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2020-08-14刘爱侠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刘爱侠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实践,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来探讨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语法、阅读和写作中的有效应用,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应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但往往我们在英语课堂上不能顾全个体的能力差异,忽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这必然制约学生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可见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J.R.嘎斯基说:“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Accountability)——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

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课堂内的社会心理,能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学习心理并丰富其认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它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李玉英(2015)提出“语法是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赖以生存的基础,”可见,它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者对英语语法知识要下大工夫,只有系统掌握了英语语法知识、基本结构,英语学习才有成效。但目前英语老师在语法课上主要以讲解语法知识为主,课上学生练习不足,主观感受不够,无法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这就导致学生对语法学习缺乏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英语语法教学主要采用归纳法——由特殊推到一般的推理和演绎法——由一般推到特殊的一种推理。归纳法常与启发式教学相联系,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行完成语法的归纳推理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合作找出和该语法相关的例句(可以是本单元前面学习过的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该语法的一般规律。显然,此处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轻松、自主的语法学习环境,也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表达需求。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主观理解,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而且教师能了解学生的薄弱点,为后面的继续学习提供依据。

演绎法常与演讲式、灌输式相联系,就是老师从已知最抽象、最高深的语法原则开始,进一步深入推演,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曹青云201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利用該语法的规则造句子,对话或谈论某一具体的话题,可以是组员之间,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教师要给出必要的点拨,而不是枯燥地讲授。让学生自己选择谈论的话题,本单元及其以外的话题都可以,这样学生才有兴致参与讨论。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高,老师要与时俱进,拓宽知识面。

可见小组合作模式能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改变语法教学机械式的灌输,活跃课堂气氛,更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课标标准》对中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增加阅读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使用阅读三步骤——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来进行阅读教学,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Pre-reading阶段,我们可以引领学习小组围绕“预习课文”进行小组活动,包括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解决生词、提出问题、解决困惑等,教师组织小组活动时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这样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如译林牛津9A U4 Films的第一课可以让学习小组搜集Different types of films,并筛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译林牛津7B Unit 6 Outdoor fun——Reading 我设计的一个合作学习活动:Information:Walt Disn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s fil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 favourite,w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ice in wonderland: When/ Where/ characters ... ___________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或者让学生个人预习课文,找出重难点,再在小组内讨论,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协商后做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

While-reading阶段,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环节找出文章的主题及其相关的主要事实,在此阶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来检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避免个人理解上的疏漏,如在译林牛津8A Unit 4 Do it yourself——Reading 中,我利用图表清晰地展示了Andrew的DIY经历和碰到的问题。

还有牛津译林8A Unit 5中的The story of XiWang和 8A Unit 8中的The Taiwan earthquake都可以采用图表或图表思维导图的方式,这样小组活动的任务明确,学生的目的性强,上课的积极性也高。我们还可让组内或组间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由另外的组员或另外组的同学解答,再由别的组的同学做出评析,最后教师小结,给出评价。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Post-reading阶段, 该环节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的阶段,教师设计不同的任务帮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该环节小组活动更加有必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可以让学生讨论作者的意图,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一篇习作,可以改写、扩写或续写文章,也可组织小组间的辩论和角色扮演等。如7B Unit 6 Outdoor fun 中Alice in wonderland的故事续写,小组合作后,学生的视野更加開阔,同组内学生续写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另外,教师可给学生增加一些跟所学文章类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分组阅读,以此检查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多数给出相关的写作要点,学生依据要点完成写作,在评价方面,也是教师通过修改作文给学生一定的反馈信息,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文章里出现很多拼写、语义、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错误。

《课程标准》中五级的“目标总体描述”对“写”的要求是:“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在写作开始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写作的素材,并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组内、组与组的评价修改,更能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写作内容,进行积极的评价和批改。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课内合作写作一般遵循的程序如下。

第一,教师写前分析范文,学习小组根据任务导向进行分组讨论该题材使用的常用表达,当然教师的任务导向要尽可能是开放式的,如natural disasters笔者提供了earthquake,rainstorm, snowstorm,sandstorm,typhoon,tsunami等,讨论结束时各小组归纳总结本组的作文构思。

第二,组员根据共同的写作大纲独立写作,接着小组内进行相互检查和修正。

第三,组员根据评价标准先自评再互评,教师积极答疑解惑,尽量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第四,选出组内高分的同学参与组与组之间的比评,教师引导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第五,最后教师展评各个小组的作文,并和学生一起对其作进行详细的修改。教师的点评不可或缺,但可形式多样。

当然,课后的小组合作同样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展示其不同能力,如可以根据 my dream home完成画作,my favourite season完成英文明信片,natural disasters完成英文手抄报等等。

牛津译林8A Unit 7 Task 时,最后的写作环节我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T: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each group each season,each student each sentence

笔者让小组长抽签决定每组讨论的季节,培养组长的担当,并能兼顾小组任务的均衡性(全班被分成8个小组,这样春、夏、秋、冬各两组进行讨论),在分享本组的写作材料环节,笔者让每个组员分享一句话,这样每位组员都有机会展示本组的合作学习成果。

本课的课后作业,笔者也引入了合作学习形式,让每个小组利用自己的作文完成两份关于季节的 season posters(附后),以贯通其他学科,使英语写作课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枯燥乏味。

最后,合作学习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和口语能力,学生可以互相听写重要词汇,亦可随时用英语交流。

当然,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组员的分工协作,组内和组与组之间有效竞争机制的引进等。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多加研究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倾听、尊重、欣赏、分享、交流和互助学习,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曹青云.归纳演绎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5):29.

[2]李玉英.高中英语语法创新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91-92.

[3]段建才.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2):45-47.

[4]诸军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组织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5]魏新焕.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