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2020-08-14刘正军宋佳乐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课程思政

刘正军 宋佳乐

摘 要: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丰富学科内容、提升师生政治素养、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着指引、提升和强化的作用。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设计课程为例,研究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将“课程思政”融入环境设计的专业课程中,探究其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道路。通过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与爱国教育、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巧妙融合的方式,实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全方面提升,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充分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存在困难与不足,其“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亟需提升,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它在考核体系中的地位不够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还未适应思政课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了必然趋势。由于当今社会提倡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课堂当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将以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探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一、“课程思政”在空间设计课程中的作用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为90后以及00后,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向往自由且思想上天马行空,在学习上輕文化重专业,对思想政治课程不感兴趣,不愿过多学习。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教学的技术性,专业性,而忽视了专业课程应与思想政治课程巧妙融入。因此,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为基础,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巧妙融合,已成为培养高品质生源的必要途径。空间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课程之一,更应该与思政巧妙融入,通过作品的策划、设计和传播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指引作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师应当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切实加强思政意识,将课程思政巧妙的融入到空间设计的教学中去。思政元素走进空间设计的课堂不仅可以为空间设计提供政治性理论性的指导,还能够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发挥思政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指引作用。

2.提升作用

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存在重专业轻理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不单单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教师在专业领域教学能力较强,但对于思政理论的学习时间不多,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思政元素发掘能力以及思政教学组织能力,立足于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通过教学案例、教师行为等在课堂中将思政与专业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提升了教师的思政素养,也提升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作用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空间设计的课程改革中,树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的不断创新。在空间设计的课程中融入思政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居住空间设计的课程在经过教师前期的理论教学后,后期就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居住空间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绘制平面草图并进行研讨和修改,最后确定设计风格和材质进行建模,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学生再进行设计作品汇报。将思政理论融入到实践案例中去。同时,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发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设计的内涵和深度。

二、“课程思政”融入空间设计实践教学的要求

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需要进行有机的融合。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设计专业,应当牢牢把握住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在此,将以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来探讨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

1.转变教学理念,巧融课程思政

传统的思政教学实效性不强,且趋于形式化,很难满足当前设计专业人才培育的需求。因此,空间设计教学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巧妙融合课程思政,加大课程投入,对教学的内容、目标和功能方面作出长远的规划。其次,要做好空间设计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不应该生搬硬套,甚至强行植入思政理论,而是要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课堂的内涵和空间设计教学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是最终目的。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累积经验,正确转变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2.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思政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政教学需要用创新且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要正确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当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路人。在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参考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借助生动有趣的思政案例与空间设计巧妙融入起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增强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同感。网络教学可以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播放思政视频,收集思政信息,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文化及国情。在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用形式的创新来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让课程思政更好的由理论向实践转化。

3.着眼课程运行,深化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空间设计课程又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联系紧密,因此在空间设计的教学中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内容,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实践中深入体验传统建筑文化,加强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等观念,更好的提升思政教学的成效。

(1)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合。课程前期的理论讲解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设计中式、新中式等风格和流派,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设计案例。在对设计风格和流派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播放教学视频供学生们观看并讲解中式、新中式以及其他风格和流派的发展和特色,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学习,在课后进行PPT制作。在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当下发生的纪念性事件与设计风格相结合进行主题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激发爱国情怀。

(2)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巧妙融合。在空间设计课程的整个过程中,处处都体现了职业道德。学生要具体了解与户主谈单的内容和重点,并将客户信息调查表下发,充分了解业主需求。分组进行实地空间尺寸测量,绘制平面图,尺寸不得有偏差,体现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分组进行空间测量,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规划平面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这些体现了团队合作的职业道德。参观校外实训基地,学习优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推选创新方案,培养创新意识。不论是在平面图的绘制,空间建模还是效果图的制作都要时刻体现出认真负责的匠人精神,使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在校阶段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岗位。

(3)课程教学与社会公德教育巧妙融合。在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训过程中,要时刻遵守社会公德,注重环保,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室内施工图和节点大样详图中运用新型环保材料、将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与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让环保理念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在室内空间测量过程中要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维护室内卫生,不给他人带来困扰。课程教学与社会公德教育巧妙融合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三、完善空间设计课程思政考核模式

对专业课程进行思政考核评价,可以有效地检验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环境设计专业的科学的课程思政考核模式要在传统的考核模式上做出改变,巧妙融合德育与美育,增加思政考核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缩减专业考核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专业考核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政考核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考评的形式来完成。除此之外,环境设计专业还要根据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来树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考察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逐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

注释: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

参考文献:

[1]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都兰·沙格尼西.大学思政教学创新性策略分析[J].才智,2016(04)

[3]王计平.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以《环境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绿色科技,2019(19)

[4]吕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作者简介:

劉正军,男,湖南常德人,博士、副教授,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基础部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绘画理论与实践创作。

宋佳乐,女,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