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2020-08-14刘雅梦
刘雅梦
摘 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考是教师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新中考,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对新中考要求的理解,从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入手,就如何实施初中历史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中考背景;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新中考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就机遇而言,历史学科的人文地位被提到了较高的高度,尤其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以“家国情怀”为引领,驱动着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继续发展。就挑战而言,如何顺应新中考要求,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把握机遇和挑战,采取以下方式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驱动学生透过知识进行价值思考。
一、解读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就会践行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新中考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那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教学所需,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在深度体会历史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将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深化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历史核心素养的熏陶。
以《秦统一中国》为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我一般会设定“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目标。现下来看,如此教学目标粗制滥造,毫无针对性,没有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导致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受到限制。基于此,我如此改进教学目标:“熟悉秦国的疆域图,分析秦国疆域扩展情况,结合史实,说明秦国统一中国和维护统一局面所应用的措施。认识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的地位、意义。”如此细致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可以驱使学生在解决不同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史料实证、空间观念等。
二、多样教学方法,落实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新中考背景下,要想切实将历史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逐步地形成历史核心素养。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1.制作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时间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这是因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要想使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过程等,引导学生回归历史场景,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形成时空观念。由此,我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挥思维导图、概念图等作用,引导学生围绕所学历史知识,建立历史时间链。
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该单元为例,本单元涉及了“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的大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等课时,内容繁多,而且涉及的历史事件较为繁杂,学生在无法掌握历史发展脉络的情况下,是难以建立对本单元深刻理解的,甚至會出现历史记忆混乱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我鼓励学生制作概念图,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本单元涉及的历史事件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制作概念图的时候,学生不仅可以把握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关系等,还可以从整体上建立对历史内容的认知,为建立完整的历史认知结构,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以后应对中考的时候,学生会根据问题条件,自主地从记忆中提取历史事件,顺利解决问题。
2.引入真实史料,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在历史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尽管摆在学生面前的大都是发生在过去的历史事件,但是这些历史事件是真实发生过的,且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要想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进行借鉴。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结合教学所需,引入一些真实的史料,驱动学生分析。
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为学生引入唐太宗、唐玄宗改革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唐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等,从而全方位地建立对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改革的认知,汲取改革精华,形成历史意识,为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发展历史解释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新中考背景,围绕历史核心素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效地应对中考。
参考文献:
[1]董楠.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分析[J].祖国,2018(19):267,242.
[2]林敏.新中考形式下的初中历史复习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