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温法思想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运用

2020-08-15常靖升李晶冯五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6期

常靖升 李晶 冯五金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以及多发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又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多见。通过介绍李晶主任在“温”法思想指导下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证认识及用药经验,为难治性胃肠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温法;临证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6-0095-0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并且胃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的功能性胃肠病[1]。根据罗马IV[2]诊断标准,可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以及不定型(IBS-U),其中又以IBS-D最为多见,约占66%[3],主要是指大便性状>25%松软/水样且<25%硬质/块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IBS-D还未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发病机制,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IBS-D在中医归属“泄泻”、“腹痛”的范畴。此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效果突出。李晶主任承袭冯五金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运用“温”法思想治疗此疾病。

冯五金教授,博硕士导师,山西名老中医,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思路。李晶主任师承冯五金教授,为冯五金教授名医工作室负责人。

1 IBS-D的病因病机

《素问》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说明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故有“湿多成五泄、湿盛则濡泻”之说,明确外邪致病中以湿邪为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景岳全书.泄泻》载“凡遇怒气便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而张景岳也曾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令人洞泄不止也”,指出脾肾阳虚是泄泻的重要病因病机。IBS-D初起以脾虚为主,湿为主要的致病因素,肝气郁结常为发病诱因,脾虚日久致脾阳虚,继则影响肾阳,最终以脾肾阳虚为主。故此病初期多实,久病致虚或者虚实夹杂。

2 温法的来源

《素问》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4],“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在《医理真传》中曾云[5]:“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此真气即为人身体之阳气。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决定因素,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顾护阳气显得尤为重要。

“温”属于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劳者温之”的论述奠定了温法的理论依据。《伤寒杂病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寒证”论治,并创立了许多著名的温里方剂。金元时期李东垣提出“甘温除大热”;明代张景岳认为“阳不足,便是寒”,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温法的内容。并且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提到治泄九法,分别为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此温肾即为温补脾肾之阳气。“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曰:寒者温之是也”。虚寒证有新久之别,猝然而发,下利清谷者为寒邪直中,阳气暴伤,治当温阳散寒,多用干姜、附子之类,方如四逆汤、真武汤等。李氏认为:“久泻常属下元无火”,治当温补脾肾、补火生土,常用干姜、乌药、肉桂等温补肾阳的药物达到治本的目的,方如四神丸、附子理中汤等。

3 IBS-D运用“温法”之依据及具体思路

《张氏医通》云:“肾脏真阳虚则水第邪胜,水气溢,必渍脾而为泄泻。盖肾为先天之本,具温煦之能,若肾阳不足,则中焦虚寒,水失所主而浸渍于脾,脾失健运,水浊下注而为泄泻。故IBS-D最终以脾肾阳虚为主,是其发病之根本,贯穿疾病始末。《名医方论》:“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可见阳气得温才行,阳气畅达,脾方能健运。叶天士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充分说明脾之健运须得阳助,脾运有常则病向愈。

在此温法为治疗大法和总法,临证运用当依具体病机及兼夹病邪合以他法。温阳大法又可分温补阳气和温通阳气两法。温补阳气主要是使用温补脾阳、肾阳之品,使阳气得助,脾气健运,湿邪得除,泄泻自止。但是在临床中也不能过于甘温,容易阻碍湿邪的祛除,应守“补脾不过甘”的原则。温通阳气是在温补的基础上强调“通”字,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通是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而广义之通法是指疏通脏腑经络气机,消除体内壅滞,畅行气血津液的各种办法。正如《医学真传.心腹痛》云:“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这里的“通”及廣义之通法,在温补的基础上加以健脾理气之品,使脾气得运,温补之阳气可以直达病所。而一些医家治疗泄泻,见泄止泄,殊不知病邪不得以祛除,闭门留寇,导致疾病缠绵难愈,而运用“温”法,在祛除病邪的同时守疾病之根本,既不会加重泄泻的程度,反而促进疾病向愈的速度。

4 病案举例

4.1 病例1 患者,女,64岁,初诊时间2018年11月15日,自述大便稀1年余,晨起明显,4-5次/日,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腹痛缓解,进食生冷或情绪波动时加重,大便无黏液脓血,排不尽感明显,便常规和肠镜显示均无异常,平素腹部胀满不适、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夜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及泄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拟四神丸和参苓白术散加减。疏方:补骨脂10 g,炮姜10 g,肉豆蔻10 g,诃子15 g,乌药10 g,党参15 g,茯苓15 g,泽泻10 g,炒白术30 g,苍术15 g,陈皮10 g,莲子肉10 g,山药10 g,砂仁10 g,薏苡仁10 g,桔梗10 g,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自述大便2-3次/日,但仍不成形,腹胀缓解不明显,在原方基础上加枳实15 g,白蔻仁10 g,鸡内金15 g,14剂后大便基本正常,腹胀基本缓解,诸症改善,守方继服2周以巩固治疗。

按:患者素体脾阳虚弱,脾虚则运化水液的功能减弱,水液疏布失达则生湿,阳虚湿邪不得以化,下注大肠则为泄泻;加之患者年过七旬,肾阳亏虚,火不暖土,泄泻缠绵不愈;阳虚寒凝,不通则痛,晨起阳气始发,脾阳无以温煦则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痛减;故用补骨脂、炮姜、肉豆蔻、乌药温肾暖脾;党参、茯苓、泽泻、炒白术、苍术、山药、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病程长,稍佐用诃子收敛固涩,以防患者长时间泄泻出现脱证等危重证候;陈皮理气健脾,使得补而不滞,有助于运化湿邪,畅通气机,正体现了广义之“通”法;并注意风药的使用,风能胜湿,用桔梗轻扬升散,清气得升,则泄泻自止。导师认为久泄初起为脾虚,后致脾肾阳虚,温阳为关键,兼以健脾化湿,虚实兼顾,泻止病除。

4.2 病例2 患者,男,32岁,初诊时间2019年5月6日,吃烧烤、饮冰镇啤酒后泄泻2周余,5-7次/日,泻下急迫,便前腹痛,得便减轻,大便臭秽难闻,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受凉后加重,舌质淡,苔薄黄,脉濡数。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及泄泻,寒热错杂证,拟半夏泻心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疏方:葛根10 g,黄连6 g,黄芩10 g,炮姜10 g,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苍术15 g,陈皮10 g,莲子肉10 g,山药10 g,砂仁10 g,薏苡仁10 g,桔梗10 g,乌药10 g,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后大便3~4次/日,口苦,肛门灼热感减轻,但腹部仍怕凉,二诊以理中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14剂后大便基本恢复正常,怕凉症状明显缓解,继服7剂后诸症自除。

按:患者饮食不洁后出现泄瀉,湿热蕴结大肠,则大便臭秽难闻,肛门灼热;肠腑传化失司,泻下急迫;素体脾阳虚弱,加之饮冰镇啤酒后更伤阳气,导致寒热错杂,泻下无度。用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改干姜为炮姜,增强止泻之功,更加乌药同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党参、茯苓、泽泻、炒白术、苍术、山药、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葛根、桔梗升清止泻。寒热同治,标本兼顾,湿邪祛除,泄泻缓解。首诊时用黄芩、黄连等苦寒之药,虽用炮姜、乌药等温药佐治,但脾阳已伤,腹部怕凉并未减轻,故二诊时更加注重温补脾阳,治疗疾病之本。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但都有脾阳虚弱的基本病机包含其中,故温法治疗贯穿疾病始终,直至病愈。

5 讨论

IBS-D病机有虚实之分,但大多以脾虚为本,日久气虚及阳,最终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中多见久泄不止者,治疗采用“温”法,此法不仅体现在疾病的不同证型当中,亦须贯穿于治疗之始末,因澄源方能清流,诸邪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则难以为患,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得复,火可暖土,湿邪得化,清气上升,腑气通畅,泄泻自止,即是温法思想在IBS-D中的应用,但是在临床中应灵活变通,不可拘泥,权衡施治。

参考文献:

[1]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临床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201.

[2]BRIAN EA,FERMIN M,LIN C,et al.Bowel Disorders [J].Gastroenterology,2016,150(5):1393-1407.

[3]徐海霞,俞菁.参倍固肠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PKA/TRPV1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12):1005-1008.

[4]林丽丽.中医辨体质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5]黄巧,周岳君.郑钦安先生《医理真传》阴阳观浅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72-74.

(收稿日期: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