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与路径选择

2020-08-14王嫒萍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重大意义路径选择新时代

王嫒萍

摘 要: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应选择科学、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重大意义;路径选择

青年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尤其是接班人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1.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反击和平演变提供精神武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尤其是今年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扩散和蔓延,世界格局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化。全球权力重心、话语权正在逐渐向亚洲转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绝不会甘心放弃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会不遗余力地阻扰这种转移。西方发达国家在竭力阻扰这种转移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侵略,企图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其触角通过互联网已然辐射到了高职院校,原本清纯如洗的高职学生面临着各种侵扰。

在校高职生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撒什么种子得什么果。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面对中西文化的交锋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急需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精神武器武装其头脑,解决他们在伦理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和矛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高其精神免疫能力及道德选择能力,使他们在各种侵扰中处变不惊,自觉抵御并反击来自西方的和平演变,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成才。

2.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说:“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当代高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所以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思想领域日趋纷繁复杂、价值观分歧严重的复杂环境中,有效避免思想对立和混乱,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目标,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3.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保持民族基因和民族气节提供精神支柱

一段时间以来,受多元文化影响,高职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政治信仰模糊、远大理想缺失、民族自信自尊不强等问题,热衷洋节、洋货,忽略传统、贬低国货等现象在高职院校有所抬头,这是一种不好的苗头。我党一直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国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最著名的论断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习近平也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是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在高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为广大高职学生保持民族基因、增强民族气节提供精神支柱。

二、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坚持,并选择科学、有效的路径。

第一,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构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着重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让学生“真信”、“真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思政课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部分老师厌教,大部分学生厌学,课堂抬头率不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差。有必要以职业院校“三教”改革为契机,对思政课实施“三教”改革,同步实施对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全面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要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思政课教材是本科、专科通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对于基础相对差一点的高职生而言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看上去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很简单,在学生看来却都是空洞的理论;同一个问题可能在不同章节都有提到却讲得不够透彻,无法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全面系统掌握,等等。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所需,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各高职院校可利用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编写实践教学的校本教材。在教法上,实施以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为特点的专题式教学法,比如,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作一个专题,专题内容可包括: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及其涵义、如何坚定价值观自信、如何培育和践行、最终引领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达到知行合一。如此,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增强其获得感和成就感,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能力和水平,同时,全面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通过课程思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学科渗透。习近平在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职院校是党领导下的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可见,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教师是主力军,责无旁贷,但其他各门课程及其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都要守好属于自己的一段渠、种好各自的责任田,使各类、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机制,提高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巩固教育效果。“走出去”。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周边的红色资源,并将其固定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力挖掘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之中,同时设法在高职院校校园营造一种红色校园文化。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社区、到企业去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请进来”。可邀请红色基地的负责人、讲解员、企业高管、社区草根名嘴来学校,和师生一起交流,让老师和学生了解企业、社区的情况,了解企业职工和社区百姓的文化需求,之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

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这种枯燥的、单调的教育活起来。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课堂,现在最常见的方式有广播、板报、横幅、标语等,这些方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这个倡导创新的灵动时代,这些传统方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不被青年学生待见,所以,应该更多的采用大学生喜聞乐见的形式,比如,在校园网创建专门的教育网站,将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向学生推送;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制订独特的校训、校规,编写校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编入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政教部牵头,成立习近平新思想大学堂或讲习所,选派最优秀的老师,对对思政课感兴趣、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的学生进行培训,然后把这些参训学生作种子撒播到各学院或系,让他们组建习近平新思想学习兴趣小组,以四两拨动千斤;采用经典传唱,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编写《新三字经》,采用快板、顺口溜等形式,等等。借助这些形式,能让有意义却深奥、枯燥的政治原理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能听懂,乐接受,“入脑”也“入心”。多管齐下,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弥漫在高职院校的上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高职学生随时都可以吸取到精神养分。

猜你喜欢

重大意义路径选择新时代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