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路径分析

2020-08-14马瑛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信息化高校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后勤管理逐渐面临着来自时代和社会的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构建出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后勤管理体系,逐渐成为高校提升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率的的重要方向和基本内容。其中信息化建设主要指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弥补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开辟出全新发展渠道的管理机制。对推动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拥有着难以替代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信息化构建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现实意义,探析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信息化构建路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

引言

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满足高校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与主要方向,能够切实地提升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使后勤管理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为青年学生和广大教师提供相应的校园服务,使其更充分、更有效地与高校各项管理活动相联系、相契合,从而为高校构建出和谐、安定、健康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高校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此高校必须从管理问题出发,根据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构建路径及策略。

一、信息化建设在后勤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是促进后勤管理改革的关键条件

后勤管理改革主要指高校通过制度改革的方式对后勤部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增强与提升,以此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质量,从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后勤管理更贴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为有效推动后勤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升后勤管理与时代、社会的衔接程度,高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对后勤管理方式、模式及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使其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及特点,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创新传统的服务模式,满足高校广大师生的现实需求。

(二)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后勤管理质量的平台

在信息化与数字化得到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化平台逐渐成为后勤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帮助后勤部门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帮助高校提升校园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在信息化构建的过程中,后勤管理者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等方式,明确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更确切地了解并分析学生或教师在享受后勤服务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需求,使后勤管理者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下,确定后勤管理的改进方向及发展模式,为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依据。

二、后勤管理在信息化构建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对信息化构建认识不足

部分后勤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构建存在明显的认识不足问题,难以充分地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相融合,提升后勤管理的实效性。在实际的后勤管理活动中,管理者普遍依赖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掌握并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并对现代化管理产生明显的认识误区。认为信息管理只不过是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应用,是形式化的东西,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后勤管理效率和质量。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在信息化宣传及构建中,没有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信息化构建的优势和必要性,没有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法、运行机制及管理特点,全面而有效地展示在管理人员面前,导致管理者对信息化工具、信息化理念及信息化技术产生明显的认识误区。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依旧缺乏系统合理的规范和框架支撑,导致后勤管理規范及流程难以满足现代信息化构建的发展要求,进而致使后勤管理的发展体系与业务内容难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即便在信息化体系构建后,依旧难以帮助管理者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致使信息化管理沦为普通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无法切实地发挥出推动后勤管理健康发展,促进后勤管理改革的现实功能。因此可以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框架是高校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保障信息化管理发挥既定功能和作用的坚实基础。然而在高校构建信息化的后勤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却普遍忽视制度环境对信息化构建质量、建设成效、建设水平的影响。

(三)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

后勤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涉及方向广泛、内容庞杂。然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则相对较少。这便导致后勤人员整体的职业素质、综合素养、积极性及责任心相对较低,无法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出全面而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服务机制。而在信息化构建的过程中,则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拥有充足的信息素养,能够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技术,进而在信息化构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然而低层次化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却成为高校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如果难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无法使后勤服务水平与科学技术形成协调性的发展格局。

三、后勤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路径

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提升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后勤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基本目标。在实际建设中,高校应明确后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根据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构建方向,制定出相应的信息化构建方案及路径。

(一)制定适合信息化建设的后勤管理制度

由于后勤管理人员及工作者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相对有限,高校很难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及发展要求提升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率。而为切实地提升后勤管理成效,实现全面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者首先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后勤管理在制度的制约和督促下,形成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态势,推动并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要构建相应的建设标准及信息化技术应用标准,使后勤人员及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标准化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最后,优化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后勤管理制度始终服务于信息化建设。假如存在落实不到位或相应的管理问题,高校管理者可通过制度举措对其进行约束和纠正,从而让后勤管理制度,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践行机制和驱动力量。此外,还需要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或后勤人员参与信息化构建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二)加大后勤信息化构建工作的培训力度

信息化建设拥有较强的优越性、前沿性、必要性及重要性。然而在实际落实及构建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通常忽视信息化建设的教育与宣传工作,普遍以命令或任务的方式下发给相关管理者,使后勤人员被动应付信息化建设的种种要求。进而导致后勤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为此,高校管理者应结合后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后勤人员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理念,通过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后勤人员及后勤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首先,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利用多媒体技术、移动智能技术及网络社交平台,将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知识及内容传递给后勤人员及其管理者。其次,通过参观访问的方式,组织后勤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参观其它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了解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功能及作用,使管理者由外而内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加大宣传力度,无论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高校都需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充分地宣传,使信息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后勤人员的思想及行为。

(三)积极构建高素质的高校后勤管理队伍

为充分地提升信息化后勤管理体系的构建质量和应用效率,高校务必要加强创新性、应用型后勤管理队伍的构建质量。在信息化建设层面,后勤管理者及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普通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更需要了解大数据技术、云终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创新方向。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障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高校负责人在加强培训工作力度的基础上,应重点吸收并引进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使其成为后勤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而在实际的管理中,高校可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工作,使其帮助院校提升整體的后勤管理质量和水平。使后勤管理信息化构建工作更富实效性与针对性。

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优化后勤管理机制,创新后勤管理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关键手段与主要内容,对高校构建健康、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拥有着难以替代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构建中,却因为高校传统的后勤管理制度、后勤人员低层次的文化水平及对信息化构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对此,高校应加强培训教育力度,构建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德民.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06):36-38.

[2]郑建锋.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50-51.

[3]李储君. 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06):104-107.

作者简介:马瑛(1985.5-),女,汉,河北保定,研究实习员,本科,研究方向: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信息化高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