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8-14张水珍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

张水珍

【摘 要】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学经典作为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将其合理地融入到小学語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动小学生身心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蕴含着我国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丰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 增强识字,提升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的识字量以及阅读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和限制,而将国学经典合理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同时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更多新的汉字,还能帮助小学生提高理解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启迪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我国历史发展的精华,对于现代人们的思想启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显著的形象思维特点,需要具体的事物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只是将国学经典知识灌输给学生,抽象且深刻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抵触国学经典学习”的不良情绪,降低了学习效率与质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使用“故事法”这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国学经典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导入环节逐渐积聚学习热情,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以饱满向上的学习态度投入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使语文国学经典教学充满童真、童趣,成为学生的快乐殿堂,这也是实现寓教于乐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在《姓氏歌》诵读导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百家姓——张的来源故事。动画片形式的故事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观看得意犹未尽之际,教师按下暂停键,询问学生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姓氏,学生热烈地回应教师。这时教师顺势导入本节课的诵读教学,和学生一起在诵读中走近国学经典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2. 精挑细选 因材施教。

国学经典作为历代圣贤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对小学生,就连对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理解起来都是相当有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国学引路人,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细致地挑选适合当前年龄段学生诵读的、对学生成长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经典著作。

例如,教师可以为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三字经》《声律启蒙》等类似歌谣的国学经典,这些著作易于识记,在学生心中埋下学习国学的种子,就如同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而三、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所提高,则可以从四书五经中选择篇幅适中的名篇作为学生的诵读内容。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国学的基础,这时候则适应选择《吊古战场文》《祭十二郎文》等立意较为深远的文章,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 巧设疑问,引导思考。

教师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问情境,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增添教学的互动性,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以及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大禹治水》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诵读一遍课文,接着创设疑问情境:“同学们,那么凶猛的洪水大禹不怕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深思,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如果是自己面临迎面冲来波涛滚滚的洪水,会不会害怕得跑远,不敢去治理。在思考中感受到了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也被其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与聪明才智所打动,励志要做一个像大禹一样勇敢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经过心灵洗涤后,学生的诵读更加有了真情实感,传递出了课文的内涵与思想。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国学经典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诵读国学经典的融入和实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与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出诵读国学经验的积极意义,让小学生可以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应雀灵.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2):113-115.

[2] 麻雪丹.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8):1156-1158.

[3] 过倩窈.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1):147-148.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