量及有效期,确保输液安全[6];掌握药物禁忌证与用药不良反应,以便在临床用药出现异常情况时有足够理论基础予以处理;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谨慎执行三查七对,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病情程度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先缓慢输注,注意观察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出现,若15min后患儿一切正常,可恢复至匀速进行;保证输液管道畅通无阻,无反折、受压现象,以顺利输注所需药液;与患儿监护人保持沟通,讲解疾病基本知识与药理作用,并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顺势指导相关处理措施。因IVIG价格昂贵,输注药液前后均给予5%葡萄糖或0.9%的氯化钠溶液冲管,避免浪费药液,观察组患儿则另外添加人性化、综合性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3.1 细胞因子与IgG水平 治疗前后均取所有患儿静脉血液,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等指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测定;同时取肝素抗凝静脉血检测核因子kB(NF-kB),应用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基础上的TransAMTM-P65试剂来测定[7]。

1.3.2 短期疗效 观察两组患儿症状(高热、呼吸急促、喘憋)及体征(血气分析偏高、肺部啰音、胸片未吸收)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短期疗效,如患儿入睡、吸氧及住院时间。

1.3.3 满意度调查 调查两组患儿家属对此次治疗方案及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等内容,观察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3.4 不良反应现象 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恶心呕吐、寒战、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

1.3.5 随访 对出院患儿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均获得正常随访效果,监测其肺部功能,主要指标包括潮气量(TV/kg)、潮气呼气峰流速(PTEE)、呼吸频率(RR)、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EF/TE),观察两组患儿出院后气道阻塞情况[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细胞因子与IgG水平

治疗前组间差异对比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与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好转,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儿IL-6、IgG以及NF-kB等指标水平较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可参考表2。

2.2 对比短期疗效

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呼吸恢复正常、喘憋缓解时间与肺部啰音消失、胸片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短期疗效中,入睡时间、吸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5)。详情可见表3。

2.3 对比满意度情况

调查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高达95.12%,而对照组仅有85.26%,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4。

2.4 对比不良反应

对比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出现2例注射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已有明显好转,组间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5 随访结果

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得以出院,全数获得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中肺功能恢复正常患儿为114例(92.68%),其余9名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气道阻塞性改变,6例患儿达峰时间比与达峰时间容积比在20%~30%之间为(轻度阻塞),3例患儿表现为中度阻塞;而对照组仅85例(69.67%)患儿肺功能恢复正常,其他37例患儿中气道轻度阻塞有26例,中度阻塞有8例,重度阻塞达3例。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加强人性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斜坡卧位、母亲斜抱等,有利于肺部扩张,增强气体交换量。指导患儿家属采取正确喂乳、喂水等动作,避免出现患儿呛咳、误吸等现象而加重病情[9];②指导患儿家属有效拍背方法:掌心内扣、手指并拢,按照由下至上、由外至内拍背步骤进行,力度不宜过大,从而达到准确止咳、排痰效果[10]。③对部分痰液黏稠、无法顺利咳痰患儿,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定时对患儿行翻身、扣背等操作,嘱其大量饮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后吸痰,注意观察有无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等现象,避免造成窒息。

2)改善呼吸道功能:①为患儿营造良好休养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室内温湿度分别保持在18℃~20℃、50%~60%,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患儿病房装饰图画及动漫人物,室内以暖色调为主,国外有学者调查发现[11],此种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哭闹、恐惧等心理;保证病室安静无噪音,护理操作时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患儿哭闹,降低氧消耗量;②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呈现不同程度缺氧现象,加上患儿年龄较小,机体代偿能力差,因此合理给氧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轻度缺氧患儿给予1~2L/min低流量鼻导管吸入,中重度缺氧患儿给予4~6L/min高流量头罩或面罩持续吸入[12],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吸氧操作,并在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异常情况及氧气导管是否通畅等。

3)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营养丰富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指导患儿家属合理添加辅食,病情严重的患儿喂食时将其抱起,喂食动作缓慢,少食多餐,避免发生误吸或饮食过饱等现象,影响呼吸频率。

4)心理护理:因患儿年龄较小,环境适应与沟通能力差,易出现烦躁、哭闹、拒绝治疗等现象,此时人性化心理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多与患儿亲近、接触,采用语言与非语言性方式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另外由于毛细支气管患儿病情进展快、变化大等特殊因素,加上治疗费用昂贵,多数患儿家属未做好心理准备,思想负担与经济压力较重,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后,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解释,告知其疾病原理与相关治疗方案,提供心理支持及安慰,帮助患儿家属树立治疗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3.2 治疗对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

K.M.James最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13],用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并取得满意效果。20世纪80年代,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问世后,其具有患儿所需足量的IgG亚类,能在短时间内使血液IgG浓度达到正常人水平的3~6倍,并增加下呼吸道IgG水平,对抗细菌黏附,有助于排出细菌。有学者研究发现IL-6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14],并在气道炎症和阻塞中起重要作用;而NF-kB作为体内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许多重要免疫因子的表达,其中包括IL-6因子及其他趋化因子、干扰素、生长因子,而这些对免疫细胞的一系列生长过程有直接调节作用。本研究所选的IVIG含多种抗病毒、细菌的特异抗体,封闭效应细胞FC受体,抑制NF-kB活性,阻止NF-kB与编码炎性细胞因子的靶基因结合,从而在mRNA转录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同时还可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水平,减轻呼吸道炎性反应[15]。

3.3 做好相关护理的临床意义

使用IVIG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注速度,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影响治疗效果;加强叩背、按摩等方式,必要时可利用机械排痰促使痰液排出,进一步使药液成分完全进入血液,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时应注意观察患儿面色、意识、皮肤颜色温度及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儿每小时平均尿量及排尿次数,同时观察周围循环变化,注重任何微小病情變化,以提供病情动态信息,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护士需熟练掌握IVIG药液配伍与计算方法,知晓药理作用及用药不良反应,并在输注结束后随时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征象,以便及时处理;对医保患儿来说,IVIG属自费药物国家不予报销,由于价格昂贵,药物特殊,输注药液前后必须做好详细解释,针对患儿疾病客观讲解,取得患儿家属全面配合,缓解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16]。本院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积极开展一系列护理干预后患儿悉数得以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患儿家属自诉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值得应用方法之一,同时提供科学、人性化、综合性护理干预,让患儿家属参与进来,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陈领,陈素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1):81-83.

[2] 代宗琴.护理干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四川医学,2017,38(09):1101-1103.

[3] 王彩霞.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2):178-179.

[4] 苗桂杰,李敏,陈娜,等.预警护理干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07):857-860.

[5] 黎秋波,谭少宏,卢雄才,等.中药加维D联合护理干预防治婴幼儿喘息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06):669-670.

[6] 薛庆凡.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84-1786.

[7] 刘洁琳,吴心琦.气质维度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8,40(21):3345-3348.

[8] 陈梅.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8):2347-2348.

[9] 董娇红.3%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6):768-770.

[10]朱灵娇,赵灵芳,张凌姿,等.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与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0(08):388-389.

[11]王扬帆.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症状缓解情况观察[J].河北医药,2016,38(15):2393-2394.

[12]赵维笑,宋文秀.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2):142-144,149.

[13]James K M,Gebretsadik T,Escobar G J,et al.Risk of childhood asthma following infant bronchiolitis during th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season[J].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3,132(01):227-229.

[14]趙珺.氧动力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70例护理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04):314-315.

[15]孙娟,解红文,董梅花,等.循证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79-81.

[16]Mayfield S,Bogossian F,O'Malley L,et al.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for infants with bronchiolitis:Pilot study[J].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14,500(05):373-378.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