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自主识字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2020-08-14张素卿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

张素卿

【摘 要】 小学低段的自主识字教学,在音形义等方面存在过细指导的误区,导致学习过程僵化、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效率不高的状态。如果能够在指导自主识字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把握学习尺度,根据该课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重点,整合该课学习内容以组块方式呈现,就能够走出误区,提高自主识字的实效。

【关键词】 识字误区  指导策略  把握学习尺度  紧扣学习重点  组块方式呈现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重头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须认识的常用汉字为1600个左右。相对于小学阶段须累计认识3000个左右汉字的学习任务,第一学段的识字量超过了二、三学段识字量总和。大部分低年级语文老师都能够知道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进行生字的音形义学习。但是,笔者从大量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这些字的读音有哪些需要注意,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有许多老师在每堂课必定呈现该课中所有的认字和写字,请一个小老师带读以后,抛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字的读音有哪些需要注意,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于是,一时间,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齐心协力,总能把每一个字的发音特点说个遍,让老师非常满意:我的课堂,自主识字落实得真好!至于其他同学能从发言同学的回答中得到多少“提醒”,作用有多大,倒没细细考虑了。

误区二: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宝宝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自主学完生字字音以后,到了自主识记字形环节。“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宝宝,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这句话是必定要问的。于是,学生又是一番的七嘴八舌,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形声字……”等方法记住了某一个汉字。有时候,一个汉字可以由多个同学想出多种的识记方法。孩子说得越详尽,老师越满意:孩子挺会说,自主识字能力挺强的!至于这样的回答究竟有多少含金量,有沒有新的认知突破,反而被忽略了。

几乎每节识字课,以上两个环节的自主识字过程都要上演一遍。笔者认为,这样的指导,存在着两个弊端。

一、放任自主,让学习过程变得僵化

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变化的。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有异。何况,我们面对的是灵动的生命,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时刻准备探索未知的领域,接受各种不同的挑战,僵化的教学模式会让他们产生倦怠感,至少无法提起他们参与的兴趣,无法产生“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高举”的效果。每节课都是把识字任务无序呈现,追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闭着眼睛也能把一节课上完,学生的回答只是在已知领域内简单重复。老师和学生都对课堂不抱有期待。这样僵化的学习过程算不上自主识字。自主识字应该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挑战性任务去观察和发现,从而有新的领悟,享受探索的乐趣。

二、细碎分析,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课堂学习效果指群体学生在课堂单位时间内学得的有效知识的总量。如果只有一部分学生学得好,不能算课堂学习效果好。假如每节课学生的发言与讨论都是基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他们所学得的知识就非常有限。假如发言与讨论没有老师的方向性引导,学生一般没有能力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很有可能会把每一个懂得的知识都说上一遍,导致陷入琐碎的分析。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是最稀缺的资源,特别是低年段学生,能够专注的时间更是极其有限。大量地重复已知信息,或者过于冗长的发言,会影响学生倾听的效果,忽略真正需要关注的信息,最终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那么,有哪些策略可以提高低段自主识字的教学效率呢?

一、根据学生知识储备把握学习尺度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时,如果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既考虑到其现有的识字水平,又考趣到其可能的发展水平,在引导时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摘桃子理念,就能够实现识字的高效。比如同样是对写字的指导,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指导起点就不一样。一年级是识字的开始,每一个字由什么笔画组成,笔顺是怎样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都要不厌其烦地细致分析,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熟练掌握。到了二年级,以指导部编二年级下册第6课的《千人糕》的“能”字为例,如果仍然让学生说出:“能字共十笔,一笔撇折,二笔点,三笔竖……共10笔。”就没必要了,因为学生已经懂得基本书写规律,熟练掌握笔画名称,这时的引导起点应该是观察结构特点、变异笔画、部件比例等,也就是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可能会看不到或“视而不见”的地方。比如“能”,从结构上看,左右结构,左右等宽;从变异笔画来看,“月”的撇变成竖;从部件比例来看,右边两个“匕”,上小下大。

二、整合该课识字内容以组块方式呈现

所谓组块,在心理学中,指为了方便记忆,把要记忆的东西进行分类或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小的整体。把组块记忆方式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打包成几份,从而减少单位记忆数量,并借助相似知识间的相互勾连,提高记忆的效率。仍以《千人糕》一课的识字为例,识字可以这样组块:根据该课生字词的特点,把零散的16个认读字,分成几个记忆模块:分析读音法:平翘舌音(蔗、汁、菜、算);联系生活法:结合生活中的蛋糕、雪糕、糕点认识“糕”字;结合图画法:根据书中的熬糖图,认识“熬”字;字理识字法:从“买”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了解其音形义;据词定音法:结合词语或句子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写字指导可以这样组块:把该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按结构分成三块:独体字:甘;上下结构:具、劳、桌、菜、买;左右结构:能、味、甜。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结构的汉字的书写特点:独体字笔画要伸展饱满;左右结构的字要观察其结构特点究竟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等宽;上下结构的字要观察其结构特点究竟是上窄下宽,上宽下窄还是上下等宽。接着抓住最有特点的字进行分析、比较。比如:“甘、甜”都有“甘”字,当其为独体字时,笔画要舒展,写得胖一些;当其作为偏旁时,居于田字格的右边,笔画要收缩,写得瘦一些。同时“甘”的横画要避让在“舌”的横下面。又比如,“菜”和“劳”,同是上下结构,上部都是草字头,但“菜”的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劳”的草字头要写得宽一些。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
智慧三心,激活小班活动区游戏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写字教学指导策略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