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城子乡满族莫昆组织遗存调查与研究
2020-08-14王明丽
摘要:莫昆组织是满族内部形成的具有稳定互动关系的成员共同体,是满族的氏族组织,现在的满族人也仍然保持着一些社会制度,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人依旧遵循着满族某些固有的氏族组织制度。本文以黑龙江省五常市营城子满族乡为研究地点,以营城子乡满族氏族组织的遗存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城子乡的历史和满族氏族组织本身的特性,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在的满族氏族组织的活动遗存情况进行解读。
关键词:营城子;满族;莫昆;遗存
引言
黑龙江省五常市营城子满族乡是满族人口的聚居地之一,虽处于东北地区,但这里的居民多是北京八旗人的后裔。在有关满族的氏族组织研究中,不得不提起的是著名的通古斯学者,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此为其中文名,俄语名为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洛科戈罗夫,以下称史氏),其所著的《满族的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研究》(1924)一书开创了满族研究的新领域,该书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向世人展现出满族氏族组织制度及其内部活动的真实情况。对于书中所描述的满族氏族组织,即莫昆组织的结构及其氏族活动在现代是否依然存在引发了笔者浓厚的兴趣,由此便前往五常市营城子满族乡展开了田野調查。
一、营城子乡满族人的来历
笔者于2019年11月和12月先后两次前往营城子满族乡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试图了解现在的满族莫昆组织的遗存情况。
第一位受访人是七十岁左右的何广东先生(以下称何先生),其家满姓为赫舍里氏,正白旗,小时受过教育,其祖先满语名为“雅尔那”,下一代为“萨哈连”。在我们来之前,何先生已经接受过来自不同地区的许多学者的采访,所以其家世来历讲述非常清楚,给予了我们大量的口述资料。其清楚原因一是听老人所讲,二是看过很多关于营城子乡和满族人的文献资料。据他所讲,营城子乡的满族人是在乾隆九年(174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从北京回迁过来48户,在营城子乡落户时,每户是八晌官地加一头牛,随之而来的还有汉族人,因为在清朝,满族是贵族,所以汉族人只能是佃户,分不了田地。满族人生男孩有兵饷,生女孩有胭脂钱。老何家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也迁过一批。他称祖先是“随龙入关”当时是奉皇帝命令来此落户。第二位受访人是毕恩发先生(以下称毕先生),满族人,四十七岁。其祖先满语名为“发奉阿”。据他所讲,其氏族也是在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二十八日迁来的,说法和何先生并无出入。
关于营城子乡的历史在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以上两位受访人的说法在《五常县志》(1987)中得到了证实:“五常县的满族,大多数是屯垦移民。满族人大量是乾隆、嘉庆年间从京内移来的,他们说是乾隆九年从北京草帽子胡同迁来的。乾隆七年(1742年)发京旗单户千人至拉林屯垦,九年开始移民,在拉林以南建16个屯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在拉林以北建8个屯子,共24屯,分作八旗,每旗3屯,每屯60户,每户给8垧地,两头牛。”在《黑龙江省志》中有“1742年6月9日,清廷决定拉林、阿勒楚喀一带移驻满洲八旗1000名(户),屯垦耕种,给每户屋三间、地三顷,按旗分为八区,于适中地方设立副都统衙署,以资管辖。”现在营城子乡的满族人口占62.5%,每人分得大亩一亩七的土地。
二、营城子满族乡的莫昆组织活动遗存
(一)满族氏族组织要素以及祭祖活动遗存
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介绍到在满语里氏族称为“哈拉”,但是用的普遍的是“莫昆”,每一个哈拉都有它专门的名称,但是它是很庞大的一个单位,以至于它并不能发挥它所应有的社会功能,为了保持氏族体系,他们创造了氏族的一种新分支--莫昆,它发挥了哈拉的全部功能。氏族首领称为莫昆达。氏族成员还必须出席氏族大会,这是莫昆组织的大事。现在的营城子满族乡,对氏族的称呼已经不再使用“莫昆”,而称为“家族”,“莫昆达”也不再选举,“莫昆大会”已然消失。在家族中主持修订族谱的人发挥“莫昆达”的职能。毕先生现在就相当于他这个家族的莫昆达。
现在的满族氏族组织的主要活动集中在修族谱、祭祖、供祖宗匣子三个方面,有时祭祖和修族谱是同时进行的。
1.供祖宗匣子
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中,史氏也提到了满族的“神龛”,但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对置于西墙上的祖宗匣子也关注甚少。何先生说,在营城子乡,每户满族人家里都会有供着祖宗匣子。祖宗匣子不能随便乱动,毕先生说,在他父亲还在世时,他的五叔是村里的书记,把祖宗匣子拿到村北边去展览,结果家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去的两户人家里,都是将祖宗匣子悬挂于西墙上,一是因为满族人以西为贵,二是挂于墙上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与敬畏,子孙可以在下方参拜。
何先生家的祖宗匣子(见图1)悬挂在西墙上,最下方由两组三角形的支架作为支撑,往上依次是祖宗板、祖宗匣子,祖宗匣子的后面的长方形盒子里装的是老祖宗的画像。祖宗板上贴着三张“挂钱”,何先生说按理应该贴白色的挂钱,但是白色的挂钱现在市面上基本没有了,祖宗板的左侧是一盒香,右侧是上贡品的容器。祖宗匣子是乾隆九年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外观依然清晰可见的精致,四个侧面均雕刻着龙纹,十分美观,祖宗匣子保存如此完好可见满族人对于老祖宗的重视。在祖宗匣子里有何家的谱单、有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满语谱单、后人翻译的汉文谱单、妈妈口袋、还有一些祖宗留给后人用于纪念的物品(如衣服碎片等,何先生并没有进行详细介绍)。关于妈妈口袋,何先生告诉我们是和李总兵的夫人梨花救努尔哈赤的故事有关,但是据历史资料,妈妈口袋的由来是祭祀满族的始祖,后变成育婴女神的佛朵妈妈。老祖宗的画像有三幅,分别是杭州佐领萨哈连,户部郎中宝武及其夫人,还有一幅是《宝公送别图》。
毕先生在二十多岁时就将祖宗匣子从父亲那里接过来了。他家的祖宗匣子同样悬挂于西墙上,不同于何先生家的是,悬挂于西墙上的是一个长方形的箱子,箱子的正面用红布盖着,怕沾染灰尘。祖宗板放在箱子里面,同样立在两组三角支架上,支架上横放着一根较粗的柳树枝,支架中间的墙上贴着一副对联,红纸黑字,上联是“敬祖宗年年富”,下联是“孝双亲日日平”,横批是“供奉祖宗”,对联两侧还有两支红烛。毕先生说上下联内容每家不一样,但横批一定是一样的。祖宗板上放着祖宗匣子,祖宗匣子前面放着三个满族老式香炉,两侧还放着两个汉式香炉。毕家祖宗匣子里有满汉双文字的谱单、妈妈口袋(也叫“老妈妈”)。毕先生没有打开过妈妈口袋,向我们解释了妈妈口袋的作用,它是用红布袋装的,以前姑娘出嫁后会往里面栓一根蓝布条,但现在妈妈口袋就只是放在祖宗匣子里,当成老祖宗的纪念物。
2.祭祖活动
祭祖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家族祭祖,第二种是小型的家庭祭祖。家族祭祖需要同支的人聚在一起,有固定的祭祖时间,一般为三年一次;家庭祭祖主要是岁时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祭祖。满族人尚黑,所以祭祖必须用不能带白毛的黑猪,两场重大事项——“家族祭祖”、“添族谱”可以同时进行。
何家最近几年并没有进行祭祖、修谱单的活动。据何先生讲,在以前,祭祖杀的黑猪要在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吃,猪肉需一次性吃完,还要分给各家户,但白姓、黄姓、刘姓(外姓)不能吃。在吃猪肉时,不能拿筷子吃,要拿高粱梢夹着吃。而且祭祖杀猪都要在院子中的索罗杆子前进行,何先生说索罗杆子是老罕王留下来的习俗,所谓的索罗杆子是一根棍,其顶端有一木斗,内盛五谷及其他食物,装给乌鸦吃,因为在民间传说中乌鸦是曾经救过老罕王的神鸟。索罗杆子被称为是满族的神物,但是在何先生和毕先生院子里都没有见到。
据毕先生说,大约在五、六年前(时间已经模糊),毕家进行了一场由他组织的家族祭祖活动,起因是有人打电话告诉他某某人家里有头黑猪,然后他便买下来了,因为在当时黑猪并不是批量养殖,数量比较少,而家族祭祖活动必须用黑猪。在买下黑猪之后择吉日举行祭祖活动。杀黑猪也是有讲究的,杀猪的人必须是家族的长者,猪头要朝向西,杀猪者右手持刀,杀猪之前,家族内的男性成员跪着,磕三个头然后起来,还要用酒灌猪耳,如果猪耳抖动则表示祖先同意修家谱。杀猪之后要对猪进行洗净蒸煮,猪肉必须要一次性吃掉,吃不掉的猪肉要分给各户。与杀猪活动同时进行的是“添族谱”,在祖宗匣子里将谱单拿出,往上添上这几年以来新出生的孩子。毕先生说,一般是上辈人没了(去世)才能祭祖,但是现在上一辈人还在世也可以举行,区别只是在于活着的人是红字,去世的人是黑字,人将来死的时候用黑笔一涂表示离世。举办祭祖活动所用的费用由各家户平摊。通过毕先生的陈述,可以从中得知祭祖活动并不是定期举行,两场祭祖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没有定律,但祭祖也需要择吉日。
3.族谱
在史氏的《满族社会组织》中,关于氏族谱牒介绍到“氏族的整体性最突出地表现于氏族的谱牒之中,用满族口语来说即‘老祖宗或者说‘家谱。”“氏族谱牒是秘密文件,它们不能被出示给外人”。现存的关于族谱的相关的组织活动为修族谱和请族谱。族谱所起的首要作用便是明世系,让后人不忘本,记住老祖宗,不忘祖姓,修续族谱也是血缘組织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满族的氏族组织有族必有谱,族谱上记载着氏族的发展历史,氏族男性成员一辈接一辈。族谱分为谱书和谱单两种形式,满族的族谱多为谱单。满族人尚西,族谱被放置在西墙上的祖宗板上的祖宗匣子里。
现在的营城子满族乡,何家一共是五大支,各支都有分谱,不过都是简谱,谱单上都是用汉文抄录的内容。谱单使用的是高丽纸,这种纸不渗墨。毕家祖宗匣子里的谱单曾经也是满汉双文字,但是后人在添族谱时只用汉文标出,毕先生告诉我们现在的族谱都是汉文的,也就是简谱,因为现在在营城子乡没有人会写满文。
何家最近几年并没有进行祭祖、修谱单的活动。据毕先生说,毕家先后进行了两次修族谱的活动,一次是在他父亲在世时,另外一次大约在五、六年前,进行了一场由他组织的家族祭祖活动,在祭祖活动进行的同时也进行了修族谱。关于毕家修族谱的流程会在祭祖活动中描述。
与祭祖活动同时进行的修族谱过程并没有过多的仪式,但是在满族人中,还有一项重要的社会组织活动便是“请族谱”,之所以用“请”字,是出于对老祖宗的尊敬。请族谱主要是发生在过年期间,在农历大年三十晚上24:00之前要将谱单从祖宗匣子里拿出,挂在西墙上,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吃饭之前要烧香并连磕仨头,一天之内要对其磕两次,儿子、儿媳都可以拜,但自家女儿不能拜。分别是在早上和下午,即晚饭之前。其中缘故便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天黑得较早,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两次(早上八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毕家的这一项仪式要进行到大年初五。
(二)营城子乡满族氏族的发展
自有史记载以来,人类都有一个基本的血缘型社会组织,从原始的氏族到现代最简化的核心家庭,人类都是某些血缘组织的一员。纵观满族的发展历史,其社会组织经历了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行政组织,说明了当氏族成为较大的地缘组织的一部分而家户又具有了经济独立功能时氏族便开始瓦解。史氏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中有预测“汉语的称谓体系或迟或早肯定不仅将取代满语的称谓,而且将消除古老的满族氏族组织。如果这种结果出现,氏族组织将一方面由家庭,另一方面由国家代替。”现在的莫昆达(氏族长)和莫昆大会已然不存在,他们的职能分别由村委和村委会或更高的国家行政组织接管,在家族内部年长的人担任祭祖时杀猪者的角色。
三、结语
现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是家族,原先的氏族组织莫昆的功能还有一部分被地缘性的社区组织所代替,主要是村落组织;现存的血缘型社会组织行使职责主要集中在两种民俗事件的参与:一是岁时节日的祭祖活动;二是婚事、丧葬、寿庆等人生仪礼的举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型的家族祭祀祖先活动,通过这种祭祀方式使内部成员团结一心,进而维系组织成员关系和整个氏族的凝聚力。即使现在满族人的氏族活动达不到以前的丰富及规范程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氏族的功能作用依旧有所体现。规范满族乡的管理,发挥氏族组织和村落组织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高丙中.东北驻屯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J].满族研究,1996,(01).16-24.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唐戈.史禄国与满族“莫昆”组织研究[J].满语研究,2012,(07).64-69.
[5]五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五常县志[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科学文化团体制编委会.黑龙江省志[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王晶,寻京旗遗物遗风,学理论[J].2005,09(476), 61.
1五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五常县志[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813
2科学文化团体制编委会.黑龙江省志[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223
3画像内容根据何先生之前所接受的采访内容获得,具体详见王晶,寻京旗遗物遗风,学理论[J].2005.09(476),61.
4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
5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9
作者简介:王明丽(1996.08—),女,汉族,山东省东营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