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究
2020-08-14陈杰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乐理知识、具备更好的音乐感受力,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应在教学思维和模式上进行优化革新,加强师生互动。同时,教师应设计良好的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领会音乐中的情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为音乐鉴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4-0093-02
引 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它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乐理知识,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的途径。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由很多元素构成。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总体上看,教师应在教学思维和模式上进行更多优化革新,并加强师生互动。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与启发,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在这种良好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音乐核心素养,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导入环节
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融入音乐学习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1]。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上做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利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针对性地设计导入方式。比如,对于那些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有强烈画面感的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相应的画面,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情境中,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支撑。这种良好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直观感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牧歌》这一首歌时,教师在创设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还要让学生领会这首作品包含的音乐元素,尤其是要为学生创设体会这类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的特点的学习空间。为了达到预期训练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课前精心准备的和草原相关的音乐视频,并将《牧歌》这首歌插入其中,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入草原情境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领略草原的广阔和牧民策马奔腾的场景。许多学生都被看到的画面感染,不仅体会到了草原的壮美与辽阔,还能够形成对音乐的整體感受。这样的教学导入设计很好地实现了知识教学目标,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印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二、让学生领会音乐中的情感
理解与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是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内容[2]。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会表达不一样的主题,也会传递不一样的情感,因而教师要对这些内容给予更多关注。对于那些情感十分充沛,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在让学生赏析与聆听时,教师的教学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事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挖掘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深入曲目中,针对作品建立更立体的聆听体验。这种层层推进的教学过程会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也是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才能带给学生更多学习收获。
例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联系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的荣辱兴衰和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然后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实现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一步介绍和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作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能力
随着音乐教学的逐步优化,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音乐感受与体验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不一样的教学重心,学生需要具备的学科能力也有所不同[3]。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中包含的文化要素和情感意涵,还要慢慢引导学生做更细致专业的音乐作品剖析,引导学生分析解读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乐器发出的音色差别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一些专业化的解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营造的氛围。这种音乐作品鉴赏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涵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很多专业的乐理知识,是强化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穿越竹林》时,教师可以播放《卧虎藏龙》中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聆听与辨别曲目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并为学生简单介绍乐器,为后面的赏析做好铺垫。在欣赏《卧虎藏龙》中的经典音乐《穿越竹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的低沉、灰暗的旋律,中提琴连续奏出紧凑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中国特色乐器——箫,吹出了舒缓柔美、哀婉惆怅的旋律,音乐的虚幻、神秘、空灵。教师要让学生对不同的音色和不同乐器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感受,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能力,并让学生领会这些乐器奏出的音乐的美妙。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氛围中,使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品位,也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过程。
四、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到的音乐作品类型越来越多样,他们能够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差异[4]。对于那些包含相应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音乐作品涉及学生不具备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提前做相关的分析介绍,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印象;如果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在分析解读时则可以多尝试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氛围中,帮助学生抓住作品背后的文化要素,使学生更快地形成对作品的鉴赏感受。
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考虑到学生可能缺乏对这一作品的了解,教师可以先设计相应的教学铺垫。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流行歌曲《清明上河图》,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播放的这首歌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有没有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對这个曲目的感受?”教师用流行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能够形成良好的整体教学开端。随后,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凝聚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国也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春江花月夜》。”有了教师这样的教学铺垫后,学生可以很快认识到即将学习的曲目的特点,能够形成初步的学习印象,也能够感受曲目的特点。教师结合教学过程给学生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体会这首乐曲提供引导。这样会让学生深入认识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产生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五、为音乐鉴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吸收和掌握更多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理解与鉴赏各种音乐作品的能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在聆听和赏析时要采用差异化的方法,同时,不同曲目的赏析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引导也应有所差别[5]。教师在展开音乐鉴赏教学时,要让课堂构建更加灵活多样,并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辅助。这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赏析氛围,也会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聆听作品时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例如,在教学《瑶族舞曲》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网络上收集和乐曲相关的视频片段,并将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情境。当看到一幅幅欢快的场景,看到人们听到音乐动情地起舞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融入那种欢愉的氛围中。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为后续教学形成良好的铺垫,能够让学生对《瑶族舞曲》的特点和风格形成整体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曲目的学唱教学,或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轻松。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路径。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心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这样,学生才会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才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投入。
结 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设计良好的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领会音乐中的情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为音乐鉴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荣国芳.核心素养指引发展方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9(07):168-169.
吴菁菁.以美施教 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考试周刊,2019(18):168.
石丹,施长君.试论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的提升[J]. 艺术教育,2015(11):60.
王晶鑫.浅谈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J].职业技术,2014(01):57.
胡菁华. 普通中学音乐课的演变及现状分析[J].成才之路,2015(16):46-47.
作者简介:陈杰(1989.5—),男,湖南常德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初中音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