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0-08-14李勤
李勤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数学基本素质,这种观念的养成,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 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属于一项很关键的基础性课程,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也就是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物体中抽象出蕴含的几何图形,从而有效的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大对空间观念的重视和培养,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不断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和意识。
1. 空间观念的概念和培养的重要性
1.1空间观念的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是学好数学几何知识的关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空间观念就是小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物体,从中抽象出具体的几何图形,并且能够结合抽象的几何图形,找到满足条件的物体,能够从多角度分析物体的位置关系,也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绘制出相关的图形。空间观念的培养,实际上也是培养小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对小学生想象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1.2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学习以及品质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满足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大脑和智力;其次,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能够巩固学生的基本功,为小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的几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 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1树立空间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空间教学的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性,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进行灌输式讲授。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角色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时,老师不能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角色定位对空间观念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
2.2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设计高质量的交流问题,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中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交流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特征,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经过裁剪、拼接,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拼成的长方形和之前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发现,虽然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相比,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面积却没有变化。教师可以继续追问:“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拼接而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寬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究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2.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帮助学生建构空间观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帮助学生深入感悟及体验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比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内容后,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长方形、直角三角形以及半圆形各自旋转一周后,变成怎样的图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如果仅仅只是仔细分析题目中文字信息,难以获得正确的结论,这让学生陷入解题疑难中。为了让学生快速并正确的解答这一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形,如一个长方体或三角形以一直线为中心旋转一周的情况。借助这一演示,学生发现将长方形旋转一周是一个圆柱体,将三角形旋转一周是一个圆锥,在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教师还可趁机提出如下的问题:无需借助实物演示,你可以想象出半圆形先转一周后获得的图形吗?借助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从刚才演示中获得启发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借助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发现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借助“演示——观察——想象”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立体的图像,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4完善数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如果只关注最后的学习结果,那么就会使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会有空间观念。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评价。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习主体,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也不平衡,这就需要对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以及空间观念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3.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措施,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水琴.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2).
[2] 郭允.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2016(22):233-234.
[3] 丁婷.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2):1561-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