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生活

2020-08-14孟小路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儿童农村

摘要:集体化时期农村小学在国家鼓励下数量明显上升,但教育的环境与内容却得不到保证,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劳动充斥着校园生活。特殊的学校教育反映了集体化时期生产力的落后,在“凭票购物”的背景下,农村儿童的吃食简单,甚至经常面对饥饿;衣服也是没有过多的讲究。在娱乐活动方面,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娱乐活动虽简单质朴,但享有更多的自由。

关键词:集体化;农村;儿童;日常生活

二十世纪初期年鉴学派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史学的重大转向,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演变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史出现。在社会史的发展中,1962年法国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童年的事迹:家庭生活的社会史》的发表标志着儿童史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近年来,随着儿童史研究中新史料的发现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尤其是相关回忆录的出版、地方资料以及口述史的整理,儿童史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集体化时期”也称“集体化时代”,目前,史学界对于“集体化时期”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认识,主要争议在其起始时间以互助组的产生、高级社的建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哪个事件为标志,而学者对其结束时间的争议则较少,主要观点是集体化时期结束于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1]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集体化时期”界定为1954年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普遍建立到1983年全國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

儿童是历史的亲历者,是社会的基本要素,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同时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他们自身的成长同样是中国的成长,彼此之间的共性更明显。通过对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生活的研究,可以对儿童史以及集体化时期的史料作进一步补充。

一、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所受的学校教育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等文件,反映了国家注重知识文化的普及工作。为落实普及知识文化的工作,国家鼓励各地群众自己办学校,办学经费源于国家补助和村民捐款。在国家的鼓励下,“1965年全国小学数量为168.19万所,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2],可见小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教育的环境、内容与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

(一)特殊的教育条件

集体化时期农村的房屋多为泥土房,学校一般位于几间土房里,更甚者“所谓的教室是安排在大队的养猪场。猪圈是一格一格隔开的,没有猪的猪圈就成了教室”[4],雨天教室漏雨是常见的事情,屋顶漏雨,泥土地面就会变得泥泞。最基本的教室都保证不了,别的教学设施可想而知。教室里没有桌椅,学生上学需要自带小板凳,上课时坐在小板凳上,用腿当桌子,趴在腿上写字或直接趴在地上写字。

集体化时期,国家并未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有的大孩子需要在家看小孩子,有的家庭因父母忙于挣工分而不操心孩子上学的事情,因此有很多学生入学较晚,同一级的孩子年龄相差几岁是很常见的。由于缺乏规范的教材以及正规的教师,农村的学校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至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则照顾不到,各地的教育内容与质量也参差不齐。

相对于现代学制而言,集体化时期的学校教育最大的好处可能就在于学习的科目少上学时间短,课后作业少,没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从而拥有充足的娱乐时间。

(二)学校教育中的劳动生活

因集体化时期农业在农村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缺少机械,收割、打粮、播种主要靠的是人工,人小也能出小力,因此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学校教育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集体化时期农村学校有一个特殊的假期叫“忙假”,一年放两次,每次一周。“忙假”顾名思义就是农忙时节放的假。夏收和秋收时,学校会给学生专门放假,让学生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或帮生产队拾麦穗,或帮生产队搬东西,做力所能及之事。除了放长假帮生产队收割,上课时间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捡麦穗。学生所拾的麦穗不仅需过秤,还得从自家带麦子上交学校,即生产队所产粮食,除交国粮、给队里留之外,学生需从分给自家的粮食中拿出一部分上交学校。

秋忙时,除了收割玉米的繁琐工序外,割稻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那锋利的稻叶将手背和手臂划破,一道道伤痕纵横交错。”[5]割完稻之后接着就是打稻,大人小孩齐上阵,将地上的稻子一个传至打稻人手里,靠着半自动化的机器脱粒,再晒干、装袋。收割之外,播种、施肥,似乎样样农活都有儿童的身影。农忙时节之外,学生放学回到家后还有劳动作业,最常见的就是背着背篓去割猪草。此外,学校还会组织除草、种地等活动。

二、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物质生活

集体化时期农村特殊的学校教育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艰难环境,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国家逐步对各项粮食、商品等实行统购统销。统购统销的实施范围逐渐扩大,多项日常用品相继实行“凭票供应”,以票换物,限量供应,反映的是物资的匮乏,而“凭票购物”几乎覆盖了集体化时期儿童生活的全部。集体化时期虽然政府的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但一个家庭多子女是这个时期普遍的现象。人多固然能带来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项极大的负担。

落后的生产力以及物资的匮乏、家庭子女过多等给集体化时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和工会法都以维护儿童利益为立法准则之一[6],但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生活仍是艰难的,如基本的温饱问题的解决。

(一)穿衣

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人口的制约体现在儿童的穿衣上:父母的旧衣服给大孩子,大孩子穿不上了给小孩子,直至没人穿了或实在补不了了,这块布料作为衣服的使命才得以告终,因此小孩从不用担心衣服的搭配问题,因为没有衣服可以挑选。不同于现代各种材质以及各种颜色的衣服,集体化时期农村孩子穿的衣服多为粗布衣服,对衣服的款式与颜色没有过多要求,“大家都穿着白、黑、灰、青之类颜色的衣服,同样的款式,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发型,乍眼看上去觉得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大区别”[7],衣服只是为了遮体与取暖。

同衣服一样,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所穿的鞋子也是种类单一,多是手工缝制的草鞋。衣服大的传小的,破了需要补补丁,鞋子也是大的传小的,坏了一修再修。衣服穿父母或是哥哥姐姐剩下的,过于肥大只是样子丑,可鞋子过大,走路是极不舒适的,边走边掉,晚上脱掉鞋,脚上都是不合脚的鞋磨的泡。

(二)吃食

现代人对“食不果腹”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却未曾真正体会过食不果腹的生活。而在凭票购物的艰难岁月里,填不饱肚子是当时农村极为普遍的现象。“大锅饭”时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极大挫伤,而后所产粮食除上交国家、留够队里的之外,分给每户人家的粮食极为有限,而多子女家庭背后等待着的是一张张吃饭的嘴。

不同于现代饮食讲究营养搭配,集体化时期农村的吃食没有过多的讲究,追求的仅是填饱肚子,更为困难的家庭,填饱肚子本身就是一种奢侈。黑面、大米、玉米构成食物的主要种类,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白面是很少有的,萝卜、白菜、野菜勉强算得上是蔬菜。没有调味料,只有基本的油盐酱醋,并且在凭票购物的时代里,油的供应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时代的儿童对于红薯与玉米是极为熟悉的,在缺少食物的日子里,它们浑身是宝,可称之为“充饥的大功臣”。除了红薯粉之外,红薯叶子也是一种吃食,玉米果实之外,玉米芯也是一种食物,只为充饥。为了填饱肚子,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当饭吃的,玉米芯吃了以后最常见的后果是拉肚子,但为了填饱肚子,一切看起来可以充饥的似乎都能成为食物。粮不够吃,蔬菜少之又少,更别提作为经济作物的水果和肉了。

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会自己寻找好吃食。在靠山的地方,村子或周边一般都会有河流,没有过多的现代企业,没有环境污染,清澈的河流给农村儿童提供了好玩处,还能在河水中寻找到食物。在缺少食物的生活中,农村的儿童会通过各种方式给自己找吃的,在寻找吃食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乐趣,不失为一段独特的生活经历。

三、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娱乐活动

不同于艰苦的物质生活,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在娱乐活动上是充实的。成长于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儿童,在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娱乐活动时,总会与现代小孩作对比,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没有复杂昂贵的玩具,但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儿童玩着简单质朴的游戏、在露天电影中嬉戏打闹,拥有更多的自由,他们的笑声清澈响亮 。

(一)游戏

打沙包。小孩儿们从母亲那里要来碎布,或是从旧衣服上剪下布料,然后用自己灵活的双手将碎布剪成六块正方形,再将正方形的碎布缝成正方体,但最后一道边要留着不缝,用于将正方体翻过来,再往里灌豆子或玉米,但更多的是沙子,最后一道边要露在外面,所以一定要缝好看,一个沙包就这样诞生了。沙包有很多种玩法,或几人一组用沙包打人,或踢沙包,或用沙包玩跳房子。

跳房子。用粉笔或滑石笔、石膏笔在地上画“房子”,房子一般由方形和半圆形的格子组成,方形的格子一排或单或双,单格子单脚跳,双格子双脚跳,又或是跳的过程中再加些别的花样。“房子”画完之后,稚嫩的孩子还会给“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捡糖纸、跳皮筋、斗鸡、打弹珠……丰富多彩的游戏为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艰苦的童年带来颇多乐趣,物质条件的限制不能阻挡孩童贪玩的本性,反倒多了些与今天不同的趣味。

(二)露天电影

谈起电影,或许首先想到的是坐在舒适的电影院里享受着优质的音响效果和一流的视觉效果,而电影由诞生到立体电影的发展跨越了两个世纪,每一代人对于电影都有不同的记忆与感受。1953年,政府通过《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指出在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电影发展以流动放映队为主。七十年代电影放映队开始下放到人民公社,促进了农村露天电影的发展。即使有着国家的支持,但看电影对于农村的孩子仍是一种稀有的活动。

由于缺少新颖的娱乐活动,而村子放电影的次数较少,所以去别的村子看电影是常有的事。往往一个村子要放电影,不贴海报不登广告,放电影时也会人满为患。放电影当天,需要根据放映地点的远近计划好时间提前出发。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大人小孩往往结伴而行,路上图个热闹,有的孩子还会带上小板凳去看电影,路远的话还需带上干粮。农村宽阔的场地应有尽有,寻一处宽阔的场地,插上两根长木棍,再将银幕用绳子固定在木棍上,当时放电影的银幕是一块镶着黑边的白布,银幕的四个角各有一根绳子,银幕边上还有几个小孔,方便固定[6]。等至天黑,放映人员才开始播放黑白或彩色的电影片子,看电影的人或坐在凳子上,或席地而坐,儿童更多的是凑热闹,他们沉浸于荧幕上欢跳的身影,沉浸于看电影时热闹的场景。

集体化时期农村儿童的娱乐活动较之现代儿童而言少之又少,但却有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一代人而言,虽然没有花哨的玩具,没有高科技的现代产品,但他们的游戏种类丰富,充满了更多欢乐。不拘泥于钢筋水泥房里,整个村子都是游玩的场所,没有找不到玩伴的孤单,到处充斥着孩子们的打闹声,也算是艰苦的物质生活中的一丝明亮。

儿童时期本应是快乐而幸福的,而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儿童则挣扎在温饱线上,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国的落后,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他们的童年作为一段逝去的时光,期间发生的大小事情深深浅浅的印在脑海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些画面会在一片混沌中凸显出来”[8],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不断从中获得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英泽.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与当代中国式研究--侧重于资料运用的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2010,(1).

[2]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曠晨.我们的五十年代[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4]布衣依旧,毕飞宇.生于60年代[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王向阳.六零后记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人民画报社编.国家记忆:<人民日报>820期封面故事精选[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6.

[7]杨梅,黄蓉,晓月.生于70年代——掀开尘封的记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王友缘.变迁中的童年图景.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2014,(1).

作者简介:孟小路(1997-),女,陕西西安,研究生在读,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儿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