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典故的融入策略探讨

2020-08-14李宗厚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初中历史

李宗厚

【摘 要】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写照,学生要正确认知历史知识,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典故是教学中传输历史知识有效的、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历史典故内容丰富、风格宽泛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發挥历史典故的价值导向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典故的重要原则谈起,着重探讨了历史教学中历史典故融入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典故  融入策略

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质的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形成基本历史观念、增强历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具备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事物的个性养成时期,同时初中课本涵盖的历史知识涉及范围广、维度长,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照本宣科,学生将很难对距离实际生活较远的历史知识产生具象化的观感。历史典故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历史知识的直观体验,激发其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内在兴趣,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融入历史典故的重要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典故,首先需要严格保障历史典故的真实性。教师在选择历史典故时必须符合历史事实,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随意虚构和编撰。如选择了虚假历史典故进行讲解,即使在短期内能够得到学生的关注,但长此以往,极容易对学生的事物认知带来严重的偏离影响。教师可基于史实之上合理想象和逻辑推测,但需要避免严重违背史料记载的情况发生。其次教师在融入历史典故时需要增强趣味性,这不仅要求历史典故本身具备可听性,同时还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语言、表情以及审题姿势等要素的综合运用,全面营造趣味性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境之中,对历史知识产生不断探究的好奇心。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还需要注重历史典故与教学内容,史实与当今现实的有效结合,实现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积极指导作用。课堂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阵地,教学时间极为有限,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这些重要原则,高效开展教学活动,让每一个选择的历史典故都能够为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历史教学中历史典故的融入的实施策略

1. 巧用典故,创设导入情境。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迅速高效地导入新课内容极为关键。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历史典故的融入,首先能够让成功学生充分感受到听故事的生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板书讲解教学模式的枯燥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新课学习状态之中;其次还可以通过历史典故的融入埋下伏笔,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奇投入到接下来的新课知识教学习之中,从而能够充分将导学典故和新课知识进行有效关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教师讲解,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夏、商、西周的兴亡”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融入“助纣为虐”这一教学典故,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朝代的兴亡更替背后的复杂原因,由此可以让学生提前建立一定的心理基础,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当时朝代的君主暴政才导致了自身的灭亡。通过历史典故的融入,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巧用历史典故时需要注重故事时长的把握,避免由于故事过于精彩而导致主次偏离,挤占了过多的实际教学时间。

2. 融入典故,打造趣味课堂。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同时也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差异,因此对事物认知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同时注意力难以实现持久的集中。这会导致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容易出现走神、分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持积极高效的听课状态,这需要教师不断开拓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历史典故,打造充分趣味的历史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听课过程中一直保持较为兴奋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讲解“楚汉之争”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穿插“鸿门宴”这一历史典故,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刘邦赴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紧张氛围,由此更好地了解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等人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对其命运发展的影响。

3. 多元教法,增强典故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典故一般以教师主体单向讲解为主,但为了更好地增强历史故事的呈现效果,教师也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开拓思路,通过多样化的路径进一步发动学生主体的参与热忱和探究积极性,让教学活动不再成为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而是成为了协作进步的舞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简短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自愿扮演历史典故中的人物角色,可结合教材、课外读本以及相关的影视剧资源等内容设计台词。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一方面可以加深理解,让历史知识学习不再枯燥化和单调化;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让历史学习成为一件充分乐趣的创意探究活动。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早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够融合图文声像等因素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教师还可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以图文并茂或视频播放等方式呈现历史典故,给学生带来更加形象直观的生动感受。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典故的途径和方式极为多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遵循就相关原则,并真正以教学目标为重要导向,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历史典故的融入过程中充分感知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在潜移默化之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价值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何滋.巧用诗词成语典故激活初中历史课堂[J].学周刊,2018(03).

[2] 吕志华.巧用典故、史料激活历史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初中历史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