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020-08-15刘瑛子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已愈来愈广泛。在教育领域中,充盈的互联网条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提供了机会与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学中十分重要,倘若教师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准,创建新型教育平台,那么大学生的德育教学将会更加完善。文章从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意义着手,而后提出了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大学生是社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思想政治觉悟关系着未来千万工作岗位人才的任用,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也是社会赋予大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与义务。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众多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正不断迈进大学课堂,例如辅助教学软件钉钉、雨课堂、学习通等等,教师可通过此类软件将思想政治学习资料零距离传达给学生。在现代化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迎合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特征,唯有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互联网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一)充盈的互联网条件在思想政治课堂具有良好运用前景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融合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有更加便捷、全面的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课堂灌输的形式,其形式相对乏味枯燥,难以入脑入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大学生对手机、电脑等终端的使用已愈发普遍化,这也表明大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接受能力愈来愈高。若能够将互联网+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大学生无疑是乐于接受的。另外,大学生正处于渴望探索新事物、有强烈求知欲的阶段,而互联网+恰好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互联网模式教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的培养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课程,它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直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风气及习惯。同时,充盈的互联网条件也可帮助教师将德育教学更好地表达于课堂,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互联网条件为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便利

在现今社会之中,人才是极为珍贵与不可或缺的,是国家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条件。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塑造良好思想政治意识,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需客观地将思想政治理念传授于学生,良好的互联网条件此时便可帮助教师实现德育培养目的。教师可以从优秀教案平台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师也能將自己的优秀教案上传到平台来丰富教学资源,供他人参考。另外,在科技愈发创新的新时代下,微课、新型学习软件、思想教育平台等互联网+媒介均可成为教师教授思想政治的得力助手,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当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重要思想家、哲学家的政治理念时,教师可通过充盈的学习辅助软件为学生播放视频,而视频也可随停随放,教师可在播放的同时教授学生重要思想,从而升华课堂教学效果。而在教授教材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便可完成授课,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教师扩充课外知识、列举案例、充分诠释政治思想提供了便利。学生在互联网条件下,可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师讲授的思想政治理念。

(三)互联网条件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不久前的新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在思想政治课堂增强学生主体性十分重要。大学阶段与中小学学习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学学习主要建立在自主性、独立性的基础上,而与中小学中,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进程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主体”是实际活动的从事者,是历史进程中的行动者。在大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必然的。将互联网+理念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便可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理念的便捷性,教导学生针对自身的知识缺漏进行查漏补缺。另外,经实践表明,教师若能够翻转课堂中学生与老师角色的主次,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提升。在教师为提高课堂有效性而备课时,可以提前将互联网+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找寻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目的。

二、促进互联网+理念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措施

(一)运用互联网条件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条件时,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思想需大力弘扬,教师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加强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弘扬,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理念,正确认识国家情况、党的精神以及世界格局,从而在大学期间形成正确政治思想,使自身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得到正确塑造。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律意识及思想道德培养也是重要教学内容,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与学生个性的完善密不可分,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教师要积极运用网络建设,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及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可开展网络文明、正确使用网络、履行社会责任等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互联网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及网络责任。另外,积极的身心素养与学习精神也是大学生所必须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可运用互联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及意义,深入传播思想政治理念。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若想加强互联网条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首先,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时便要对教育网站质量进行筛选,对于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学平台,教师要积极联系,抢占优质的思想政治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充盈的思想政治学习机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思想道德发展需求。其次,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师生教学互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条件,教师可开展网上思想政治主题教学活动,通过互联网与学生零距离进行沟通交流,在推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度也会得到提升,从而更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最后,在构建创新型思想政治课堂时,互联网技术的文化发展是前提条件,网上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互联网教育企业、政府、高校等多方的支持,在多方集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条件下,数字化校园建设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三)运用互联网条件传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思想政治带来了更充盈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堂创新性,教师要將互联网教学与多元化校园活动相结合,让思政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成为一种活的文化。在推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时,发展“新媒体教育学习”,建设具有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堂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可综合互联网技术、云平台以及网上教学软件等创新数字化教育方式,实现更优质的思想政治课堂宣扬与教育成果。另外,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信息及时推送至大学生的微博平台、微信群、QQ群等网络生活圈中,为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网上思政主题教育讲习与宣传活动。切实做到宣传弘扬正能量、抵制不良思想的正反面教育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宣传工作

既然互联网条件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那么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宣传工作便成了关键。从网络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来看,教师可运用互联网媒体为学生日常分享先进人物事例、社会新闻、政治报告等,引导学生养成运用网络资源学习思政的习惯,为学生营造学风浓郁的网络学习氛围。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来看,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互联网的安全性,在学生使用网络时采取实名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日常的思想动态,诸如大学生常用的微博、新闻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等,在了解网络舆情及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情况后,才可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引导,从而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管理工作。

(五)开展多元化网上活动践行思政观念

若想提高大学生爱国意识,塑造正确政治思想理念,教师便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打造大学生思政学习的德育基地。例如,在教育普及各个城市的环境下,网上思政课程资源已较为丰富,当实际条件不允许时,教师便可搜集思政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同时为学生讲解蕴含的思想理念。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传承弘扬中创新发展,生动教学,引导学生自发性收集与思政相关的知识内容并制作ppt,在课堂自主分享给同学。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传播精神、弘扬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及学校均对其寄托了厚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通过网络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良好作风,从而塑造成为拥有正直品格的青年。为了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运用互联网理念时,要积极参与到网络教育中,为学生开设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及管理工作,从而引导大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冯刚.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101.

[2] 赵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6):11.

[3] 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7):26-28.

作者简介:刘瑛子(1998- ),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