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外贸企业发展着力点分析

2020-08-14秦玉梅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内贸外贸企业新冠疫情

秦玉梅

摘 要:率先在中国国内爆发的新冠疫情,使中国经济遭到了严重冲击。虽然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国内各类企业也在逐步复工复产,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我国的国际贸易正面临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巨大挑战,外贸企业也遭遇了寒窗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国际贸易;外贸企业;内贸

截止到2020年7月中旬,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1300万,包括中国、美国、韩国、俄罗斯、巴西、英国等在内的160多个国家与地区都遭到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强烈冲击,作为全球第一经济体的美国累计确诊人数更是上升到了360万,死亡人数超过了14万。此次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遭遇巨大滑铁卢,各行各业产业供应链受到阻断,消费动力不足,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直接导致一百多万人成为贫困人口。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于6月8日发布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显示,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将萎缩5.2%,发达经济体萎缩将在2020年萎缩7%;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预计将收缩2.5%。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1.87%,在2020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一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如何减缓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只有对当前形势进行充分认识和分析后,才能在困境中找到转机,逆流而上。

一、疫情下,外企企業在外贸和转内销之间的难题

1.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时需面对的国际难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减慢,根据CPB全球货物贸易指数显示,2019年的全球贸易量较2018年减少0.5%,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降。根据世贸组织(WTO)4月8日预测,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会大幅萎缩,严重程度将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下降的12.5%,或将下降13%至32%,几乎所有国家地区的贸易都会出现两位数的百分比下降,像德国、韩国、墨西哥等贸易依存度较高国家相较于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据国际贸易组织(WTO)6月22日发布《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3%,第二季度降幅约为18.5%,按照目前的情况,下半年贸易只需要每季度增长2.5%就可以达到乐观预期,但是展望三四季度,第二波疫情、广泛采取的的贸易限制制度等不确定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预计在短时间内将持续低迷。

近年来,全球贸易中中间产品占全部货物贸易量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此次疫情,各个国家采取了封城与限制交通运输的方式来防止疫情,导致了货运受限,而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必将放大货运受限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因为货运受限,物流受阻,导致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元器件严重无法到位,导致下游各类企业停工停产。而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美国以及情况较好的中国和德国分别是北美洲、亚洲以及欧洲三大洲中的主要枢纽,鉴于这些经济体对最终品和中间品需求和供给的决定性作用,即便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中国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行各业也在逐步有序的复工复产,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政府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采取了不同的管制措施和禁足令,各国民众只能购买必需生活品,少了购物机会与购物热情,这已经导致消费力下降,国外也就对中国的订单减少。中国一向以“世界工厂”著称,但目前,在中国进行加工贸易的很多品牌都因疫情下调了公司的收入目标和关闭了许多门店。苹果公司就因疫情从2019年1月份以来第二次下降了收入目标,而中国作为苹果公司的最大加工工厂,也因疫情影响缩减了大量的订单量。

2.外贸企业转内销的难题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消费力逐渐恢复往日活力,国外疫情始终处于严峻的形势中,大多数外贸企业为了弥补外贸收入都做好了从出口转内销的充分准备,开始“押注”当下更确定的国内市场。虽然国内有充足的市场空间,转内销可以弥补外贸企业外部订单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为国内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但是对那些面临着渠道开拓、产品线调整、品牌化探索等诸多难题的外贸企业来说,内销并非一片坦途。对于那些习惯了订单生产方式的外贸企业来说,一般都是用进口方预付的货款,用于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交付货物后收尾款,还有保险保障。而转内销的话,线下则需要负担门店费用,面临回款周期长的难题,线上也需要面同样高昂的费用,如广告费用、日常运营费用,加上平台抽成费用等都是中小型外贸企业难以承担的。

不管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进入竞争激烈的内销市场上,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很难立足。但品牌的培育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外贸企业为了适应国内市场和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在产品规格、标准、设计与审美上做出调整以及产品线转向的问题,而这些调整与转向都意味着新的投入,这些改造完成后是否能够符合预期的期望都是不能确定的。

二、疫情下的外贸企业着力点

1.加强国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如今疫情全球蔓延给国际经贸带来影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应对。各个国家为了减缓抵抗疫情而导致产业链冲击的正确方式是加强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确保产品供应稳定,国际贸易正常运转。还要加强与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联系,各成员方需围绕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内容采取理性的疫情防控措施,分享疫情信息和限制措施的相关信息,相互加深理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障碍措施。此外,在多双边自贸协定下,贸易伙伴互信较高,经贸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应鼓励其进一步加强贸易关系,挖掘贸易潜力,以抵御疫情的冲击。

2.开拓跨境电商新范围,数字经济成趋势

疫情发生以来,人员跨国流动受阻,大批国际展会推迟或取消,但外贸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云展出、云洽谈,来进行下云订单。各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可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拓宽物流运输渠道、开辟新市场等方式寻找商机、劣境突围。积极寻找新的海外市场,谋划独立仓、海外仓等新模式,来完成目的国的最后一公里,就可保证货物安全和物流速度。

3.加强与政府合作,促进出口转内需

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带动消费,已经多次向民众发放了购物券与消费券。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各类电商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与政府进行合作,展开了多次购物节与促销活动,发放了各类补贴和商品降价。2020年6月3日,北京市政府为了带动北京市消费,指定进京东作为成为北京政府消费券发放官方唯一平台,共发放了价值为122亿只限于北京地区才能使用的购物消费券。2020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也表明了地摊经济也是生活经济的生机,各省市也接连出台了“地摊经济”相关政策来拉动内需。国家出台的这些措施都实为对外存货转换为内需,这种措施在经济复苏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各类外贸企业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來解决库存和订单少的难题。

4.稳定供应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畅通国际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是稳定外贸形势的重要手段。发生疫情以后,一些外贸企业已开始加强海外布局,广泛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稳定老渠道,开拓新市场,尽量备足生产所需的上游半成品或原材料,谨防因供应链中断带来的风险。受到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开放、稳定受到重大影响,企业也需要调整其在全球布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尽量加强其全球供应链中的多国布局,对冲因高度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单一国家供应链的生产风险。同时,我国外面外贸企业也需要掌控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将重要生产环节布局在国内,加强产业链稳健抗压性。遭遇非常时期,当国外无法恢复生产,企业就可以收回国内进行生产。

5.外贸内销两手抓

转型内贸是一条不平坦之路,但也是重新审视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实现转型升级飞跃的一次契机。全球化时代,国内市场的争夺也是与国际对手的竞赛。疫情带来市场不平衡格局,企业要学会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适应两个循环,学会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出口转内销从短期来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有很多企业的出口订单被取消和延期,库存大幅增加,希望通过内销方式解决燃眉之急,渡过难关。从长期来说,国内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随着我国国力的稳步上升,内需市场的潜力越来越突出。对原来专做出口或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开拓国内市场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长期战略选择。虽然外贸内销两手抓是全球化经济的导向,但要想在内销市场分一杯羹,绝非易事。企业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到底是为了去库存转内销,还是国内外两个市场并进再做出合适的决策。

三、结语

虽然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但是各国政府与各类国际组织都在为了减缓疫情所带来的冲击采取了积极作为,现代贸易已经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对待各类突发状况和不可抗力因素,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弹性。外贸企业也应该在此次疫情中汲取经验,认真思考转型升级的问题,探索出更多面对不可抗力时该如何处理的方法,来应对“黑天鹅”事件。

参考文献:

[1]张芳、汤吉军.“危机”与“转机”: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纾困策略[J/OL].当代经济管理,2020.06.10

[2]王静岩.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199-200

[3]李彦荣.“互联网+”时代下中小外贸企业贸易风险防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7(02):42-45

[4]沈国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2):16-25

猜你喜欢

内贸外贸企业新冠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下内贸集装箱港口发展破局之路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看PDCI掌握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风向标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贸企业收支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中小外贸企业影响的探析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行业竞争状态分析
沿海内贸箱运迎来“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