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认证背景下美术师范生校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培养

2020-08-15段宇辉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2期
关键词:师范生校本美术

段宇辉

(湖南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湖南 常德)

一 师范认证背景与对师范生毕业后专业发展的考察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第八部分为“学生发展”,学生发展部分集中体现了“学生中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关注学生需求,加强成长指导,切实达成毕业要求。具体包括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社会声誉六个二级指标[1]。

此次认证不但重视对于师范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的考察,同时也重视对学生走出校门后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考察方式为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发展成就跟踪工作,定期跟踪并分析毕业生入职五年后的专业发展状况。也就是说毕业五年之后,美术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如何将成为考察要点:他们入职五年后专业发展成就怎样,用人单位满意度怎样,都将通过调查进行反馈与分析,成为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改进的依据。“‘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一般标准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学改革一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师范类专业提高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的合格教师持续推动本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2]。”

二 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培养对师范专业认证的作用

校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培养,能让美术师范生在毕业之际拥有独立建设校本课程的本领,在毕业之后,不管他在哪一个学校任美术教师,都能在完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自信而大胆、出色地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无疑能使他们的美术教师生涯在一开始就有一个高的起点,同时,这种能力的显现也会使用人单位满意度得以提升,反过来对高校顺利通过师范专业认证形成一个良好的支撑,更多体现在对“就业质量与社会声誉”这两个二级指标的支撑作用上,具体如下。

(一)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从教率与就业率

从很大程度上说,师范生的从教率与就业率反映着他们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多少。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或调查,发现当问及“毕业后你会选择当老师吗?”这样的问题时,他们中有一部分的回答是否定的。其中的原因,既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因素,也有来自于他们自身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比如觉得教师职业缺乏创造性,没有乐趣等等,而要改变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偏见,就必须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强烈感受到教师职业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而且美术教师更是如此。美术学科本身的创造性,还有当前基础教育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提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指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3]。”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创造者,从而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无形之中,使教师拥有一部分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自由权,改变了被动执行课程的状态,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主动去搜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案,都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可以给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形成自我的教学特色,增强专业发展成就感

校本课程自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倡导之后,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的美术教师都能自主开发有地域特色或自身特色的美术教学,这样就能使美术教学在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彰显自我的教学特色,很多的教学名师与名师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如果美术师范生在其毕业之前就能掌握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那么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很快就能形成自己教学特色,从而增强专业发展的成就感,也就进一步稳固了他们在教育行业扎根下去的思想基础。

(三)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的来源是稳定的教育质量和有效的社会服务,取决于社会的满意度。因此,毕业生社会声誉的实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度,该指标主要反映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情况[5]。”当一个美术师范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如果他们能非常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能代表学校在各项教学比赛或教学研究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和成绩,那么无疑能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从而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

三 美术师范生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步骤

(一)理论学习——树立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

要培养美术师范生校本课程建设能力,首先应通过理论的学习,树立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或《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等美术学科教学论课程中,都有关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师范生领会新课标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倡导;同时课程中也有美术教材或美术教科书这一章节内容,在对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中,除了了解美术教材与教科书的概念、发展历史、现行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与特点之外,还应重点学习校本教材编写的方法,结合课程资源开发一章,引导师范生在了解、搜索自己家乡所在地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步思考,在理论层面进行可行性论证与尝试探索,树立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

(二)观摩体验——掌握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是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最重要的教育实践课程,也是毕业生有机会到各个地方中小学观摩体验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好时机。以笔者所在湖南文理学院为例,我们的教育实习基地常德市五中几位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已经创设了很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了美术校本教材,当实习生到达五中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时,便有机会观摩原任美术教师的校本课教学示范课,接着在后续的实习中则从校本教材中选题,进行校本课教学的实践体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和调查研究,师范生能快速地掌握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课的教学实施等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为他们在下一阶段自己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操作——形成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外在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转化为内在的素质与能力,才是教育与教学的最终完成。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说,要真正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操作,必须要有相应的平台与机缘,毕业论文写作正好能为他们提供施展的契机。

目前,对于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其毕业论文必须与培养目标对应,也就是必须撰写与美术教育教学有关的论文,对于没有太多教育教学经验的师范生来说,校本课程建设的选题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方向,因为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他们有相关的体验和经历。

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首先要有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都来自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转化成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

美术师范生首先要学会寻找合适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我们的师范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他们的家乡,都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实地调研等形式,确定合适的课程资源。

下一步师范生需要做的是将课程资源转化成教学内容。从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实践过程,其程序一般分为以下步骤:“①寻找当地的器物与艺术品;②分析其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与价值观;③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④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⑤教育资源转化论证(局部可用还是整体可用,适用的年龄和条件);⑥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和梯度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6]。

2.校本教材的编写

校本教材的编写一般来说要考虑以下三大部分的内容:一是教材的整体结构;二是教材所选择的具体课题;三是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

首先来看教材的整体结构。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说,在毕业论文中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践,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一般不要求编写一本完整的校本课教材,而只需要以一个课题为例进行编写,围绕一个主题,编写二至四课时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形成一个单元课程,如果要将某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都采用进来,则可以每一种文化资源为主题来进行教材的整体结构安排。

其次,教材所选择的具体课题,这是我们的美术师范生在编写校本教材时的关注点。具体课题就来自于课程资源及其转化。比如笔者今年所指导师范生毕业论文,姚彩娟同学以汝城古祠堂建筑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校本教材,设计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为《探访汝城——古祠堂之乡》,课型为“欣赏·评述”,第二课时为《汝城民间建筑艺术——古祠堂》,课型为“造型·表现”。

最后,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主要是由“课题、关于知识或技能的说明文、范图、步骤图、学生作业(品)、作业要求等组成[7]。”也可以按照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将其分成三个方面:(一)是什么——知识与技能,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史;(二)怎么做——过程与方法,包括材料工具、方法步骤、作业形式、活动方式;(三)有何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现实用途、创作观念、人文精神等[8]。比如笔者今年所指导师范生毕业论文,曾玲同学撰写的《宁都美食》美术校本课程案例设计,其中第一课时为《舌尖上的宁都》,她设计了三个页面的校本教材,第一页包括课题、宁都美食介绍的短文与图片,还有两个探究活动的引导语,第二页包括用剪纸表现美食或制作美食场景的创作步骤图和活动建议,还有学生作品欣赏;第三页包括学生作品欣赏和知识拓展等,整个校本教材的设计结构完整、文字简洁、图片清晰、版式美观合理。

3.教学方案的设计

编写校本教材之后,要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根据教学年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并制定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案,可以是课时教案或单元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与学具准备以及教学过程与内容,其中教学过程又包含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练习、学生实践与教学评价、课堂结束或小结等几个环节。比如笔者今年所指导师范生毕业论文,徐攀龙同学对教育实习中美术校本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详细介绍了他在《舌尖上的常德》一课中的教学方案设计:首先通过图片的形式导入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课堂设计加入了视频和“美食导游”这一趣味环节,通过视频和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带领同学走进常德美食文化之旅;随后在课堂创作的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美食为主题,通过对美食制作或者劳动场景的设计让学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最后的作业展示与评价采用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堂课学生掌握了用剪纸艺术表现美食的创作方法,感受到了常德美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结语

师范认证不但重视对于师范生在校学习发展情况的考察,同时也重视对学生走出校门后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校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培养对师范专业认证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师范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创造力和潜力,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使其迅速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教师职业认同感、自我教学特色与专业发展成就感的美术教师,从而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对师范专业认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也顺应了非遗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等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问题日益凸显,每个国家几乎都面临着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严峻挑战。……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结合不仅能让课程的开展更具深度,同时对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9]。”

猜你喜欢

师范生校本美术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创意美术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创意美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