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

2020-08-14江达富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质量教学策略

江达富

【摘 要】 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心理素养与身体素养综合发展的重要学科,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重要性更加凸显。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等,忽视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针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小学体育教师要综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小学生更加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以达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策略  质量

引言

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导入、组织教学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保障提供支持。

1. 增加教学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想要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首先应该让最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更加生动有趣,进而吸引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会喜欢玩游戏,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入游戏思路,在體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一边玩游戏,一边掌握体育活动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想要获得成功,所以在课堂中会争先恐后的表现,因此,教育活动中竞赛机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不仅要设计出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效的组织活动,可以将一些体育教学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可以和另外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可以将音乐元素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一些动作技巧时,播放一些柔美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缓解做动作的着急情绪。再如在练习健美操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流行音乐歌曲作为音乐背景,有机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就一定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进而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2. 融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兴趣

体育从生活中发展而来,但是又不同于生活,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体育活动时,应该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和体育活动相关的素材。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和动作技巧,这些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动作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实际,为学生设计出更多生动贴近生活的内容。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抡臂动作时,可以让学生将这个动作和做家务的动作联系到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就会不陌生,更有兴趣学习。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感悟生活,从中获取更多的课程资源和灵感,不断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将体育课堂中的一些专业技巧在生活中进行应用,为生活增加更多的乐趣。

3. 分层进行合理引导,强化教学实效

教师应该明确个人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学习差异性这种现象很正常,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各不一致,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水平的小组,然后对各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法更加注重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和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田径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跑步项目,这是一项比较基础的运动项目。

比如:在小学高年级的班级中开展体育教学,是需要进行长跑项目的训练,然而在实际训练时,总会有一些学生不能达到中长跑正常的训练标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来对学生开展测评活动,针对男生和女生测评标准不一致,如果是男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在1分42秒以下视为优秀,如果是女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在1分47秒以下视为优秀;如果是男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1分45秒—1分48秒视为良好,如果是女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1分50秒—1分53秒视为良好;如果是男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1分51秒—2分18秒视为及格,如果是女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1分56秒—2分23秒视为及格;如果是男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在2分22秒以上视为不及格,如果是女生在50米×8往返跑中,花费的时间在2分27秒以上秒视为不及格;根据这个标准[3],将男生和女生分别设置三组,分别是A组: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B组:成绩为及格的学生、C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然后在开展教学训练时,对于A组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B组的学生,根据正常的标准进行训练,对于C组的学生,只有其可以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和技能即可。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保障小学体育教学实效,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发展,能够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保障。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兴华.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J/OL].华夏教师,2019(25).

[2] 孙晨.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96.

[3] 薛以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03.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质量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