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验秘法》脉诊述评
2020-08-15王雪梅杨梅李长瑾
王雪梅 杨梅 李长瑾
摘要:《征验秘法》是清代大理名医李文庭所著,其中舌诊、脉诊是主要内容,可称之为诊断学专著。笔者将脉诊部分进行了详细梳理整理了其特点归纳为:常与变的区别;性与位的结合;统与分的处理,力图深入探讨其脉诊理论精髓。
关键词:《征验秘法》;李文庭;脉诊
中图分类号:R2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6-0079-03
2013年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局主持、各级医疗单位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关于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文献、医药经验整理项目的成果并出版《白族古代文献辑录》[1]该书中收录了《征验秘法》,指出该书出自清道光年间大理太和白族名医李文庭(允开)的医学专著《征验秘法》,全书分为上、下二册,手抄双开本,现藏于大理学院图书馆。由于白族医药中保留下来的医学典籍并不多见,其中关于诊疗方法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据收集的资料看,有他的医著方志失载,此为手抄双开本,极为珍贵。全文以六经辨证为主线,上卷论述诊脉之道,下卷论述舌苔辨证讲述了白族医药舌脉诊方法。围绕理、法、方、药记载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为今人研究古代白族人民的医疗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医法征验录》作者为李文庭,因对其生平不详,笔者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只有简单描述:清代医家,太和人。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太和乃安徽也,认为李文庭是安徽人,然而,《新纂云南通志·人物考》中称“李允开(文庭),太和人,精医,多奇效”。可见,此处的太和应当指的是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而李文庭也被认为是大理名医,《医法征验录》与《征验秘法》也应当指的是同一本书。该书在上卷专论脉诊中,以双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沉、迟、数四种脉象为纲领统诸脉,结合其兼脉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较为具体地联系临床诸证,给出理、法、方、药;下卷中以察舌为主,以《敖氏伤寒金镜录》36舌为基础,归纳了75种舌象,以方论证,绘制简图。为了梳理白族诊疗方法,笔者将书中关于脉诊重新做了整理归纳,力求探究白族医学中诊疗方法的特色。
1 诊脉的方法
1.1 调息 调息一般指调匀呼吸,以医者的呼吸衡量患者脉搏的快慢的方法,本书中指出“凡诊脉之道,先调己息,须平心靜气,方可诊脉。凡着脉,须心气平静,不可粗心气浮。遇人喧哗,不可着脉切之。”
1.2 定关为先 脉诊中寸、关、尺三关定位很重要,尤其关部,多以腕后高骨向内挪动到脉动部位即定为关部。本文指出“诊男先左手,女先右手。下指先寻关脉,关脉在高骨下。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寻定方可下指。”
1.3 先单诊,后总按 脉诊方法既有总按也有单诊,总按可以总体掌握脏腑气血虚实,单诊重在体察明确出五脏具体病位到虚实。白族医药中强调先单诊再总按到思路体现了诊脉中的整体观。“先诊寸脉,一息四至,诊至三四息,皆四至,又诊关脉及尺脉,所得四至皆同,方可三指齐下。”
2 脉诊特色
2.1 常与变的区别 以常衡变,是常见的传统医学的诊断原则。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了解生理状态,以此为对照,才能认识和处理太过、不及的异常病理状态。该著作脉诊的平脉为“初轻取之三部,俱得四至,又重取之三部,俱得四至。”强调了频率为一息四至为常。“一呼吸四至为平,一至二至三至五六至,俱为病脉。”
由于体质、年龄、性别也会带来脉象的差异,李氏指出:“长人则脉长,短人则脉短。常人疏下指,短人密下指。胖人脉细,瘦人脉洪,胖人重下指,瘦人轻下指。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反之者为逆。”由于天人相应,脉象会随季节发生相应变化如:“春属木,主肝脉;夏属火,主心脉;秋属金,主肺脉;冬属水,主肾脉;季月属土,主脾胃脉。”在诊脉时,一定要注意诊察对象的高、矮、胖、瘦、男、女的差异以及季节气候对脉象的影响,从常中求异,以常测变,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以观过与不及之理”的诊法原则。此外,脏腑常脉也各具特点“心脉宜洪,肝脉宜长(弦),脾胃脉宜实(缓),肺脉宜浮,肾脉宜沉。”
2.2 性与位的结合 该脉学部分特别强调脉位与脉象特征的结合。在六经病的脉象中,认为脉象特征是能够反应出六经病位的。如:浮为太阳病,弦为少阳,长为阳明,(沉)细为太阴病,沉为少阴病,缓(微)为厥阴。
李氏认为:左手寸、关、尺分别反应心、肝、命火;右手寸、关、尺分别反应肺、脾胃、肾水,这与我们所熟知的中医寸口分侯脏腑并无差异。提出:“三指齐下,左手独寻寸尺二部。其起落一样者,为心肾交。或寸脉出,而尺脉不出,寸脉入而尺脉不入,则为不交矣。”对于左手寸部候心,尺部候肾的认识是一直的,而且强调节率一致为心肾相交,节率不一致为心肾不交。
其中关于人迎脉的定义是:“左关前一分为人迎脉,人迎是外感宜表。肾为坎水,坎中满,水中有火。求水必求于火、冶之、如左手三部,脉洪紧宜解宜表。”“右关前一分为气口,气口大是内伤宜补。”
现今中医学关于一指的是结喉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如《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二指左手寸口脉的别称,如《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此两种“人迎脉”所指是明显不同的。而“气口”即“寸口”之论:可见王叔和《脉经·卷第一·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又见王冰次注《素问·五藏别论》云:“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脉之动静,故云脉口;皆同取于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是则寸口也。”此外,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一》亦注云:“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其实则一耳。”故“气口”、“寸口”、“脉口”即指的就是现在的桡动脉。
笔者对比了清代著名的医生管玉衡的脉学专著,管氏对于脉理的掌握有着系统的论述,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管氏《诊脉三十二辨》十四篇“辨人迎气口脉中”指出:“医宗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有三部,共得九分,今日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为人迎,辨外因之风,……右为气口,辨内因之食,以右关乃脾胃脉,胃为水谷之海,脾为仓廪之官。故曰气口紧盛伤于食。”可见,白族医生李文庭与管玉衡对于脉诊的定位认识趋于一致,在清代白族留存不多的文献资料里记载的诊法已经与中医学区别较少。
《征验秘法》论述病理脉象的特征及意义均是采用位置与性质结合的描述方法,强调脉诊在辨证中的重要客观意义。以浮沉、迟数为经线,以左右两手的寸关尺为纬线,对病理脉象特征以及意义的描述中还结合其他的诊法的内容,体现了传统医学中的“诊法合参”的重要原则。如:“左手寸脉浮洪,主太阳眩晕,两目昏花,心神恍惚,经闭头昏”“右尺命脉沉紧,主惊症,悸症,小腹疼。小腹疼之症,不拘脉之紧缓,俱以寒症论。”
2.3 统与分的处理
2.3.1 诊法合参 诊法合参实际上是中医以及民族医学中整体观念在诊断学上的具体体现,对于探寻疾病来源、辨认疾病真伪、全面认识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切脉,包括了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根据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但是李氏论述脉诊时其诊法合参的思维贯穿始终。如:“望之而面黑,可知其肾虚,眼堂青黑为尤甚。其脉左尺浮疾,其脉右尺浮疾,左尺浮空,左关浮缓,若左关浮空,即为不治之症。”“望之而面青,肝虚故也。其脉两尺与左寸俱浮洪,宜引火归元。”
2.3.2 提纲挈领 李氏以“浮、沉、遲、数”为脉纲,脉诊纲领是在对诸多脉象的组成元素进行分解辨析及概括后凝练出共性之处而得,其有利于全面系统认识和学习脉诊,并明确病机指导临床用药。
脉象诸构成要素大概有脉位的浅深及在寸关尺不同位置的变化,脉来去至数及整齐与否。李氏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脉象的构成要素,而且在论述纲领脉的过程中除了提到了脉位之浅深,至数之快慢,有力或无力,对于寸关尺不同部位的变化均有论述。疾病是一个过程,其变动趋势、过程及转归就是病机,而病机是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关键。脉诊的主要意义便是分解辨析机体及疾病的非特异性改变,以利于审定病机。纲领脉有利于确定病机,判断预后,达到了既简明切用又执简驭繁的目的,李氏将浮沉迟数纲脉作为诊脉纲领是辨证过程中形成过程的产物。
2.3.3 相兼脉象 李氏在诊病中,除了一些简单病证会使用单一脉来判定外,对脉象多以兼脉形式予以阐述。运用相兼脉多于单一脉的诊脉方式,可以帮助医者明析疾病的表里虚实,或合并症的复杂性,从而在脉之形态上便于把握正确的治疗法则。
相兼脉是指两种及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如浮脉兼数脉,合称为“相兼脉”。由于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多面性,疾病表现形式和病情变化是复杂多样且不确定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往往是反映了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只要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几种单一脉,都可能同时出现而成为相兼脉,如浮紧、沉弦、滑数、弦滑数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如:李氏在左关沉脉中“沉疾,主痞疼,血块疼。沉缓,主雀蒙眼,癣疥,腰疼,脚(疼)四肢无力,大便不通,吞酸”。其中“浮沉,主劳热,大便不通。”浮脉脉位表浅,沉脉脉位较深,作为病脉一般不相兼出现,此处之浮沉脉的出现有待考证。
2.3.4 病症结合 病与症相结合,是构成脉象的临床意义。回顾历史,中医学就存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的“三位一体”的诊治模式。回溯中医学发展史,自汉至清,前人在防治疾病时,首先是辨症论治,此后发展为辨病论治与方剂辨证,辨病论治与方剂辨证均早于辨证论治,它们是辨证论治的前身。在本书中“左寸心脉沉主病,主懒惰,呵欠,冷泪,健忘,心颤惊悸,夜梦颠倒。沉细,主冷泪,呵欠,懒惰,健忘。沉疾,主悸症,惊症。沉滑,主心颤,惊症,夜梦颠倒。”脉象主病以及主症的论述较多。
3 小结
脉诊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诊察方法之一,是相对客观的体征资料,《征验秘法》融合了白族医药及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对于脉诊的方法经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借鉴了中医脉诊的方法原理及病理脉象临床意义的同时,如在“以常衡变”、“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论,充分体现了白族传统医药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佚名.白族古代医药文献辑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2]徐予圣.白族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J].白族学研究,1996,(10).
(收稿日期: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